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确定主题《制造世界》

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确定主题《制造世界》
从1895年开始以来,威尼斯双年展(LaBiennalediVenezia)已有上百年历史,堪称欧洲历史最悠久的艺术节;并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TheBienalInternacionaldeSaoPaulo)、德国卡赛尔文献展(KasselDocumenta)并列世界三大视觉艺术展,是艺术界重要的国际嘉年华。威尼斯双年展从开办以来便标榜以[现代艺术]取向,为传统气息浓重的水都有带来夏季里惊鸿一瞥的现代光景。
十九世纪末,民族主义风起云涌。当时各种大型博览会纷纷兴起,第一届奥运也在1896年开办。除了牟取商业利益,这些国际性活动四海一家的表象下,其实是民族主义的较劲心理。将艺术变成大型博览会,则以此际诞生的威尼斯双年展为滥觞,也因为这股民族主义风影响,奠下它以国家为单位邀请参展的雏形。到了1930年代,主办单位从威尼斯市政府改为意大利政府支持的独立机构,展出范围也在这段期间内不断扩大;1930年开办音乐节、1932年有第一届国际影展(也就是国人熟知的[威尼斯影展])、国际戏剧节则起自1934年。
1968年全欧的学生运动用工运风潮使威尼斯双年展暂停部分传统活动。1973年威尼斯双年展改组。1975年,二十世纪跨入最后四分之一之际,威尼斯双年展加入国际建筑展,1998年1月23日,意大利政府立法承认威尼斯双年展的法定地位,将之列入国家级组织。目前,威尼斯双年展由一个非常营利性的基金会主办,接受民间赞助同时,也受意大利政府及国会的监督与支持,共涵括视觉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戏剧和电影六大领域。
各类双年展原先多为两年举办一次,部分因受欢迎而改为一年一次,如电影展、音乐节。展览地点遍布威尼斯全市各街头、户外场地、剧场、画廊、电影院。建筑展通常在绿园城堡(GiardinidiCastello)举行。威尼斯的形状宛如一条鱼,绿园城堡就在这条鱼的东端尾鳍处。它原来是圣彼得主教座堂的所在地,1806年,拿破仑夺回维内多省,把主教座堂拆掉成花园,就是现今的绿园城堡。1895年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办时就以此地作为展览地点,而后绿园城堡便以举办双年展闻名。
园内最古老的建筑物是1895年兴建的意大利馆(主题馆),经过长年的扩充兴修,又增加了二十六座参展国家的国家馆及一间书店这些国家馆个个来头不小,不少出自驰名国际的建筑大师手笔,像是JosefHoffmann设计的奥地利馆(1934)、GerritRietveld设计的荷兰馆(1954)、CarloScarpa设计的委内瑞拉馆(1954)、AlvarAalto设计的芬兰馆(1956)以及JamesStirling设计的书店(1994),让绿园城堡本身就成为一部二十世纪现代建筑史的活教材,也是威尼斯少数可见现代建筑的地方。第一届建筑展迟至1980年才诞生,截至2000年才兴办到第七届,比起已举办四十八届的视觉艺术展要短的许多。每届建筑展都由策展人根据当时国际建筑情境订立不同的展出主题,如第一届的主题[后现代主义]。第七届、也是最近一次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从2000年6月18日展出至10月29日,由意大利建筑师福克萨斯(MassimilianoFuksas)担任策展人,主题:[少一点美学,多一点伦理]。
相对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其他类型,建筑展进行的并不顺畅,展期也相对较短。也许建筑这种大型而具体的艺术,很难用叫人用二至四个月的时间以展览方式体会。但无论如何,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仍将在新世纪继续于下沉中的文艺复兴古城中讨论最前卫的建筑议题。
威尼斯视觉艺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参展记录
1993年第45届 王广义、张培力、耿建翌、徐冰、刘炜、方力钧、喻红、冯梦波、王友身、余友涵、李山、孙良、王子卫、宋海东
1995年第46届 张晓刚、蔡国强、余友涵、刘炜、李山、张培力
1997年第47届 申玲、王玉平、方力钧、刘小东、王友身、喻红
1999年第48届 艾未未、马六明、方力钧、王兴伟、庄辉、杨少斌、卢昊、岳敏君、王晋、张培力、梁绍基、周铁海、谢南星、陈箴、王度、蔡国强、张洹、赵半狄、邱世华、丁乙
2001年第49届 海波、萧昱、徐震、蔡国强、高氏兄弟(因护照原因未能到达现场)
2003年第50届 顾德新、杨振忠、张培力、朱加、曹斐、徐坦、金江波等
中国馆(设在广东):王澍、展望、杨福东、刘建华、吕胜中
2005年第51届中国馆:张永和、王其亨、孙原和彭禹、刘韡、徐震
2007年第52届中国馆:沈远、尹秀珍、阚萱、曹斐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建筑师参展记录
2006年第10届 中国馆:王澍、许江、米丘
1993年第45届 王广义、张培力、耿建翌、徐冰、刘炜、方力钧、喻红、冯梦波、王友身、余友涵、李山、孙良、王子卫、宋海东
1995年第46届 张晓刚、蔡国强、余友涵、刘炜、李山、张培力
1997年第47届 申玲、王玉平、方力钧、刘小东、王友身、喻红
1999年第48届 艾未未、马六明、方力钧、王兴伟、庄辉、杨少斌、卢昊、岳敏君、王晋、张培力、梁绍基、周铁海、谢南星、陈箴、王度、蔡国强、张洹、赵半狄、邱世华、丁乙
2001年第49届 海波、萧昱、徐震、蔡国强、高氏兄弟(因护照原因未能到达现场)
2003年第50届 顾德新、杨振忠、张培力、朱加、曹斐、徐坦、金江波等
中国馆(设在广东):王澍、展望、杨福东、刘建华、吕胜中
2005年第51届中国馆:张永和、王其亨、孙原和彭禹、刘韡、徐震
2007年第52届中国馆:沈远、尹秀珍、阚萱、曹斐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建筑师参展记录
