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家在澳门举行的当代与现代艺术拍卖会上竞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中国现代艺术家宋冬躺在自己的作品中冥想
【共同社1月4日电】2008年11月28日,亚洲现代美术交易会“亚洲拍卖周·2008澳门当代与现代艺术拍卖会”在赌城霓虹闪烁的澳门举办。主办方为日本、韩国和台湾的拍卖行。竞价开始后,会场萤幕上的金额迅速变动,成交价格陆续敲定。
近年来,中国现代艺术作品成为市场的热点,售价超过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1万元)的作品接连涌现,07年秋季在香港的拍卖会上甚至还出现了超10亿日元的作品。
一名48岁的韩国实业家坦言“购买中国作品是为了投资”。该人在约两年内收集了450件左右的日中韩艺术品。日本亲和艺术拍卖公司(Shinwa Art Auction)社长仓田阳一郎表示,“19世纪的巴黎、维也纳,20世纪的纽约。艺术之都往往伴随着强势文化”,艺术品市场也反映出“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观点。
▽独特的创造性
不过此次澳门拍卖会遭受了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打击,并不十分热闹。中国日益增多的富裕阶层、欧美收藏家、华侨投资家们曾纷至沓来的艺术品市场中,“中国泡沫”正在走向破灭。
中国现代美术中以政治动向为题材的很多。美术界人士透露称,曾有反体制色彩强烈的作品展被迫取消的情况。纽约的艺术顾问贝弗利·雅格布分析认为“政治压抑是产生独特讽刺性和高度创造性的要素之一”。
日本著名化妆品公司资生堂作为援助艺术活动的一环,从约14年前就一直在资助用火药在纸上作画的中国现代艺术代表性人物蔡国强(51岁)。该公司企业文化部负责人樋口昌树表示,之所以选择蔡国强是因为“用火药绘画,这种前所未有的创造存在无限可能”。
▽兜售作品的艺术家
作品畅销的中国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拥有多辆高级汽车,也有人同时经营餐馆。在北京投资的日资画廊里经常有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前来咨询“画什么样的画能卖得好”。也有人前来兜售和日本人气画家非常相似的绘画。
日本综合美术研究所所长濑木慎一严厉地批评称:“中国拍卖行非常混乱。近期的热潮只是海市蜃楼。”在上海和新潟县柏崎市等地进行创作活动的日本画家水野龙生也认为:“(中国现代艺术)崇尚拜金主义,正在忘记更重要的东西。”
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宋冬(42岁)从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得到启示,他的空间艺术作品赢得了众多爱好者,还将于09年6月在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举办个人展览。宋冬对中国艺术的将来并不十分担心,他表示“过度关注产生了泡沫。经济危机之后,真正的好作品才能留下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