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现实主义道路 赵峥嵘/文
发起人:修理匠  回复数:2   浏览数:2229   最后更新:2008/12/06 11:54:54 by 修理匠
[楼主] 修理匠 2008-12-03 00:00:00
软现实主义道路
赵峥嵘/文
(一)
???真正的现实是什么?当我们幻想着美好的未来,幻想着真正的情感。问题是我们还能拥有曾经拥有的过去吗?现在我们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我想这是很难回答的。割裂了过去和未来,我们还是自己吗?每个人总在用不同的方式逃避现实。用幻想编织美丽的梦,用回忆咀嚼痛苦的过去……
我们已不再那么的年轻,我们对于无奈的现实都感到莫名的忧伤。可以说青春是忧伤的,更是残酷的,自身是渺小而脆弱的。在无穷大的自然面前我们是失败者。长期的不得志使我们只能逃避和软弱。但我们还是在抗争,抗争着残酷的现实。我们也曾拥有最美丽的梦,恰恰是这些让我们感到深彻的寒冷。令人心醉的美丽过后是几倍的心碎。一个人对美无动于衷是我们此刻最想要的,在整日的忙碌中无知无觉的裹着每一天才会让自己入睡,真正懂得了“拒绝幸福才会真正的拒绝痛苦”。对美丽的恐惧是我们这些不再年轻的心的最深切的体会和感悟。
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回避现实、软化现实。也是虚伪的逃避现在。有时我们都忘了我们是虚伪的,歌颂这美好的生活。现实真正是怎样的?我们都过得怎样?有本书叫《无边的现实主义》。一个人有一个现实,就是现实的生活,被现实所束缚,自由的人是没有的,所以自由是可耻的。
对于心灵深处最痛的地方,每个人都是不愿提及的,也就不会把它表达表现出来。也就是表达出来的东西并不是每个人最痛彻心扉的地方。赤裸裸的说自己最痛苦的人往往是最虚伪的人。我们强颜欢笑,轻松地说着不痛不痒的过去,冷冻着最不想涉及的区域,看似难看平静的表象后面是无边的激昂和对极致美丽的恐惧。
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说着这样的一些故事。
?
(二)
道路是人走出来的。首先是一个人,后面越来越多的人走就出现了路。现实本来就很现实,是非常明确的、硬性的。软是一种对现实的反叛,他们是矛盾的,表现了一种反现实的态度。带有理想主义的绚丽色彩。在当下的这个大染缸中,有谁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呢?谁不是为了钱为了名。为钱为名大家都在走真正的现实主义道路。
我们提出“软现实主义”是对现实的反叛,明明是走不通的,非要走走看。我们都有自己的艺术理想,想走一条别的路。看看别人看不到的或不愿看到的风景,这种明显的理想主义在当代是一种另类。它不是全国美展的道路,更不是当代艺术的道路。我们的画不当代也不传统。在一般人眼中画得也不好,但我们是有自己的面貌的,有自己艺术上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我们和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化传统也保持着距离,走的是第三种道路。
人们都愿意在大路上坐着车舒服的从某地到某地,有着明确的目标。而我们孤独的寻找没有目标,我们只欣赏路边的风景。
???
(三)
我的作品《简单生活》系列,看似生活上的简单,却有着晦涩的内容。人们无法从中看到直白的东西,一会儿看到有不同的人物出场,一会儿又看到中国画、书法的笔法,西方的明暗造型等等。生活本来就不简单却非要安上一个简单的解释。我只想说明我们的生活要变得简单些,实际上也是我所追求的东西。、这样的一个世界:没有阳光,空气。是模糊的,不明朗的。如果什么都是好与坏,不就简单了吗?生活中没有了不安和躁动。但我认知的世界恰恰是躁动的、不安的、莫名、模糊的。我们浑然不知却身处其中。
过去有一个展览叫《青春残酷》把他们认为的最痛苦的事直白的给你看,我有多痛。但实际上真正的痛苦是无法言说的,我们不愿意将自己内心最深的痛拿出来呈现世人,我们努力的控制,不愿意让自身的苦楚去伤害他人。
罗奇的作品虽没有把形象软化,它软化的是对痛苦的慢慢的回忆。他的失落、他的痛苦是从英雄主义的高台上慢慢走下。对现实的激烈的反抗变得漠视和低沉。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毁灭。但他没有去向无穷大的生活献媚。宁愿自我毁灭、自我逃避。把自己压缩在小之又小的狭窄空间里也不愿意迎合一下别人。罗奇的作品是用一种平庸的方式去对抗当下。我的作品是用一种难看的、深奥的、不确定的方式去对抗。
“软”这个词,人们听了都是不舒服的,硬骨头和软骨头,大家都喜欢硬。男人更不能软。可我们偏偏喜欢,对现实如果是硬碰硬是不行的。我们只能坚持不断地努力,长期保持一种态度去实现艺术理想。我们选择这样的表现方式,实际上是已和主流绝缘,长期被边缘化。不合观众的口味,得不到世俗的认可。软现实主义道路也指我们行动态度不激进、不妥协、要在艺术的纯粹性上下功夫,抵制诱惑,保持艺术思考上的独立性。
(四)
现实被软化,把现实打上“马赛克”,才能让人看,其中的章节,也是被删减的,是支离破碎的、无逻辑性的、最后人们是看不懂的。我们要的就是这样。人们无从获得美感和一目了然的安心。这是一种反时尚、反当代的先锋的态度。是对时尚文化的反思,对直白的图式的鄙视。这会让人们感到我们是在布下一个温柔陷阱,弱化了批判性。
但我们是在对当代艺术进行批判,是对艳俗文化的批判。我们希望我们的作品表面上没有激昂的表露。但不经意间的流露的却是无边的苦难和对现实深深地不安
[沙发:1楼] zhanghonghai 2008-12-06 11:10:33

[板凳:2楼] 修理匠 2008-12-06 11:54:54
谢谢支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