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真牛!关于卧槽泥马的百科知识
发起人:nirvara  回复数:2   浏览数:3235   最后更新:2009/03/03 21:52:13 by
[楼主] nirvara 2009-03-03 21:29:25
http://epaper.jfdaily.com/jfdaily/html/2009-02/23/content_199104.htm
“卧槽”是怎么回事
2009-02-23 10版:新论
--------------------------------------------------------------------------------
  主持人:百科小子
  提问者:丁莹(上海南京西路)
  解答者:段凡(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问:日前有一项调查显示,26.3%的人表示因为金融危机推迟了跳槽计划;近七成白领决定做好手头工作,老老实实地“卧槽”。请问,卧槽具体是什么意思?如何做一个不虚有其表的“卧槽者”?
  答:良禽择木而栖、“良马择槽而卧”,是社会流动的必然趋势,也是职场人士依据市场规律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方式。不过,如何“跳”,怎么“卧”,能否“一马当先”抑或“马失前蹄”,值得细细思量。
  跳槽,本是旧上海的一句俗话,曾频繁出现在清末小说《海上花列传》中。现在,它的引申义是指职员自愿主动地请求辞职。卧槽一词,本为中国象棋里的一杀招,指的是进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马,既可将军,又可抽车,极其凶狠。但在职场语境中,它显然与“跳槽”相对应,指的是把握市场走向,司职分内工作,拒绝轻率跳槽,精于韬光养晦的行为。
  不过,卧槽与跳槽并非完全对立,否则就可能变成一匹“卧槽泥马”。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即使有相应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胜任,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所以说,卧槽者不应成为“卧槽泥马”,卧槽也并非“卧以待毙”。职场人士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而要变被动为主动,视卧槽为蓄势待发、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机会。
  要不虚有其表地卧槽,有必要牢记以下两点准则:一是遵守职场规则,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应在本职岗位上更加勤奋努力,以此来避免被动失业;二是找准定位,厘清自身职业目标和规划,在沉下心来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补充和更新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经济复苏和职场回暖后成为一匹“骏马”。
[沙发:1楼] nirvara 2009-03-03 21:47:28
【原文】君亦闻骥①乎?夫骥之齿至②矣,服③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④,尾湛胕溃⑤,漉汁⑥洒地,白汗交流,中阪⑦迁延⑧负棘而不能上。
伯乐遇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幕之⑨。
骥于是俛而喷⑩,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⑾,何也?彼⑿见伯乐之知己也。
【注释】①骥——千里马,良马。②齿至——牙口老了。齿,牙齿,看马牙齿的数目和磨损程度可以判断马的年龄。③服——驾。④蹄申膝折——蹄子僵直,膝盖折断。⑤尾湛胕溃——尾巴渍湿,皮肤溃烂。湛,渍。胕,同“肤”,皮肤。⑥漉(lù)汁——原指渗出的液体,这里指马流出的口水。⑦中阪(bǎn)——山坡中间。阪,山坡。⑧迁延——退。这里指马拉不上去,车往回退。⑨解紵(zhù)衣以幕之——脱下麻衣给马盖上。解,脱。紵,紵麻,可以纺线和织布。⑩俛(fǔ)而喷——低下头而叹气。俛,低头。⑾若出金石声者——发出象金石版的声音。若,象。⑿彼——代词,它,这里指马。
【译文】您也听说过千里马的事吗?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
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楚策四》,这则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是汗明见春申君时所引用的,他要用这个故事向君主阐明这样一个道理:当政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就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和恰当地使用人才,还要用伯乐爱护千里马那种特殊的感情去理解和珍惜人才。
全文如下: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说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愿有问君而恐固。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春申君曰:“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当尧?”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终言之。君之贤实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春申君曰:“善。”召门吏为汗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见。
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为君高鸣屈于梁乎?”
解纻衣以幕之:解开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马身上。幕:盖。
忻伯乐之知己也 :因为千里马认为伯乐是它的知己的缘故。知己:就是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心的人。
中圻迁延,负辕不能上:是说千里马走到了半山腰就再也走不动而辗转不前,只驾着车辕但是却爬不上山。
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伯乐遇到了千里马,跳下车来拉着它哭起来。
俯而喷,仰而鸣,声造于天:这时候千里马低下头喘着粗气,又仰起头嘶鸣,声音震动九宵云天.
[板凳:2楼] nirvara 2009-03-03 21:52:13
网络版的卧槽泥马
大家整天说着卧槽泥马,其实它是个成语,以下就是解释:
卧槽泥马:
  ⑴形容识人不明.表示明明其能力不足.但上位者因为种种原因或糊涂.任其肆意妄为.
  ⑵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表示即使给某人相应的地位.但其能力不足是无法改变的.(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沐猴而冠)
  ⑶形容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伯乐多良马.其有邻亚犁.曾与人言."我亦善识马.有一骏马.伯乐不及."人皆疑.欲观之.亚犁恐.乃以草泥置一卧马于槽中.众人视之笑其蠢.皆曰:"此何良驹.卧槽泥马尔."
  下面给出三个词义的例句:
  1、红鸟这厮也能当上十二骑士,卧槽泥马啊;
  2、阿斗烂泥扶不上墙,即使上将潘凤在身边也不能稳坐江山,卧槽泥马呀;
  3、不会做就别做,PS个老虎照片也敢拿出来,真是卧槽泥马。
   此外,象棋中有一类残局叫做“泥马残局”,其中也有以“卧槽泥马”为名的杀法。此类残局来源于“泥马渡康王”的传奇故事,摘录如下。
  夹江卧槽泥马渡康王 ......
    
  典出《战国策.楚策四》?翻烂了《战国策》也只有找到这段和马有关: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悦之。……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衣以之。骥于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另外,我想“卧槽泥马”都是成语,那“马勒戈壁”必定也是成语了,经过我多日的收集资料和研究,终于应正了我的想法。如下资料:
“马勒戈壁”
  词义: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词音:mǎ le ge bi
  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戈壁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使用举例: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勒戈壁,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