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澎是八零后吗?
发起人:lokavid  回复数:17   浏览数:2605   最后更新:2009/05/23 10:35:52 by guest
[楼主] lokavid 2009-05-21 10:02:36
  吕澎的文字大多是反诘,这就好比有人说“狗屎是臭的”,另一个人便反问:“你怎么知道狗屎是臭的?你吃过吗?狗拉屎的时候你在哪儿?如果是臭的你有责任制止,你制止了吗?如果你并没有制止为什么却在事后说这样的废话?到底是什么居心呢?你是不是和狗屎之间有某种默契?或者你其实就不是为了狗屎而是为了其它什么?”
  所以,这样的文字并不值得辩驳。但是有一些涉及常识和事实的东西,我则要清楚地指出来,免得以讹传讹。


  王林:新潮美术因政治事件嘎然而止,一时间作鸟兽散。
  吕澎: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当初的情景,就会理解,不要轻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那个时代的背景你不是不知道,每个人都很艰难,逃离与躲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吕澎所谓的“每个人都很艰难”,所以“逃离与躲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既是个犬儒逻辑,也是对于“鸟兽散”历史的苍白掩饰。在极权政治和意识形态专制的现实中,如果每个人都因为艰难而逃避,这一定是“前卫”们的耻辱,“精英”们的堕落,甚至是民族的悲哀。“艰难”是现实,拯救与抗争是知识分子的良心,倘若“逃离与躲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么去充当奴才甚至帮凶也是情理之中了!


  王林:王川以“墨·点”为祭坛的深圳个展,孔永谦以文化衫叫卖于京城的波普行为,还有成力抬着现代主义者尸体送葬的兰州街头等等。正是这些活动在中国艺术最沉闷的时候燃起希望,于无声处的惊雷和众声喧哗的嚣声相比,前者对于历史是更为宝贵的。
  吕澎:在1992年之前散落在各个城市里的不多的现代艺术展览,仅仅是历史转折时期的过渡性文献,艺术对时代与现实的反应,艺术家对个人心理的表达还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中……那是一个转折时期的心理状态,与最早涉及到的“市场”问题有联系,可以记录下来。但是,这些作品显然不是90年代的重点。


  对于中国来说,1989年是一次地震,对于世界来说,89前后的东欧剧变是一个界碑,89以后,整个世界的政治、文化以及军事格局完全改观,中国也从充满希望的改革一变而为压抑和功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刚刚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土地上,文化衫等作品的出现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所以,“模模糊糊的状态”大概是吕澎先生对自己当时的描述,以为别人也和他一样,一边“逃离与躲避”,一边“模模糊糊”地去关注“市场”了。


  吕澎:展览前两天,文化局官员检查的时候要求将王广义等八个艺术家的作品拿下不能参加展览,可是,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能够将艺术家的300元报名费退回去,我就拿下。金钱就这样临时阻止了意识形态的压迫。你应该看到,市场的合法性帮助了当代艺术的合法性,尽管这个合法性的时间与空间具有临时的特征,但是,它比作品完全湮没于艺术家的画室里显然有了进步。

  吕澎所谓“金钱就这样临时阻止了意识形态的压迫”,无法与“市场的合法性”联系起来。因为“300元报名费”不能退还,所以“王广义等八个艺术家的作品”得以参展,只是主办者贪欲使然。按照这个逻辑,只要花钱买通关节,不但艺术,一切受制于制度的东西岂不是都可以登堂入室。这不是市场,而是行贿,不是经济,而是犯罪。


  吕澎:在体制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当代艺术不靠这些商机又靠什么?

  如果承认“体制问题”的存在,却扭头去靠“商机”获得苟活的空间,那么,体制问题就会永远存在,因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体制是不在乎运行成本的,丧失这种利益而获得超强的稳定,对于体制来说是值得的。而人们却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既丧失了改变体制的责任,同时不得不屈从于“商机”的左右,这样的艺术不是婊子还能是什么呢!


  吕澎:当代艺术本身也因为合法性没有彻底地建立起来,国家资源我们几乎用不上,如果加上我们对“国际资本”的质疑,按照你的说法中国资本又是乱来,我们有什么途径可以既保持我们立场的纯洁性,又能够有效地推动中国的当代艺术?难道不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牺牲吗?……这个世界就是泥塘,你不是被淹没,就是成为难看的泥人,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很奇怪,吕澎在前面说了一大堆对市场与资本的美誉,到这里却忽然慷慨起来,高歌不计利害的牺牲精神。既大声提问“有什么途径可以既保持我们立场的纯洁性”,呼吁既“坚持真理并且以它为人生的目标”,又彻底悲观地认为“这个世界就是泥塘”。这是吕澎最后的话,到这里,逻辑的混乱与信仰的丧失已经是分明的了。

  昨天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吕澎的这篇文章,我看过以后问他:“吕澎是八零后吗?”

