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是老鼠还是人类--程美信
发起人:海盗船长  回复数:0   浏览数:1343   最后更新:2009/01/09 13:08:32 by 海盗船长
[楼主] 海盗船长 2008-12-16 00:00:00
孙振华是老鼠还是人类

    ——夜读妙文《人鼠之间》



程美信



在雅昌经常见孙振华先生写些无聊而聊的江湖散文,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他不仅是个博士,还常以批评家身份出现一些活动。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把当前美术批评界比作“鼠满为患”和“美术史论”人口的增长快,从而象实验室中“当数量饱和,鼠满为患,便开始相互为食,撕咬吞噬”,并发展到同类相残的“肉搏战”。不错,人跟动物在生物学上具有共性,但将人等同动物,将人类社会比作野生世界,是对人与文明最恶劣的亵渎。人类不论优劣,其矛盾都更复杂高级,与动物不能同日而语。譬如一个人不论多么性饥渴,普遍不会去强暴自己的母亲姐妹,再如人在痛苦绝境会采取自行了结生命。最明显就是一个人可以饿死在食品店面门口,面对里头琳琅满目的食品店而不敢轻举妄动,这便是文明构成人的社会存在实质,不单是自然生理性,完全有别于动物世界。如果一个学者拿动物标准去衡量人类,那他显然是智力低下。



孙振华认为中国“美术史论”人口过剩,导致如试验内那种“鼠满为患”的学术生态。意思是上个80年代,全国只有两所学院有美术史论系,现在不仅每个美术学院必有,一些综合大学也有,而且学生还要扩招,人数翻了几十上百倍了。不错,中国高等教育沿袭传统“科举”模式,并没有将大学纳入到社会的运用和发展的结构中来,职业教育所以非常落后,假大空的研究学科太多。专业重复和兜售文凭是中国高校的普遍现象,不单是美术史论专业。退而言之,中国美术史论教育似乎不少,但中国还没有严格意义的美术史论研究,更缺乏这个领域的真正人才,如象孙振华是史论专业的博士,见长的还是些闲话“美术散文”,所谓学术著作不过是应付学位和职称之需而已,因为中国美术领域还没有一本象样的学术著作,孙振华自然不例外,不抄袭便算是不错的“真情论文”了。这一切是中国整个教育的弊病,没有人真正做学问、做研究、做批评,从导师到研究生都是学科充数分子。中国博士生总量可快是世界之最了,每年的论文数量成为超级文字垃圾堆。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出了问题。因此,中国美术史论人口多寡没有实际意义,关键在于质量问题。此外,不论是艺术专业还是史论专业,最终从事这个领域的人非常少,高等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应有一定职能责任。



当然,孙博士的《人鼠之间》一文,不是针对美术教育与学科设置的合不合理、如何解决的问题。万变不离其宗,表面上讲科学、谈艺术、说教育、论学术、扯人口,笔锋一转,直扑“美术批评”,所谓“美术史论”人口过剩的问题,“大家一窝蜂涌向了美术批评,当批评家,当策展人,当经纪人,做艺术媒体……;一句话,投向了美术文化产业的主战场。”实际并非是如此,文化产业发展有自然的社会客观因素,一个萧条的领域再多专业人才也无济于事。此外,中国美术批评、策展、经纪人还不是年轻人的世界,基本还是孙振华这个年纪上下的一批人。这也是孙博士感到大为不满的主要缘故,时刻面临“围城”危机。直截了当地说,孙振华感到美术生态到了“鼠满为患”状况,那跟前不久《美术焦点》“鲁虹事件”相关,他本人无形地陷入其中,成为间接人物之一。除此之外,近年扩招的美术史论还不成气候,根本谈不上“鼠满为患”程度,相反,批评界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孙振华无视这一事实,竟把哪几个出来写点批评文章的年轻人,比作是“一个大老鼠笼子”释放出来的饥不择食、撕咬吞噬的耗子。他还以生动的语言,惟妙惟肖地写道:在“美术史论”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在繁荣的背后,往往掩盖着美术劳动力过剩的窘迫;在看起来热闹的美术争鸣背后,是闲置的“力比多”在满天飞舞;青春的洪流找不到倾泻的出口,成就的欲望找不到满足的方式……。”



看来孙博士还不适应网络时代的美术批评,习惯80年代的一个店铺、一言堂的“和谐统一”局面,可惜美景不再。正如这篇《人鼠之见》的博文,它不仅会遭到我的批评,可能会遭到更多“老鼠”们的袭击。孙振华深感不安的说:“我们(他自己)怎么总觉得所谓美术争鸣的学术价值不高呢?其实大多数争鸣并不是为学术而战,而是在为生存而战,横七竖八的文字,唾沫横飞的话语,在很多时候,就是冲着那个有限的生存空间去的。”说来也是,象孙博士这种“堂堂正正”的批评家、理论家,那就怪不得从笼子释放出来的饿鼠们的残酷无情了,淘汰不作为的“美术史论”人口是每只老鼠的天职。美术史论毕业的青年们:你们不论毕业于那所高校,请你们展开你们锋利的爪牙,把孙博士给活吞了吧!不然,休怪他说你们是过“过剩人口”和“人鼠之间”了;何况孙博士是位人鼠不分的“森林法则”奉行者,你们就尽情地展现了你们鼠性吧!疯狂地释放你们的力比多吧!你们不仅要夺取孙博士的饭碗,如果你们彻底失业了,可以到他家去进行打砸抢,因为你们是动物,无须遵守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文明法律;假使你们性饥渴了,满天飞舞的力比多和青春的洪流找不到倾泻的出口,那不妨逮着孙振华,干他的上口下口,反正他把你们当作了老鼠耗子,你们应该行使老鼠的动物本能和天然特权。



孙振华在文章最后表现出一个学者的忧患意识,一改他向来的闲话调门,说“学术生态的失衡,学术质量的不高,背后是生存空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被我们忽略了,就是被我们有意回避了。”对!中国不光“美术史论”人口过剩,总人口似乎“不成少可”,生存问题的确不能回避了。那么,按照孙振华博士的科学社会观,那得推行“物竞天择”的森林法则,让大家一道疯狂地彼此撕咬吧!反正不是你死便是我死。来,过剩美术史论人口以及年轻的批评家,干掉你们同类同行的孙振华博士吧!否则就休怪他冷酷无情地践踏你们、欺辱你们、消灭你们!



注:孙振华《人鼠之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