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郭炜当代艺术
发起人:新视觉  回复数:0   浏览数:2409   最后更新:2009/04/30 16:53:49 by 新视觉
[楼主] 新视觉 2009-04-30 16:53:49


个人简历
郭炜:1987年毕业山东工艺美院。1990年任教于山东枣庄学院。2001年在中央美院研修。2002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油画高研班。2003年到宋庄至今。



“怪异”,用这个词来评价郭炜的画面形象应在再贴切不过了。也许在当代艺术这样纷繁复杂的形象中,让自己的画面怪异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郭炜做到了,从张晓刚面部迟钝的面孔、方力均光头形象到岳敏君的自嘲大嘴形象,人们已经不再惊奇于任何一种人物表情、姿态的非常态行为。但是,在郭炜的画面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非常态。
平涂化的纯色背景,平静中突显画面的中心人物形象。但是,当我们凝视于这样的画面时,心情莫名复杂,在久久的对视中目光又不想离去。也许,郭炜的艺术太真实了,真实地走到了我们的内心。
《复合》——深灰色的背景前,两个似被石膏泥封的男女人物形象屹立在我们眼前。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一种仰望丰碑的感觉,如埃及的金字塔。只可惜,我们凝视金字塔时产生的是对灵魂的敬畏,而当我们凝视“复合”人物时,我们看到的是两尊当代中国人灵魂的写照。
白色石膏、没有肉色的人物躯体,抬眼翻看画外世界的死鱼然神,瘦削的瓜子脸型,大而招风的耳朵,坚挺没有韧度的脖颈,平板化的身体,还有那粉色眼影、唇色,乳头的诡异这是郭炜画面中的人物形象,也是郭炜心中人的写照。
这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混乱”的世界,这是经济原则至上的中国当代情境的再现。没有道德、没有伦理、没有价值观,这确是西方曾经的拜金主义狂潮下的写照,而郭炜将之表现的再充分不过,他借用了可以采用的任何符合他这一心理感觉的元素,从中国古代、西方古典时期具有代表性文化符号的使用到将这些符号适当地加以组合应用,在最后呈现的结果中,不禁令我们大吃一惊。
这是一个艺术家发现的奇迹,是一个架上油画取得的战果。在当代油画面对当代问题已经缺少发言权的今天,郭炜向我们再次证明了油画的地位。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