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23:Dior与中国艺术家的交欢
转自wawa的博客“越描越蓝”
一
11月16日晚,“Dior与中国艺术家”展览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第二次开幕。前一天是时尚圈和娱乐圈的热闹,名流云集。朱门酒肉臭之后,今天才轮到艺术圈。15日除了参展艺术家,和他们限量的亲友(据说是两名),就没听说什么别的艺术家获邀。张曼玉、约翰.加里亚诺、查利兹.塞隆、张震、林志玲等,均出席了名流晚宴,保安戒备森严。
今夜红毯、粉丝、奥迪A6车队、救护车、路障不再,场面恢复平静,不过美女指数还是比开幕式的平均值高。
本文后附的15日晚宴的图片均来自他人博客或网站。一则我没有接到邀请,二则万一不巧接到的话,我也没有晚礼服可穿,搞不好还要像莫泊桑的女主角借钻石项链来撑场面,人生从此毁。
二
这可能是今年最后最“事儿”的一个事儿了。从巴黎运来的真正古董衫,彰显高级定制的高贵/昂贵血统。虽然Dior这牌子也不过六十一岁,还谈不上成妖成精。展览的豪华艺术家阵容里,三个人来自设计界。建筑设计师马岩松设计的“模型”用做Dior包包的展示台恰如其分。时晓凡的摄影《玻璃箱里的陌生人》则非常贴近时装大片。
奥斯卡金像奖获奖艺术指导叶锦添掌管整个展场设计,等于其他艺术家都是在他设定的语境之内说话。故而,他的名字再出现在艺术家名单上就有点奇怪。否则,保罗.安德鲁的名字岂不可以印上中国国家大剧院每个演出的节目单?
叶师傅运用的主要元素again是竹子,还有。竹林与草皮是活的,要每日淋水。手工制做的竹地板通道逶迤连接各个空间,观众仿佛置身电影《夜宴》开场的王子的隐居院落,吴彦祖随时可能身着白袍现身。
原本Dior想要“带有中国味的法式庭院”,叶锦添硬是说服Dior高层,塞给他们一个“带有法国味的中式庭院”。在模仿中国园林上,如果没有那么大量煞风景的镜子和玻璃,他差一点就成功了。
作为秀场说得过去,作为艺术品展厅,这是一个凶险、不伦不类的所在。艺术家太多(22位),主办方又要突出Dior的产品,艺术家个人空间被局限得过小。泛滥的镜面反光和倒影,干扰了几件作品的效果,亦使场地显得cheap,跟夜总会似的。竹通道虽然制造出某种高低错落,但限制了观众观看作品的位置和角度。窄滑的地板表面,再加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镜子,是意外的温床。一位老先生在转弯处打了一个踉跄。若不是工作人员从旁提醒,只顾取景的我至少摔了两跤有余。
三
“装置艺术家徐仲敏以中国传统的‘轮回’概念,制作数十个动态金属小人,挑选两套最经典的Dior衣服,让这些小人从裸体女人,一件件穿上衣服,然后变成裸体男人,再变成骷髅,再变回裸女,不断循环,他表示:‘男女都是生命体,相互循环,衣服则像现代人的皮肤一样,从身上长出来又消失。’
李松松设计超大灯管Lady Dior包,他表示:‘虚荣的纪念碑,那么显眼又浪费电。以前我不知道有黛妃包,以后在街上看到有人拿这包就认识了,不便宜!’
王庆松则将名画《最后的晚餐》改成Dior版,他坦言:“原本完全不知道Dior,以为只是卖化妆品的,看了品牌60周年的纪念书受到感动。」他笑说:‘名牌带有欺骗性,把好的东西放大化,我以农民的角度看这些东西跟我的关系。”(该段来自《苹果日报》)
四
Dior的人去邱志杰工作室时,相中了雕塑“三潭印月”,它以不锈钢塑造出西湖那三座湖心塔在水中的倒影,在2004年上海双年展上展出过。他们问:“我们要找一件和Dior珠宝有关系的艺术品。这件作品有吗?”
邱志杰回答:“这件作品不是关于西湖的吗?根据民间传说,西湖是一只凤凰口衔宝石,飞到杭州的这个地方,宝石跌落而成的。西湖,不就是镶在地球表面的一块宝石吗?”
于是,他们就信了。
五
“不便宜”的Lady Dior包,因黛安娜生前喜欢,人称“黛妃包”。一个品牌包包,傍一个王妃,时尚界是这么操作的。据11月7日的《苹果日报》,黛妃包普通款售价66,800港币,灰粉红色的鳄鱼皮款则是58万港币。
张洹用皮毛缝制的“三号巨人”的对面,树立着李松松的装置“光包”,以氖气灯管编织的放大尺寸Lady Dior经典包,果然一座虚荣的纪念碑。本意难以直视的刺眼灯光,被Dior方面罩上一层柔和的轻纱。
这一窜改,极好地诠释了时尚和艺术的本质区别:后者摇撼观众,试图开启心灵;前者取悦顾客,致力于开启他们的钱包。
六
酒会上,陈文波评价说:“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迪奥)这件事要从两方面看。好的方面是,给艺术家撒了一把钱,让大家再次看到钱的力量。不好的方面是,艺术变成了设计。”