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lokavid
[沙发:1楼] guest 2009-05-21 12:18:58
吕鹏很脏,10块钱一个字的稿费,写一万字就是10万,有的艺术家给了五万就写了五千字,最后他写的艺术史没把给五万的艺术家收进去,人家去问他,他说哪本书只收一万字以上的文章,说白了 给10万就能进艺术史,这帮假道学一边慷慨陈词说要规范市场,要保持立场的纯洁性,一边干些卧错的事情,靠写美术史给自己捞钱,哪有点基本的道德
[板凳:2楼] guest 2009-05-21 12:29:05
吕鹏在一夜之间写就了一部伪中国艺术史,也是中国艺术交易龌龊化的罪魁
[地板:3楼] guest 2009-05-21 14:24:37
吕鹏的内心是个泥潭所以他看世界就是个泥潭,内心的脏所以行为就脏
[4楼] guest 2009-05-21 16:02:11

又一剂江湖郎中的药方子 ! 靠~ 这自由的职业(江湖医生) !


[5楼] guest 2009-05-21 21:06:56
那些正在成长中的艺术家就惨了,本来没钱,想要文章,遇上吕批这等人物,提前就把当代艺术看白了,一但失去了诚意,作品也就俗不可耐了,我辈“少年中国”要认清这类“慢性毒药”,不要去“自取其辱”
[6楼] guest 2009-05-21 22:49:38

还有这种烂帖,楼主真好意思拿出来
[7楼] guest 2009-05-22 09:45:35
楼主说得好,只是还留着情面呢……
[8楼] guest 2009-05-22 11:25:33
问6楼:此贴烂在哪里?我还真没有看出来,请分析说明
[9楼] guest 2009-05-22 11:50:34
吕盆王林之流就是艺术圈的败类
[10楼] guest 2009-05-22 19:30:31
从行为上看吕朋绝对是一个投机的艺术商人,是商人也罢,关键总是打着当代艺术的口号,这让人很讨厌,艺术与市场就是让这种人搞坏的。
老王不管这么样,人家没有参与市场,这是做批评最起码的原则
[11楼] guest 2009-05-22 19:44:43


在理清商业化与艺术媒体的学术质量降低的关系之后,剩下的就是如何解决问题了。解决问题无非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我反对以道德主义的方式从主观方面解决问题,我一贯认为,道德是用来律己的,用以律他就等于剥夺他人合法权益,成为一种非法制裁他人的卑鄙手段。我认为,应当以学术的尊严对抗金钱的尊严,这需要批评家的思想修炼,这种修炼不是要建立对钱的蔑视和对有钱人的敌意,而是在学术中找到价值、尊严、愉快和宁静。事实证明,只要你对钱和有钱人产生敌意,就无法避开钱的价值冲击力,就无法确立学术的价值和尊严,于是学术只能带来焦虑和浮躁,无法带来愉快和安宁。也只有你在学术中找到价值、愉快和安宁,钱和有钱人才来尊重你。

-----王小箭

[12楼] guest 2009-05-22 19:47:18


艺术家个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则完全是属于另一种性质。在某种的情况下,知名的或有经济实力的艺术家会从事社会慈善活动,如这次地震救灾活动中不少艺术家以作品义卖等方式捐助灾区,这种行为的属性和企业家捐助灾区一样,很明确地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但是,这种情况与艺术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我们只能准确地说,艺术家在这里是体现出作为一个愿意回报社会的、有爱心的公民而出现。在这里出现的道德观、荣誉观,而既不是法制性的、也不是精神性的责任。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界定作为艺术家个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呢?或者说从自由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于艺术家在当代生活中的社会责任究竟可以怀有什么样的合理期待呢?前面所讲的“艺术的社会责任首先植根于艺术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的本质属性之中”、“ 艺术无法真正做到脱离社会”等等只是一种宏观的叙事,它无法完全套用在微观的个人身上。纯粹的个人的审美观照、自我愉悦既是天然合理的,也是可以无关于社会责任的,我们不能因此而贬低艺术家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首要界定是:这是一个完全属于个人主体性的建构与多元选择的问题,是自由的、可以不负有任何法定性约束的。我们反对以社会责任观来作为评价艺术家的普遍性标准。
……………
 在这种氛围中,社会责任的问题很容易被稀释为一种太平盛世的点缀,甚至是遮蔽了在精神文化领域中的深度探索与批判性精神。而且,较为常见的是,从这一群体发出的对于当代艺术的排斥和批判往往是理直气壮地以“社会责任”的名义进行。当然,在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语境中,“社会责任”是一种向任何异质性事物发动围剿的流行话语,其真实意思是要维护社会的现状、政治的差序格局、文化的同质性。因此,我们特别应该警惕的是假“社会责任”之名而推卸真正的社会责任。

----------李公明

[13楼] guest 2009-05-22 22:19:50
谁用吕澎侮辱我们80后我就跟谁急!
[14楼] guest 2009-05-23 10:35:52
楼主的那段狗屎写得不错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