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三枚放射源暂时没法查找
发起人:金冈  回复数:0   浏览数:2435   最后更新:2008/05/23 12:02:46 by
[楼主] 金冈 2008-05-23 12:02:46
50枚被埋放射源未发生辐射事故 3枚暂无法收贮

国新办于2008年5月23日16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汶川地震后保障环境安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实录) 以下为答记者问片段:
  凤凰卫视记者:
  有报道称,地震中有一些放射源的物质被埋在废墟中,想问现在咱们是否已经全部找回了放射源的物质

吴晓青:
  国家对放射源实行许可证管理,建立了放射源数据库,地震发生后,我们环境保护部门核安全局迅速发出了关于房屋倒塌情况下防止发生辐射事故的指导意见,并派出专家配合四川环保局组建了八支专业小分队,对受灾严重的6个州市的放射源的安全状况进行了检查和排查。
  在19日的报道中,有32枚放射源埋在废墟里面,已经回收了30枚。截至到昨天,也就是22日中午12点,六支专业分队共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放射源50枚。对其中35枚放射源进行了收贮,另有15枚放射源已经确立了位置,尚未收贮。
    15枚中有3枚由于建筑物垮塌被埋,尚无法收贮。另有12枚处于危房中,现场人员无法进入,我们已要求当地相关部门在清理废墟时通知环保部门收贮。目前,现场的监测表明,放射源均未发生因放射失控造成辐射事故。
  目前现场的监测结果表明,放射源均未发生因放射失控造成辐射事故。
    关于这项工作,下一阶段我们将为其他的放射源用源单位继续进行详细的排查,同时,受地震影响的其他省份环保局也进行放射源安全情况排查,也未发现有放射源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环境保护部也要求地震受灾区域内的各放射源用源使用单位,对放射源失控状态及时报告当地环保部门,如有需要环境保护部,我们将立即派专家小组赶赴现场和给予技术支持。

(责任编辑:张春蕾)

------------------------------------------------------------------------------------

四川核设施均处于安全状态 空气质量未见异常

国新办于2008年5月23日16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汶川地震后保障环境安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吴晓青介绍环保部门参与抗震救灾、严防次生环境灾害所做的工作:  
吴晓青:
  13日一早,我部派出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兼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同志率领工作组一行21人赶赴地震灾区,之后又陆续派遣10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灾区会同地方Z/F开展抗震救灾工作。16日,周生贤部长亲自赶赴灾区,指导地方开展饮用水安全和核安全的保障工作。截至目前,我部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把保障饮用水安全放在首位,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我们立即派出我部西南、西北督查中心,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在现场组织了20个应急小组,排查高危企业和敏感点223个,并协调重庆市环保局派出17名环境监察人员、7辆执法车组成五个工作组,支援灾区环境隐患排查工作。四川省环保系统出动人员8000余人次,排查企业10237个,重点是石化企业、化工原料及油库、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尾矿库、饮用水源地等。排查发现,76%的企业因地震影响处于停产状态。
  
我部已要求现场工作组和地方环保部门对发现的38余处环境隐患跟踪处理,督促企业将隐患逐项整改到位。陕西、甘肃、重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也组织了11161人次,检查企业4346家,其中化工企业2410家。通过排查及经过工作努力,及时消除了环境隐患,到目前为止,灾区没有发生次生重大环境事件。
  
二、立即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万无一失。四川汶川8级强烈地震发生以后,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启动了核与辐射安全应急预案,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监督检查,开展环境监测。周生贤部长、李干杰部长率员深入灾区,传达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精神,逐一对在川核设施进行认真监测检查,未发现有放射性物质泄漏进入环境当中,所有核设施均处于安全状态。
  
三、迅速开展灾区环境应急监测,及时掌握灾区环境状况。地震发生后,我部迅速制定了“地震灾区应急监测实施方案”,抽调周边8个省、市应急监测人员和8台综合应急监测车支援灾区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城市大气和重点污染源应急监测,并从14日开始实行监测数据的日报制度。
  
截至到5月22日,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灾区及周边的48个市(县)的71个饮用水源水源地的水质,除资阳市临江寺断面的石油类超标外,其它监测点位指标均符合标准。长江干流攀枝花龙洞断面、重庆朱沱断面、三峡水库出口断面水质均为II类;岷江乐山断面、宜宾断面、沱江入长江口断面水质与地震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广元、都江堰、绵阳、什邡、绵竹、江油、德阳、安县、彭州、青川10个受灾严重地区空气质量未见异常。
 
 四、开展灾区饮用水水源评估和预测,为抗震救灾提供环保科学依据。针对可能出现的地震灾区饮用水的环境安全问题,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汶川地震对成都市饮用水源安全性评估的初步方案和政策建议》。对可能影响饮用水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源地保护与饮用水安全保障两方面的防范措施,方案已提供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参照执行。
  
根据灾区饮用水源的情况,我们印发了《地震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技术指南》、《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技术方案》、《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指南》和《地震灾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与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监测的技术指南》,编发了《地震灾区防范次生环境危害常识》小册子,为普及防范次生环境危害知识,做好公众环境安全防范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紧急提供一批资金和应急物资,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环境保护部共筹措5000万元,用于购置环境应急监测设备等进行紧急支援。同时,动员全国环保系统发扬“一分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调配了周边8个省市价值约6000万元的应急关键设备和综合应急监测车辆,以及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广东等省价值约350万元的快速监测仪器支援四川重灾区。

(责任编辑:张春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