摄影/姚松鑫 文/蒋P 李瑾
“问你点儿事?”
“什么事?”
你儿子是不是疯了?好好的人,去那儿干吗?”
这是郭海平3年前拖着黑色拉杆箱住进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时两个正常人的对话。其中一位是他的邻居,另一位是他的母亲,问的都是正常人该问的问题。
其实,问了也是白问。郭海平进了祖堂山,南朝最后两个皇帝埋葬于此,著名的“弘觉寺”与精神病院只有一墙之隔。皇帝陵庙,寺院与精神病院,3个与出世和灵魂有关的建筑,被今人神秘地安排在一起。
穿过医院的走廊,有人相互搭腔,指指点点:“他是新来的吧?”郭海平意识到这是个好问题,至少他们比邻居高明,邻居们从来不会也无须问这样的问题,而陌生之于熟悉,基本上相当于理性之于疯癫。
“疯癫使疯癫的观看者暗自庆幸。实际上,我们自己也曾经历甚至强烈渴望过疯癫:或酩酊大醉,或被药物催情,或被某种激情彻底主宰。只是你会立即摆脱自己的野兽面目,洗刷自己的疯癫形式,重新回到彬彬有礼的生活常态。”
是的,必须回去,否则,你就会成为精神病院“新来的”,或者永远拿不到自己的驾照。郭海平的驾照考了一年多也没拿下,原因是多次路考都败下阵来,因为他握着方向盘“不犯规就不自在”。后来,有朋友告诉他,考驾照也是讲“规矩”的,明规则,暗规则,浅规则……
谈到这次采访的主题,郭海平说:“我的确做了很多无用的事情,就像堂吉诃德,这个疯子何时做过有用的事情?不过,当你猜想西西弗斯每日推巨石上山一定面容沉重时,他或许正在途中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而欢喜。”
“如果堂吉诃德遇到西西弗斯会发生什么故事?”
“新来的吧?这个问题,跟移民的捷克人边拨地球仪边问‘有地球以外的国家吗’一样反常。”看来,郭海平确实只做不多问,就像他十几岁那年,一个人背着书包,拎着画箱,带着一卷绳子,从江门偷渡到蓬莱山,虽然最终还是被武警同志抵着枪打回了原籍。
江北的蓬莱山和江南的烟墩山对峙如门,一如南京熙熙攘攘的街景与精神病院的大门永远平行。“门外门外,大家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区别在于,那些表现为和社会分裂却和自我统一的人进了精神病院,而我们这些跟自我分裂但和社会统一的人,在门外生活得貌似端正……”
“你想从门内得到什么?而你又得到什么?”
“内心有一种被净化的感觉,没有现代文明,没有制度,没有价值体系,从他们的画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我希望他们能找到自我和自由,那也是我们越来越缺失的东西……”
说到激昂处,郭海平爆出了南京“特产”的粗口……你看,正常,不正常,世界就是这样被划分的,而你不会永远只站在一边,就像郭海平探访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教精神病人画画。但他看到的不是两个世界,而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问:全世界最无用的事或人
联合国,世界越来越糟,它却没发挥任何作用。还有对三鹿老总的判决,就算死刑也于事无补。
问:与众不同的个人癖好
喜欢论战,喜欢“放屁”,发明“臭屁疗法”。我说的话别人都不爱听,当做是屁话,我觉得挺好,也很高兴他们觉得是屁话。但是请你给我放屁的自由,那是连动物都有的自由。
问:看到镜子里一丝不挂的自己什么感觉
就是一个怪物。
问:说说白日梦
一个大胖子遇到一个小胖子,自卑,两个人都很自卑;蒲松龄遇到鬼,他说“终于找到组织了,终于归队了”;招财猫遇到小白鼠,被吓死了……
问:生命最后一刻
最不想见人,有点儿绝对,但的确就这么觉得。
《他生活》供稿
“问你点儿事?”
“什么事?”
你儿子是不是疯了?好好的人,去那儿干吗?”
这是郭海平3年前拖着黑色拉杆箱住进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时两个正常人的对话。其中一位是他的邻居,另一位是他的母亲,问的都是正常人该问的问题。
其实,问了也是白问。郭海平进了祖堂山,南朝最后两个皇帝埋葬于此,著名的“弘觉寺”与精神病院只有一墙之隔。皇帝陵庙,寺院与精神病院,3个与出世和灵魂有关的建筑,被今人神秘地安排在一起。
穿过医院的走廊,有人相互搭腔,指指点点:“他是新来的吧?”郭海平意识到这是个好问题,至少他们比邻居高明,邻居们从来不会也无须问这样的问题,而陌生之于熟悉,基本上相当于理性之于疯癫。
“疯癫使疯癫的观看者暗自庆幸。实际上,我们自己也曾经历甚至强烈渴望过疯癫:或酩酊大醉,或被药物催情,或被某种激情彻底主宰。只是你会立即摆脱自己的野兽面目,洗刷自己的疯癫形式,重新回到彬彬有礼的生活常态。”
是的,必须回去,否则,你就会成为精神病院“新来的”,或者永远拿不到自己的驾照。郭海平的驾照考了一年多也没拿下,原因是多次路考都败下阵来,因为他握着方向盘“不犯规就不自在”。后来,有朋友告诉他,考驾照也是讲“规矩”的,明规则,暗规则,浅规则……
谈到这次采访的主题,郭海平说:“我的确做了很多无用的事情,就像堂吉诃德,这个疯子何时做过有用的事情?不过,当你猜想西西弗斯每日推巨石上山一定面容沉重时,他或许正在途中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而欢喜。”
“如果堂吉诃德遇到西西弗斯会发生什么故事?”
“新来的吧?这个问题,跟移民的捷克人边拨地球仪边问‘有地球以外的国家吗’一样反常。”看来,郭海平确实只做不多问,就像他十几岁那年,一个人背着书包,拎着画箱,带着一卷绳子,从江门偷渡到蓬莱山,虽然最终还是被武警同志抵着枪打回了原籍。
江北的蓬莱山和江南的烟墩山对峙如门,一如南京熙熙攘攘的街景与精神病院的大门永远平行。“门外门外,大家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区别在于,那些表现为和社会分裂却和自我统一的人进了精神病院,而我们这些跟自我分裂但和社会统一的人,在门外生活得貌似端正……”
“你想从门内得到什么?而你又得到什么?”
“内心有一种被净化的感觉,没有现代文明,没有制度,没有价值体系,从他们的画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我希望他们能找到自我和自由,那也是我们越来越缺失的东西……”
说到激昂处,郭海平爆出了南京“特产”的粗口……你看,正常,不正常,世界就是这样被划分的,而你不会永远只站在一边,就像郭海平探访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教精神病人画画。但他看到的不是两个世界,而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问:全世界最无用的事或人
联合国,世界越来越糟,它却没发挥任何作用。还有对三鹿老总的判决,就算死刑也于事无补。
问:与众不同的个人癖好
喜欢论战,喜欢“放屁”,发明“臭屁疗法”。我说的话别人都不爱听,当做是屁话,我觉得挺好,也很高兴他们觉得是屁话。但是请你给我放屁的自由,那是连动物都有的自由。
问:看到镜子里一丝不挂的自己什么感觉
就是一个怪物。
问:说说白日梦
一个大胖子遇到一个小胖子,自卑,两个人都很自卑;蒲松龄遇到鬼,他说“终于找到组织了,终于归队了”;招财猫遇到小白鼠,被吓死了……
问:生命最后一刻
最不想见人,有点儿绝对,但的确就这么觉得。
《他生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