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楠、丁丁:免疫力 尤伦斯提名展
发起人:y有意义  回复数:35   浏览数:3925   最后更新:2009/04/27 18:29:46 by guest
[楼主] y有意义 2009-04-19 15:42:30
叶楠、丁丁:免疫力
展览时间:2009年4月18日 - 2009年6月21日
展览地点:由尤伦斯白立方+黑盒子
由邱志杰策划


关于展览

“由……策划”项目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杰罗姆.桑斯发起,旨在推动和支持新生的艺术力量的发展。

此次,UCCA非常荣幸地邀请到艺术家邱志杰为“由……策划”项目策划展览《免疫力》;届时将展出两位年轻艺术家叶楠与丁丁的装置、绘画、多媒体装置等作品,这些新颖的作品从哲学视角与思维模式入手,将展示两位年轻艺术家在当下艺术创作环境中的独特思考。

本次展览策展人邱志杰以著名艺术家、艺术写作者与策展人的多元身份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他认为,“中国的实验艺术已经度过草创阶段,新登上舞台的年轻艺术家不得不开始自觉地面对‘影响的焦虑’”,而叶楠、丁丁两位年轻艺术家在面对这种影响时的表现是引人注目的,邱志杰提名丁丁与叶楠的原因在于“丁丁和叶楠分别在拒绝和敞开的两个极端:前者因为携带永远的疫苗而敢于四处游荡,后者因为舍身而到达大我。两人都是平静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殊途同归,远离了影响的焦虑,会合于此。”。


叶楠装置作品:球是平的

在《论确定性》维特根斯坦说:我得到我的世界图景并不是由于我曾确信其正确性,也不是由于我现在确认其正确性,不是的,这是我用来分辨真伪的传统背景。
足球在足球场上滚来滚去,这句话正如维氏所说的,毋宁说是对现象的描述,还不如说是我们说话、思考、正常生活的背景,他是我们生活的确定性,我们被镶嵌在这些基本的框架下。没有人会去说地球在足球上滚来滚去,而物理学正是通过相对性原理告诉我们:对于这个足球来说,地球正是在他上面不痛不痒的滚来滚去。我们如何来弥合这两种语言,他们一个作为背景潜伏在日常逻辑中,另一个作为融贯这个世界图景中诸现象的统一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也让我们无法回避。
与此同时,这个把一个足球场拉伸成地球的做法,也将我带入到对游戏的游戏中去,这个角斗场最终成了游戏的悖论,背靠背的球门最终连成一体,通向荒诞的深渊。
它其实并不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奇观,而是对一种确定性的怀疑,在历史深远的约定俗成中,一切奇观都将被时间抹平,成为一个再也不能打动人的形容词。而这些裂缝随时间深埋在那些相互架构的约定俗成中,我一厢情愿的疑问并不想被那个我亲手参与建造的未来所淹没,就像其他一切疑问一样,我要因此保持我的天真和谋划。





球是平的   The ball is flat.








  

油画  :谁把那个秘密藏在足球和足球场之间?


全景图


 

[沙发:1楼] guest 2009-04-19 21:25:23
两个被强奸过的青少年在奶汁的哺育和补偿下茁壮成长
[板凳:2楼] guest 2009-04-20 11:34:44
免疫力?
[地板:3楼] guest 2009-04-20 12:35:31
那个人是谁啊?艺术家?工人?还是表演的?
[4楼] guest 2009-04-20 15:00:36
好!
[5楼] guest 2009-04-20 15:02:03
做得挺西方的~ 感觉还不错的
[6楼] guest 2009-04-20 15:54:42
丁丁呢?
[7楼] guest 2009-04-20 22:47:47

在隔壁,
[8楼] guest 2009-04-21 13:30:16
顶这样的年轻人!
[9楼] guest 2009-04-21 17:47:22
老邱真给自己学生面子呀
[10楼] guest 2009-04-21 17:51:10
老邱还真********办展览呀
[11楼] guest 2009-04-21 18:01:24