寒冬下,这一场时尚与艺术的共谋,貌似一对露水鸳鸯的匆匆交欢。当时很刺激,过后,却余下说不出的空虚。
一
11月16日晚,“Dior与中国艺术家”展览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第二次开幕。前一天是时尚圈和娱乐圈的热闹,名流云集。朱门酒肉臭之后,今天才轮到艺术圈。15日除了参展艺术家,和他们限量的亲友(据说是两名),就没听说什么别的艺术家获邀。张曼玉、约翰.加里亚诺、查利兹.塞隆、张震、林志玲等,均出席了名流晚宴,保安戒备森严。
今夜红毯、粉丝、奥迪A6车队、救护车、路障不再,场面恢复平静,不过美女指数还是比开幕式的平均值高。
本文后附的15日晚宴的图片均来自他人博客或网站。一则我没有接到邀请,二则万一不巧接到的话,我也没有晚礼服可穿,搞不好还要像莫泊桑的女主角借钻石项链来撑场面,人生从此毁。
二
这可能是今年最后最“事儿”的一个事儿了。从巴黎运来的真正古董衫,彰显高级定制的高贵/昂贵血统。虽然Dior这牌子也不过六十一岁,还谈不上成妖成精。展览的豪华艺术家阵容里,三个人来自设计界。建筑设计师马岩松设计的“模型”用做Dior包包的展示台恰如其分。时晓凡的摄影《玻璃箱里的陌生人》则非常贴近时装大片。
奥斯卡金像奖获奖艺术指导叶锦添掌管整个展场设计,等于其他艺术家都是在他设定的语境之内说话。故而,他的名字再出现在艺术家名单上就有点奇怪。否则,保罗.安德鲁的名字岂不可以印上中国国家大剧院每个演出的节目单?
叶师傅运用的主要元素again是竹子,还有。竹林与草皮是活的,要每日淋水。手工制做的竹地板通道逶迤连接各个空间,观众仿佛置身电影《夜宴》开场的王子的隐居院落,吴彦祖随时可能身着白袍现身。
原本Dior想要“带有中国味的法式庭院”,叶锦添硬是说服Dior高层,塞给他们一个“带有法国味的中式庭院”。在模仿中国园林上,如果没有那么大量煞风景的镜子和玻璃,他差一点就成功了。
作为秀场说得过去,作为艺术品展厅,这是一个凶险、不伦不类的所在。艺术家太多(22位),主办方又要突出Dior的产品,艺术家个人空间被局限得过小。泛滥的镜面反光和倒影,干扰了几件作品的效果,亦使场地显得cheap,跟夜总会似的。竹通道虽然制造出某种高低错落,但限制了观众观看作品的位置和角度。窄滑的地板表面,再加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镜子,是意外的温床。一位老先生在转弯处打了一个踉跄。若不是工作人员从旁提醒,只顾取景的我至少摔了两跤有余。
三
“装置艺术家徐仲敏以中国传统的‘轮回’概念,制作数十个动态金属小人,挑选两套最经典的Dior衣服,让这些小人从裸体女人,一件件穿上衣服,然后变成裸体男人,再变成骷髅,再变回裸女,不断循环,他表示:‘男女都是生命体,相互循环,衣服则像现代人的皮肤一样,从身上长出来又消失。’
李松松设计超大灯管Lady Dior包,他表示:‘虚荣的纪念碑,那么显眼又浪费电。以前我不知道有黛妃包,以后在街上看到有人拿这包就认识了,不便宜!’
王庆松则将名画《最后的晚餐》改成Dior版,他坦言:“原本完全不知道Dior,以为只是卖化妆品的,看了品牌60周年的纪念书受到感动。」他笑说:‘名牌带有欺骗性,把好的东西放大化,我以农民的角度看这些东西跟我的关系。”(该段来自《苹果日报》)
四
Dior的人去邱志杰工作室时,相中了雕塑“三潭印月”,它以不锈钢塑造出西湖那三座湖心塔在水中的倒影,在2004年上海双年展上展出过。他们问:“我们要找一件和Dior珠宝有关系的艺术品。这件作品有吗?”
邱志杰回答:“这件作品不是关于西湖的吗?根据民间传说,西湖是一只凤凰口衔宝石,飞到杭州的这个地方,宝石跌落而成的。西湖,不就是镶在地球表面的一块宝石吗?”
于是,他们就信了。
五
“不便宜”的Lady Dior包,因黛安娜生前喜欢,人称“黛妃包”。一个品牌包包,傍一个王妃,时尚界是这么操作的。据11月7日的《苹果日报》,黛妃包普通款售价66,800港币,灰粉红色的鳄鱼皮款则是58万港币。
张洹用皮毛缝制的“三号巨人”的对面,树立着李松松的装置“光包”,以氖气灯管编织的放大尺寸Lady Dior经典包,果然一座虚荣的纪念碑。本意难以直视的刺眼灯光,被Dior方面罩上一层柔和的轻纱。
这一窜改,极好地诠释了时尚和艺术的本质区别:后者摇撼观众,试图开启心灵;前者取悦顾客,致力于开启他们的钱包。
六
酒会上,陈文波评价说:“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迪奥)这件事要从两方面看。好的方面是,给艺术家撒了一把钱,让大家再次看到钱的力量。不好的方面是,艺术变成了设计。”
寒冬下,这一场时尚与艺术的共谋,貌似一对露水鸳鸯的匆匆交欢。当时很刺激,过后,却余下说不出的空虚。
摄影: wawa

