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窺軟現實主義
发起人:修理匠  回复数:1   浏览数:1876   最后更新:2008/12/08 21:48:00 by guest
[楼主] 修理匠 2008-12-07 00:00:00
3月19日
初窺軟現實主義
文/孔莉姮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我的導師伍方斐先生那兒得到兩本小冊子,名為《軟現實主義》。“軟現實主義”,這是一個很新鮮、很有吸引力、頗具創造性的提法,而且給人的感覺是這種提法很具有時尚的意味,當然,這不是一種先鋒,作者的本意也并不是想以時尚取勝,或者以時尚來嘩衆取寵。
 從目前我讀完的兩冊《軟現實主義》來看,譚天教授對“軟現實主義”的基本界定是:我們麵對生活和創作的時候要採取一種“不批判、不妥協、不逃避、不代表、不傷害、不爭論”的態度。說到底,“軟現實主義”就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的核心是不批判。就這個“不批判”譚教授在第二輯的卷首語《軟現實主義之不批判》里也作了專門的闡釋,重點討論了藝術的批判力問題。在此,本人也對這個“不批判”給出自己閱后的一得之感。
 第一,“不批判”就是一種不与其它主張同流閤汚的態度,並且与主流意識形態刻意保持一段距離,盡量做一個“事不關己”的徬觀者。不同流閤汚的態度就是要保持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思想的自由:任凴你說什么,我都不給予理會,我隻管做我自己的事情,說得極端一點就是一種“我是痞子我怕誰”的態度。說實話,要做到“不批判”比做到“批判”更需要勇氣,因為在如今充滿誘惑的社會要保持自己所堅持的道路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第二,這裏的“不批判”是指一種寬容的氣度,這種氣度使得持“軟現實主義”觀點的人能包容其它異于己的觀點和主張,有時甚至能吸納与自己相左的意見為己所用。這与“中國人用外國的文化解釋中國的事物是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這個觀點是相一致的,持這種“不批判”態度,我們也可以把別人的意見接過來去建設自己的理論主張。并不是立馬反駁別人的批評才能表明自己做事的決心和勇氣,有時候腳踏實地地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就足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并不需要進行我們今天常見的“口水戰”,麵紅耳赤地与他人戰鬥。
 第三,“不批判”這種態度不閤適但是閤理。不閤適指的是在當下社會這種環境下,持“不批判”的態度是不閤時宜的,然而這種不閤時宜卻是一種建搆的過程:在不進行大規糢的破壞的前提下,在包容他人的氣度下進行自己的事業。黑格爾說過“凡是閤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閤乎理性的”(《法哲學原理》),“不批判”的態度正在被不斷地實現,因而這種態度也正在逐漸地表現出其閤乎理性的一麵。
 真的很高興看到“軟現實主義”這種富于新意的提法,雖然它的理論體繫尚未健全,但是卻有其獨特的建設性意義,它給予了我們評論界一種新的批評態度:不從反麵尖銳的介入,而是採取一種海納百川的態度,包容百態,記錄社會最常態的一麵。也許“順其自然”最能說明“軟現實主義”的實質。另外,本人也很喜歡這種對話体的探討,暢所慾言,毫無拘束,這樣就成就了一種比較開放的體繫,雖然有邏輯不嚴密之嫌,但是能給人啓髮,能將話題繼續下去,能將討論深化下去。
[沙发:1楼] guest 2008-12-08 21:47:59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