2006年第10届 中国馆:王澍、许江、米丘
楼上的记录很不严谨,漏了不少
我来补充一些-------
2003年第50届:
紧急地带—Zone of Urgency”策展人:侯瀚如
参展艺术家: 黄永砯, 顾德新、严培明, 颜磊&傅洁, 杨振忠、张培力、朱加、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 广东快车-->>>杨诘苍, 徐坦/金江波, 林一林、陈劭雄、徐坦、梁钜辉(已故), 郑国谷、曹斐、欧宁, 沙业亚、冯倩玉, 杨勇, 蒋志, 刘珩, 段建宇
乌托邦车站: 杨福东
2007年第52届主题展:
杨福东, 杨振中
2003年第50届:
紧急地带—Zone of Urgency”策展人:侯瀚如
参展艺术家: 黄永砯, 顾德新、严培明, 颜磊&傅洁, 杨振忠、张培力、朱加、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 广东快车-->>>杨诘苍, 徐坦/金江波, 林一林、陈劭雄、徐坦、梁钜辉(已故), 郑国谷、曹斐、欧宁, 沙业亚、冯倩玉, 杨勇, 蒋志, 刘珩, 段建宇
乌托邦车站: 杨福东
2007年第52届主题展:
杨福东, 杨振中
记得2007年第52届还有...独立项目《迁移嗜好者》都是哪些人?
纠错:
2001年第49届 海波、萧昱、徐震、蔡国强、高氏兄弟(因护照原因未能到达现场)
这里面的高氏兄弟是参加威尼斯艺术节,不是双年展,两回事情,高氏在国内到处说护照原因没去,去了也就是在门外拥抱一下而已。
今年是储云和徐坦。
还有石青,河岸

Biennale Art 53rd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Main outline of the 53rd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Venice, 31 October 2008
The President of the Venice Biennale, Paolo Baratta, along with the Director of the 53rd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Daniel Birnbaum, met today in Venic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nati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53rd Exhibition, to be held between 7th June and 22nd November 2009 in the Giardini and Arsenale main venues (preview: 4th, 5th and 6th June), and elsewhere in Venice.
The President sent special greetings to the countries participating for the first time: Gabon, Montenegro, Pakistan, Principality of Monaco, and United Arab Emirates; greetings were extended to those countries that will take part again in the next Exhibition: Iran, Morocco, New Zealand and San Marino. For this edition, too, there will be selected collateral events, organised b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which will hold their exhibition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Biennale. The catalogue will be published by Marsilio. The Director, Daniel Birnbaum, is working on the 53rd Exhibition with the help of an international group of experts: Jochen Volz (artistic organiser), Savita Apte, Tom Eccles, Hu Fang, and Maria Finders (correspondents).
Inviting Daniel Birnbaum to indicate the main themes of his exhibition, President Baratta recalled that alongside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the Padiglione Italiano would also be opening its doors, organised by PARC - Department for the quality and safeguarding of the territory, architecture and contemporary arts at the Ministry for Cultural Affairs – for which the curators are Beatrice Buscaroli and Luca Beatrice.
大家可以看威尼斯国际顾问小组的名单( international group of experts: Jochen Volz (artistic organiser), Savita Apte, Tom Eccles, Hu Fang, and Maria Finders )
(correspondents).)里面有胡坊,所以有谁会参加就不会奇怪了啊!画廊的利益是巨大的啊!