[quote]引用第9楼guest于2009-4-21 17:47:23发表的:
老邱真给自己学生面子呀...[/quote]

学生也很给老邱面子了
[12楼] guest 2009-04-22 00:07:04
如有“影响的焦虑”则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强调“免疫力”则是不自信、并未“远离”的表现。
所谓“迷则法华转,悟则转法华”。
[13楼] guest 2009-04-22 01:42:32
迷即是悟,悟即是迷,不用玩这个语言游戏了。
[14楼] guest 2009-04-22 01:46:56
影响的焦虑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人麻木有些人敏感罢了,无所谓急功近利,也不知急功近利而已,不要把事情简化。所谓自信何不可包括对影响的接受、对焦虑的从容。个人如是,文化如是。善哉,年轻人
[15楼] guest 2009-04-22 09:23:39
叶楠做得不错,老邱的阐释瘾也染上不少,作品画蛇添足的地方很多,但如果去掉这些地方力量又被削弱,年轻人还有很多路要走啊。拿意义去填充作品力度的空白始终不是一件好事,显摆显摆稚嫩其实比装熟好,别发嗲就行了
[16楼] guest 2009-04-22 21:29:38

[quote]引用第13楼guest于2009-4-22 1:42:33发表的:
迷即是悟,悟即是迷,不用玩这个语言游戏了。...[/quote]

“球是平的 ”之类的更象语言游戏罢。
[17楼] guest 2009-04-22 21:31:17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18楼] guest 2009-04-22 23:47:55
顶一个~
[19楼] guest 2009-04-22 23:50:57
鼓励年轻一代,老邱做到了
[20楼] guest 2009-04-23 00:23:06
小憋三,骂骂就火了,一个个都是骂出来的,当代艺术都是这种小瘪三,骂完老的,骂小的,阿特吧吧用骂声建造新一代
[21楼] guest 2009-04-24 01:13:05
丁丁做了啥啊,老邱的学生也玩铺地板,现在流行装修啊?
[22楼] guest 2009-04-24 16:10:00
现在流行强奸哲学家,一知半解的都敢找维特根斯坦撑腰。爱知识是好事,但千万别说你这作品跟维特根斯坦有关系。


[23楼] guest 2009-04-24 22:41:25
意义在于使用,维特根斯坦怎么了,知识也好,社会现象也好,都需要理解,误读,转译,有关系也好,没关系也罢,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维特根斯坦只是一个入口,一个背景,他既不是作品,作品也不依靠他成立,说有关系就是强奸,难道说没关系就是性福,从来不能这样简单的来理解,简单就是一种暴力,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他们的理解在作品上,古往今来,一如既往。强奸他,还不如强奸你的嘴。
——作者
[24楼] guest 2009-04-24 23:31:21
楼上的,人民不需要你拿嘴来口交维特根斯坦,你的作品放那就够了,你的道理也不用着算上维特根斯坦才能说清楚。维特根斯坦再得道,也不能带着所有的鸡犬升天。作品自己放在那里就是你的话,其他都是扯淡。

----观众
[25楼] guest 2009-04-24 23:34:57
楼上的观众以人民的名义说话,厉害
[26楼] guest 2009-04-24 23:43:23
唠叨个屁,烦不烦
[27楼] guest 2009-04-25 00:51:05
邱懂什么叫影向的焦虑?别写些空词误人子弟!
[28楼] guest 2009-04-25 01:32:04
作品真差,就会臭拽
[29楼] 温兮 2009-04-26 01:02:19

没有真理 只有道理
[30楼] guest 2009-04-26 17:09:33
我是观众我怕谁
——观众
[31楼] guest 2009-04-26 18:02:12

[quote]引用第28楼guest于2009-4-25 1:32:05发表的:
作品真差,就会臭拽...[/quote]

咋了?就是拽,就是牛B! 来,有种你也给爷拽一个。
[32楼] guest 2009-04-27 16:36:52


[33楼] guest 2009-04-27 16:46:46
给年轻人鼓掌了
[34楼] guest 2009-04-27 18:29:46
有一个跟徐震同岁吧,也算年轻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