背GUCCI 的包包来参加DIOR的party,算不算冒犯?
(地毯为王度作品《形象打造》)

墙上为张洹的灰末画

展台为马岩松作品
(背景中"中国制造"红色图案为刚刚获得第二届美术批评家年会
"年度最佳艺术家"奖的隋建国老师的参展作品)

观众在隋建国作品前


陈列品皆为DIOR产品

黄锐作品《白云无尽时》

BUT这黑白两色的珠链怎么让我想到CHANEL?

黄锐作品的顶部为1947-2007的年份,迪奥六十周年

艺术家黄锐出席15日DIOR的晚宴之前,先去了一下他的据点:AT咖啡,
身后青年为刚刚与之寒喧的李松松

中间金属椅子为史金淞作品

DIOR高级定制礼服

DIOR高级定制礼服

迪奥先生设计的婚纱,很倩女幽魂

在这个空间,叶锦添的设计(灯线)是否受到伊比利亚艺术中心咖啡厅的启发呢?

伊比利亚艺术中心咖啡厅(梁井宇设计)

叶锦添的在场证明(请留意背景中的窗帘,正是上述咖啡厅,图片来自《苹果日报》)

郑国谷那个空间的入口

郑国谷作品《再锈两千年DIOR》

许仲敏作品

卢昊作品展厅

卢昊作品局部

现场一角

李松松作品《光包》

李松松在作品前


黛妃包的由来

张洹作品《三号巨人》


背GUCCI 的包包来参加DIOR的party,算不算冒犯?
(地毯为王度作品《形象打造》)

墙上为张洹的灰末画

展台为马岩松作品
(背景中"中国制造"红色图案为刚刚获得第二届美术批评家年会
"年度最佳艺术家"奖的隋建国老师的参展作品)

观众在隋建国作品前


陈列品皆为DIOR产品

黄锐作品《白云无尽时》

BUT这黑白两色的珠链怎么让我想到CHANEL?

黄锐作品的顶部为1947-2007的年份,迪奥六十周年

艺术家黄锐出席15日DIOR的晚宴之前,先去了一下他的据点:AT咖啡,
身后青年为刚刚与之寒喧的李松松

中间金属椅子为史金淞作品

DIOR高级定制礼服

DIOR高级定制礼服

迪奥先生设计的婚纱,很倩女幽魂

在这个空间,叶锦添的设计(灯线)是否受到伊比利亚艺术中心咖啡厅的启发呢?