以上文字来自威尼斯官方网站http://www.labiennale.org/en/news/art/en/80392.html
Venice, 31 October 2008
The President of the Venice Biennale, Paolo Baratta, along with the Director of the 53rd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Daniel Birnbaum, met today in Venic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nati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53rd Exhibition, to be held between 7th June and 22nd November 2009 in the Giardini and Arsenale main venues (preview: 4th, 5th and 6th June), and elsewhere in Venice.
The President sent special greetings to the countries participating for the first time: Gabon, Montenegro, Pakistan, Principality of Monaco, and United Arab Emirates; greetings were extended to those countries that will take part again in the next Exhibition: Iran, Morocco, New Zealand and San Marino. For this edition, too, there will be selected collateral events, organised b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which will hold their exhibition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Biennale. The catalogue will be published by Marsilio. The Director, Daniel Birnbaum, is working on the 53rd Exhibition with the help of an international group of experts: Jochen Volz (artistic organiser), Savita Apte, Tom Eccles, Hu Fang, and Maria Finders (correspondents).
Inviting Daniel Birnbaum to indicate the main themes of his exhibition, President Baratta recalled that alongside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the Padiglione Italiano would also be opening its doors, organised by PARC - Department for the quality and safeguarding of the territory, architecture and contemporary arts at the Ministry for Cultural Affairs – for which the curators are Beatrice Buscaroli and Luca Beatrice.
大家可以看威尼斯国际顾问小组的名单( international group of experts: Jochen Volz (artistic organiser), Savita Apte, Tom Eccles, Hu Fang, and Maria Finders )
(correspondents).)里面有胡坊,所以有谁会参加就不会奇怪了啊!画廊的利益是巨大的啊!
以上文字来自威尼斯官方网站http://www.labiennale.org/en/news/art/en/80392.html
这样黑吗?
胡芳要超猴子了
还有宋动苍鑫
没有刘窗吗?
[quote]引用第5楼guest于2009-2-3 11:55:49发表的:
纠错:
2001年第49届 海波、萧昱、徐震、蔡国强、高氏兄弟(因护照原因未能到达现场)
这里面的高氏兄弟是参加威尼斯艺术节,不是双年展,两回事情,高氏在国内到处说护照原因没去,去了也就是在门外拥抱一下而...[/quote]
靠,你不是在纠错,而是在无事生非。当年我在威尼斯,在双年展活动日程表上看到有高氏兄弟的performance拥抱,当时我还为高氏没能到场感到遗憾。高氏兄弟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未能到达现场,当年的“美术同盟”上也有报道。
http://arts.tom.com/Archive/2001/6/27-57801.html
何森、卢昊、刘鼎、何晋渭及曾梵志将参加威尼斯中国国家馆
维他命很黑啊,推的都是自己画廊的艺术家,又要大赚一笔了。
我靠,这年头有不黑的吗?
有没有没和维他命没合作的艺术家后悔了吗
谁喊我?
——陈少胸
——陈少胸
成少胸残了。投靠了皮力这个扶不起的阿斗。钱也挣不到,名也捞不到。
猴汗汝
哈哈!真他妈搞
都怎么了?最近这些威尼斯贴子,说来说去都在说关系,人名,为什么没有作品?
到底是这些艺术家的名字参加了威尼斯还是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参加了?
artbaba现在只会列名单了?这些人都是什么作品参加了展览?我们不要看你们乱八卦!
我们要看看他们的作品!我们自己会判断!!!
--艺术爱好者
到底是这些艺术家的名字参加了威尼斯还是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参加了?
artbaba现在只会列名单了?这些人都是什么作品参加了展览?我们不要看你们乱八卦!
我们要看看他们的作品!我们自己会判断!!!
--艺术爱好者
支持楼上!
那个什么朱漆叫嚣什么灵魂?那样的批评都是纸上谈兵臆想连篇,敢拿实际的作品来谈谈灵魂吗?
都是扯淡
那个什么朱漆叫嚣什么灵魂?那样的批评都是纸上谈兵臆想连篇,敢拿实际的作品来谈谈灵魂吗?
都是扯淡
都是窝里斗都是窝里斗!我就不相信中国这么多年就没有好作品???除了自己骂自己灭自己,这些艺术圈还会做什么?
[quote]引用第15楼guest于2009-2-21 22:28:48发表的:
何森、卢昊、刘鼎、及曾梵志将参加威尼斯中国国家馆
...[/quote]
储云,徐坦就算是胡肪推进去也说得过去,两个都是很坚持的艺术家
好歹强过中国馆八,上面的名单放在北京一画廊做群展都没劲




储云,徐坦在一起也的比不出什么,充其量在这个店里当个道具。
让做这个决定的恶心人出来解释一下吧,妈的,,畜生~!
?谁这么愤怒????
储云徐坦加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