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第一:徐震个展汇中帖
发起人:双飞飞  回复数:0   浏览数:4401   最后更新:2008/11/12 17:10:03 by 双飞飞
[楼主] 双飞飞 2008-11-12 17:10:02
可能性第一 
               ——徐震个展
 
 
  


 


   

 
长征个展现场!!!(点我)



 
 





特约报道

世说19: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徐震个展
 
 







 
网友热评: (点击进入)


ZT阿特爸爸(xuzhen)同学个展~~再八一点!!

“批评这个作品,如果把批评狭隘地理解为挑刺的话,那需要具备和阿特爸爸同学类似的创作历程,起码是互有默契,这样恰恰才能保证一种独创性,而不沦为最普遍的观点,比如对作品效果,对作品内在意义,对作品所涉及到的相关社会问题的讨论。有没有做足够地去了解艺术家的功课?过高或过低地估量阿特爸爸同学的思考和实际工作的效用?开放性的、创作性的写作属于有独立和相对完善的逻辑体系和行文体系的人,所有的问题都是在他那个体系之下,就不存在是过高还是过低估量艺术家的问题。而两者都不是的偶,就扮演只言片语的整理工作吧。归纳已有的评价大致可以整理为。。。。”
 
徐震究竟需不需要一件贴心小棉袄?

  总是自作聪明试图贴近徐老师的小心肝。多么体贴,多么温馨。高山流水般默契。总以为自己的认识就是徐震需要的那件贴心小棉袄。他真的需要这件小棉袄和别人一起共鸣?这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情吧。以为我们拥有了他的那件贴心小棉袄,于是我们也就牛逼了或者说在穿上这件小棉袄以后,我们看见他不合身的地方,于是我们就更牛逼了。我们给丫套上了一件马甲,并且很不合身的马甲。看上去很丑很次。于是我们开始批评。徐震,你丫不是想要贴心小棉袄?结果观众给你小马甲。这是你的不对,是你作品的软肋所在。
这样的逻辑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


最近798的两个好展览

在进入“可能性第一”的展厅之前,就被一种奇怪的“原生态的”温度与气味所包围,在跨进去看到非洲小孩的一霎那,我立即意识到“上当了”,想要返回已不可能——徐震的狠劲在此表露的一览无余。我,所有和我一样的观众,都已经被迫处于一种尴尬的“被展示”的位置,在这个展厅里,作品真正的意义在于我们这些旁观者而非展厅中的那对非洲母子,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所有有关文明、伦理、道德、良心等等的文化建构在瞬间轰然坍塌,我们这些内心怯懦的观众背靠着墙壁,像是在一面无所不能的大镜子前面一样,看到的是自己的猥琐、伪善与无耻——在这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个展览会让我双腿发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力量正在逐渐褪去。

我看徐震的展览

今天刚去看了徐震的展览,去看之前已经听到评语,当然自家兄弟都说好,没关系的朋友都说不好。所以一回国就去亲自鉴定一下。


 
 
徐震超级资料,点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