伊比利亚艺术中心咖啡厅(梁井宇设计)

叶锦添的在场证明(请留意背景中的窗帘,正是上述咖啡厅,图片来自《苹果日报》)

郑国谷那个空间的入口

郑国谷作品《再锈两千年DIOR》

许仲敏作品

卢昊作品展厅

卢昊作品局部

现场一角

李松松作品《光包》

李松松在作品前


黛妃包的由来

张洹作品《三号巨人》


刘韡作品《碎片》,以迪奥先生设计的裙装cocotte的剪裁片为灵感



现场

策展人唐欣与时装设计师韩枫

韩枫前一天出席DIOR展览的晚宴是这样穿的
(图片来自博客:透明的存在的魔秀)

现场

砖墙为文芳作品《Hole in the wall hope in the world》

文芳作品局部

文芳作品一面的局部

文芳作品另一面的局部

现场观众

邱志杰作品

现场观众

邱志杰作品旁边展示的DIOR珠宝

DIOR珠宝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讨论一下艺术与时尚吧???????????

张大力作品,以AK47字样拼出的迪奥设计师约翰.加里亚诺


王庆松作品《营养液》,有观众认为是他有史以来“最赏心悦目的作品”


荣荣+映里作品(背景中红色“中国制造”图案为隋建国作品)

作品中,艺术家穿着的就是这里陈列的DIOR服装

画左出现的部分影像为现场反射影像

荣荣+映里在UCCA

观众在荣荣+映里作品前

韩枫与映里

王功新作品,左为DIOR的走秀影像,右为仿制品影像

真的

假的

张晓刚作品《工农商学兵》

据说灵感来自DIOR男装

刘建华作品,伴随着迪奥先生在索邦大学演讲的录音

常青画廊总监Lorenzo Fiaschi和刘建华

据介绍,DIOR在法语里有“金子”和“上帝”的意思

时晓凡作品

时晓凡作品空间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DIOR产品

DIOR产品

DIOR产品

观众与反射

观众与反射

张洹作品

展场俯瞰图(来自网络)

泰国艺术家Navin Rawanchaikul和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的吴承祖

邱志杰和陈文波

(左起)前波画廊的徐宇、陈文波和投资顾问沈天舒

孙原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天气寒冷,很多人带着动物来了。。。





尤伦斯夫妇与UCCA馆长桑斯





尤伦斯夫妇与UCCA馆长桑斯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以下为11月15日“Dior与中国艺术家”展览的名流晚宴,图片均来自网络,主要转自:“透明的存在的魔秀”博客、豆瓣网(摄影者:Hakoo, Jc homme)、新浪,在此鸣谢





余男(左)、赵薇















场外的路障与救护车





余男(左)、赵薇















场外的路障与救护车
汤姐的头发。。。。
艺术家都肥了?
好,那些曾经是学术及信念为生命的人如今集体作了一回金丝雀。

艺术鸡...........
甚欢。
楼上全是失落者。
[quote]引用第13楼guest于2008-11-20 0:13:24发表的:
楼上全是失落者。...[/quote]
你是鸡,还是嫖客?
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参展的作品都是把以前作品PS一下,再拿出来展。
楼上的PS 下又怎么样了,看下就自己是“眼红”别人,自己好好回去学下怎么P吧
[quote]引用第16楼guest于2008-11-20 19:41:56发表的:
楼上的PS 下又怎么样了,看下就自己是“眼红”别人,自己好好回去学下怎么P吧...[/quote]
贴子是就作品本身来讨论的,差就是差,还去学P脑子进水了吧你!
16楼是个想被地奥日的货.
怎么没上海艺术家
到底是谁强奸了谁?
只能说这是一场商业作秀!
不要把它看得那么重,其实就是商业策划使用一点小小伎俩,把艺术家拉进去了,有艺术家参与并不代表就艺术了!哈哈
照我看,品牌和艺术家合作就是一件相互沾光,相互搭顺风车的事儿。DIOR通过这件事,试图说服大家,它们也是艺术,值得花几万,十几万去买;艺术家通过DIOR庞大的广告费,让公众知道自己的名字,普及自己的作品。各取所需,各尽所能。
更正:与陈文波和沈天舒合影的,是前波画廊的许宇先生。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好事,好事!只要大家爽不就得了~~~

终于和国际接轨啦!!!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跨界是好事,但太媚俗啦~
艺术,要看大家怎么看了,对Dior来说,就是一次市场宣传,对艺术家来说,可以赚钱,可以有知名度,权且用商业的眼光来看艺术家们这次的作品呗。
www.dslcollection.org, 这里到是完全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附文字说明和作品互动。可以看到更简单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
www.dslcollection.org, 这里到是完全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附文字说明和作品互动。可以看到更简单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
有几张是我拍的哦
楼上那位仁兄,小母牛这厢有礼啦——

吃的是艺术,挤的是口水。
是不是新品发布会啊

h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