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失败的“软现实主义”
文/王洁
批评家们也许会说,“别再搞另一种现实主义了”。但当下一些艺术反叛者却提出,现在是重新发现中国艺术之根的时候了。他们在推动一股新的潮流,这一潮流恰恰是以“软现实主义”来命名的。
随着2007年11月“软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出,广州美院的两位年轻画家赵峥嵘和罗奇的“不是写实的,不是抽象的,又不是表现的”作品有了更模糊但也许更准确,更破碎但也许更有效的分析阐述可能。软现实主义如实地反映了艺术在当前生活中的一种无助。承认软弱、承认失败,恰好是艺术一个很好的重新开始。软现实主义的现实是艺术中的现实,不是生活中的现实。软现实主义试图探索艺术的本体语言,尤其是执着地展现架上绘画新的可能性。
现实主义普遍存在于中国的艺术当中 ——— 诸如政治现实主义、空想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玩世现实主义等。因此,当广州两位风格迥异的画家最近打出“软现实主义”的旗号时,一些批评者们颇感平淡索然,以为这只是“另一种现实主义”。
“软现实主义”的一位倡导者,现年33岁的罗奇对此作出回应:“男性都不愿意被别人称作是‘软’的,但我们并不介意。尽管‘软’这个词常常与软弱和女人气联系在一起,但对我们而言,它代表的是一种态度。”
这一态度是画家拒绝向业界权威妥协的体现。为了推动这一新风格在绘画和思想领域兴起,罗奇和37岁的同事赵峥嵘走到了一起。
目前,赵峥嵘和罗奇都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生活在校园里,而且是邻居。
罗奇说:“你可以说我们是‘另类的’。我们不希望被作为主流加以分类。我尤其不喜欢目前当代美术创作的氛围。现在的创作仅仅是不断地重复从西方学来的一套现代风格,在它们当中鲜有独到的创意。”他说:“艺术家们常常被迫黯然退位,将其作品交予策展人来评判。”罗奇和赵峥嵘所指出的正是当代美术界中热烈争论的一幕 ——— 艺术品已经被艺术家、策展商、批评家和收藏家们炒作成一种商品了。
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们坚信他们的作品受到东方文化的激发更甚于对现代西方艺术的崇拜。他们认为在中国有太多的政治波普和卡通艺术,并且它们对待艺术的态度也都过于偏激。中国传统文化讲“虚-实”关系,不是二十世纪受到西方话语影响的现实和浪漫的对立,也不是现实和古典主义的对立,更多的是一种“实”和“虚”的关系,罗奇和赵峥嵘的作品向着“虚”走,即展现出一种“虚像”,不是意象、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更多的是一种虚像。软现实主义把“虚”提出来,把“软”和“硬”相对立,回到了中国艺术家对生命本体和艺术本体的感觉上。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评论家谭天说:“看到他们在自己的画中所努力‘捍卫’的东西,我感到十分兴奋。他们是严肃而真诚的思想者。虽然他们的力量在美术界显得有点单薄,然而却提醒了我们,反思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向前发展的时机到了。”
赵峥嵘说他们将不妥协也不批判,他们的态度是独立于主流艺术圈子之外的。
罗奇说他们的工作在开始的时候尤为艰难,因为很少人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是,我们相信软现实主义有将来,这就是我们坚持不懈倡导它的原因。也许,要充分发展和完全达到我们的理论目标需要再过5年甚至10年,但是我们对此有信心和耐心。”
文/王洁
批评家们也许会说,“别再搞另一种现实主义了”。但当下一些艺术反叛者却提出,现在是重新发现中国艺术之根的时候了。他们在推动一股新的潮流,这一潮流恰恰是以“软现实主义”来命名的。
随着2007年11月“软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出,广州美院的两位年轻画家赵峥嵘和罗奇的“不是写实的,不是抽象的,又不是表现的”作品有了更模糊但也许更准确,更破碎但也许更有效的分析阐述可能。软现实主义如实地反映了艺术在当前生活中的一种无助。承认软弱、承认失败,恰好是艺术一个很好的重新开始。软现实主义的现实是艺术中的现实,不是生活中的现实。软现实主义试图探索艺术的本体语言,尤其是执着地展现架上绘画新的可能性。
现实主义普遍存在于中国的艺术当中 ——— 诸如政治现实主义、空想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玩世现实主义等。因此,当广州两位风格迥异的画家最近打出“软现实主义”的旗号时,一些批评者们颇感平淡索然,以为这只是“另一种现实主义”。
“软现实主义”的一位倡导者,现年33岁的罗奇对此作出回应:“男性都不愿意被别人称作是‘软’的,但我们并不介意。尽管‘软’这个词常常与软弱和女人气联系在一起,但对我们而言,它代表的是一种态度。”
这一态度是画家拒绝向业界权威妥协的体现。为了推动这一新风格在绘画和思想领域兴起,罗奇和37岁的同事赵峥嵘走到了一起。
目前,赵峥嵘和罗奇都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生活在校园里,而且是邻居。
罗奇说:“你可以说我们是‘另类的’。我们不希望被作为主流加以分类。我尤其不喜欢目前当代美术创作的氛围。现在的创作仅仅是不断地重复从西方学来的一套现代风格,在它们当中鲜有独到的创意。”他说:“艺术家们常常被迫黯然退位,将其作品交予策展人来评判。”罗奇和赵峥嵘所指出的正是当代美术界中热烈争论的一幕 ——— 艺术品已经被艺术家、策展商、批评家和收藏家们炒作成一种商品了。
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们坚信他们的作品受到东方文化的激发更甚于对现代西方艺术的崇拜。他们认为在中国有太多的政治波普和卡通艺术,并且它们对待艺术的态度也都过于偏激。中国传统文化讲“虚-实”关系,不是二十世纪受到西方话语影响的现实和浪漫的对立,也不是现实和古典主义的对立,更多的是一种“实”和“虚”的关系,罗奇和赵峥嵘的作品向着“虚”走,即展现出一种“虚像”,不是意象、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更多的是一种虚像。软现实主义把“虚”提出来,把“软”和“硬”相对立,回到了中国艺术家对生命本体和艺术本体的感觉上。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评论家谭天说:“看到他们在自己的画中所努力‘捍卫’的东西,我感到十分兴奋。他们是严肃而真诚的思想者。虽然他们的力量在美术界显得有点单薄,然而却提醒了我们,反思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向前发展的时机到了。”
赵峥嵘说他们将不妥协也不批判,他们的态度是独立于主流艺术圈子之外的。
罗奇说他们的工作在开始的时候尤为艰难,因为很少人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但是,我们相信软现实主义有将来,这就是我们坚持不懈倡导它的原因。也许,要充分发展和完全达到我们的理论目标需要再过5年甚至10年,但是我们对此有信心和耐心。”
多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