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艺术家张鸥 自传体小说 新书发布/讲座/艺术家见面会 免费参加
发起人:andrewjames 回复数:2
浏览数:2501
最后更新:2009/01/14 22:59:23 by pekin
上海安杰当代艺术画廊荣幸地与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隆重举办艺术家张鸥自传体小说《月光不落帝国-从中央美院到皇家美院》的新书发布/讲座/艺术家见面会。乌利希克和徐冰为该书写了评论和序言。
一个东方女孩闯荡西方艺术舞台的传奇故事
在西方艺术舞台上已经获得肯定的年轻女艺术家张鸥,将与读者分享她的成功故事。她自小在一个湖南土家族寄养家庭里成长,之后到广州和北京再到伦敦接受教育,最后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展出七十多次,作品被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收藏,曾受邀去牛津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讲学并以艺术家的身份受到英国女王和菲利浦亲王的接见。张鸥的自传记录了她在伦敦、纽约闯荡的亲身经历,并包括对国外一些成功艺术家的采访和她在西方艺术舞台上成功的故事,为想出国从事艺术的中国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张鸥的作品以影像照片为主要媒体,在全球各大博览会均有展出,08年出展英国伦敦Frieze艺术博览会和迈阿密艺术巴塞尔博览会。
作品请见Artnet, http://www.artnet.com/artist/424525781/zhang-o.html
这次讲座是继1月8日在中央美院的全场爆满的讲座之后的上海站讲座,届时会有和艺术家对话和提问的机会,活动免费请大家相互转告。
地点:安杰当代艺术画廊
时间:1月15日 星期四 下午三点
地址:静安区 茂名北路39号(北向南单行道) 靠延安中路
交通:地铁二号线南京西路站 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站
地图:见http://www.andrewjamesart.com/chinese/contactus.htm
定位:发邮件到artjing@gmail.com 座位有限先来先得
联系:5228 7550 请务必记下以免找不到
一个东方女孩闯荡西方艺术舞台的传奇故事
在西方艺术舞台上已经获得肯定的年轻女艺术家张鸥,将与读者分享她的成功故事。她自小在一个湖南土家族寄养家庭里成长,之后到广州和北京再到伦敦接受教育,最后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展出七十多次,作品被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收藏,曾受邀去牛津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讲学并以艺术家的身份受到英国女王和菲利浦亲王的接见。张鸥的自传记录了她在伦敦、纽约闯荡的亲身经历,并包括对国外一些成功艺术家的采访和她在西方艺术舞台上成功的故事,为想出国从事艺术的中国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张鸥的作品以影像照片为主要媒体,在全球各大博览会均有展出,08年出展英国伦敦Frieze艺术博览会和迈阿密艺术巴塞尔博览会。
作品请见Artnet, http://www.artnet.com/artist/424525781/zhang-o.html
这次讲座是继1月8日在中央美院的全场爆满的讲座之后的上海站讲座,届时会有和艺术家对话和提问的机会,活动免费请大家相互转告。
地点:安杰当代艺术画廊
时间:1月15日 星期四 下午三点
地址:静安区 茂名北路39号(北向南单行道) 靠延安中路
交通:地铁二号线南京西路站 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站
地图:见http://www.andrewjamesart.com/chinese/contactus.htm
定位:发邮件到artjing@gmail.com 座位有限先来先得
联系:5228 7550 请务必记下以免找不到
《月光不落帝国-从中央美院到皇家美院》
张鸥 (自传体小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
435页,出版日期2009年1月
书号:978-7-5321-3410-6/K.273
评论:
张鸥很有理想和抱负。她的创造力,聪明才智不断促使理想成真……这本书可以证明这一点!我敢肯定她会是那些渴望成功和有出彩人生的中国女青年的榜样。
——乌利 • 希客博士
(中国当代艺术大收藏家)
张鸥以自己为对象描述了一个从中国大陆来到西方世界打拼的艺术家的经历。我为这件事高兴,终于有人试着把这个特殊阶段中,有启示性、又有意思的事情,从某些侧面,细心地写出来。这段内容是值得描述的,它是百年东西文化交流历史的一部分。
——徐冰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我曾和安迪•沃霍尔有过相当的接触,而我能肯定鸥正是安迪喜欢接触的那类青年艺术家——年轻、有才、有吸引力、有抱负、志趣相投。而且安迪也一定会赞许她对不同媒介的成功把握:电影、绘画、摄影、以及——这本书! 张鸥通过本书与读者分享了她的思想和经历,我相信,读者也会发现她正是我所了解的那样一个魅力十足的人。
——蒂姆•亨特
(安迪•沃霍尔视觉艺术基金会独家代理人)
书的简介:
人生初始从一个湖南土家族寄养家庭里成长,到广州和北京再到伦敦接受教育,张鸥成功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这本书主要记录了她作为年轻女艺术家在伦敦纽约闯荡的亲身经历和她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成功的故事。张给那些想出国从事艺术的中国年轻人树立了榜样。书中还收集了张鸥对其他国外成功人士的采访,包括和电影导演 John Waters和建筑师/艺术家林璎的对话。全书以张鸥在纽约嫁给美国总统后代为结束。张鸥把绘画摄影艺术文学和个人生活融于一体,这本书是这类文学作品的先例。
作者张鸥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和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荣获纽约洛克菲勒中心贝拉乔艺术家奖金。作品曾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展出七十多次,曾受邀去牛津大学和中央美院讲学, 艺术作品被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加州的桑塔巴巴拉博物馆收藏,曾以年轻艺术家身份受到英国女王和菲利浦亲王的接见。
书的主题:
“人的生命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不经历一帆风顺,反而更加容易抵达彼岸:命运给你的安排,比你自己计划的人生要更加丰富多彩。
每一处都是家——从偏远的山乡吉首到南国花城广州,从中华民族首都北京到日不落帝国首都伦敦,再继而到国际化摩登都市纽约,女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奇妙的旅程,生活节律也复杂多变。每一处的家——都有不落的月光……亚洲之月落下,欧洲之月升起,欧洲之月落下,美洲之月升起……月亮永远照在上空——明月代表团圆,明月代表我的家——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家就在心系之处!如盘之明月总照耀在O的心中……夜色向四方伸展,月色又从各地涌入到这里。对于她来讲,世界上没有遥远、陌生和反常的领域,而只有一些事理交错-、有趣新奇而且日渐熟悉的领域,接受挑战吧,四处为家的人,真正的神圣帝国其实就在你的心里!”
张鸥 (自传体小说)
上海文艺出版社
435页,出版日期2009年1月
书号:978-7-5321-3410-6/K.273
评论:
张鸥很有理想和抱负。她的创造力,聪明才智不断促使理想成真……这本书可以证明这一点!我敢肯定她会是那些渴望成功和有出彩人生的中国女青年的榜样。
——乌利 • 希客博士
(中国当代艺术大收藏家)
张鸥以自己为对象描述了一个从中国大陆来到西方世界打拼的艺术家的经历。我为这件事高兴,终于有人试着把这个特殊阶段中,有启示性、又有意思的事情,从某些侧面,细心地写出来。这段内容是值得描述的,它是百年东西文化交流历史的一部分。
——徐冰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我曾和安迪•沃霍尔有过相当的接触,而我能肯定鸥正是安迪喜欢接触的那类青年艺术家——年轻、有才、有吸引力、有抱负、志趣相投。而且安迪也一定会赞许她对不同媒介的成功把握:电影、绘画、摄影、以及——这本书! 张鸥通过本书与读者分享了她的思想和经历,我相信,读者也会发现她正是我所了解的那样一个魅力十足的人。
——蒂姆•亨特
(安迪•沃霍尔视觉艺术基金会独家代理人)
书的简介:
人生初始从一个湖南土家族寄养家庭里成长,到广州和北京再到伦敦接受教育,张鸥成功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这本书主要记录了她作为年轻女艺术家在伦敦纽约闯荡的亲身经历和她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成功的故事。张给那些想出国从事艺术的中国年轻人树立了榜样。书中还收集了张鸥对其他国外成功人士的采访,包括和电影导演 John Waters和建筑师/艺术家林璎的对话。全书以张鸥在纽约嫁给美国总统后代为结束。张鸥把绘画摄影艺术文学和个人生活融于一体,这本书是这类文学作品的先例。
作者张鸥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和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荣获纽约洛克菲勒中心贝拉乔艺术家奖金。作品曾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展出七十多次,曾受邀去牛津大学和中央美院讲学, 艺术作品被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加州的桑塔巴巴拉博物馆收藏,曾以年轻艺术家身份受到英国女王和菲利浦亲王的接见。
书的主题:
“人的生命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不经历一帆风顺,反而更加容易抵达彼岸:命运给你的安排,比你自己计划的人生要更加丰富多彩。
每一处都是家——从偏远的山乡吉首到南国花城广州,从中华民族首都北京到日不落帝国首都伦敦,再继而到国际化摩登都市纽约,女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奇妙的旅程,生活节律也复杂多变。每一处的家——都有不落的月光……亚洲之月落下,欧洲之月升起,欧洲之月落下,美洲之月升起……月亮永远照在上空——明月代表团圆,明月代表我的家——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家就在心系之处!如盘之明月总照耀在O的心中……夜色向四方伸展,月色又从各地涌入到这里。对于她来讲,世界上没有遥远、陌生和反常的领域,而只有一些事理交错-、有趣新奇而且日渐熟悉的领域,接受挑战吧,四处为家的人,真正的神圣帝国其实就在你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