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叛国支持zd,青岛女孩王千源在美国,各大视频网站都屏蔽了唯一能找到的
发起人:老康 回复数:18
浏览数:4085
最后更新:2008/04/14 01:33:55 by
青岛女孩王千源在美国公开叛国支持zd,各大视频网站都屏蔽了唯一找到的
是一个人的博客上。这个是网址
[url]http://blog.bandao.cn/archive/10/blogs-175552.aspx
强烈鄙视叛国贼,国家白培养了她。
是一个人的博客上。这个是网址
[url]http://blog.bandao.cn/archive/10/blogs-175552.aspx
强烈鄙视叛国贼,国家白培养了她。
从视频上看一开始她想表现的是一个理智的中间人和领导者,试图以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两方不要再吵.... 但是说的英语,我也听不太清楚。接着和几个华人留学生的对话,大意如下:
————————————————————————
留学生1:你知道西藏以前用人皮做的那个灯罩吗?你知道吗?王:我当然知道了,但是他们有权利,我们也有权利....
留学生2:你有权利?你拿出来啊,你权力在哪?留学生1:你这么年轻,你知道多少啊?王:I WISH.... 他们没有说西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啊 .. 我没有帮他们说话留学生3:你就是帮他们说话!你没看到他们的标语吗?那个牌子留学生1:你看他们打的那个西藏旗,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同时打五星红旗?留学生3:对!这是问题的关键王:你们可不可以同时打西藏旗呢?留学生1:不可以!西藏有旗吗?西藏没有旗,西藏是中国的自治区王:我想问一下,香港既然有自己的旗的话...
留学生1:这是不同的,香港是特别行政区,西藏是自治区,他打这个旗子有政治含义的...
王:我见到诸位能够跟我讲,我承认可能很多事情不清楚,但是我很感谢大家跟我讲....
留学生1:我们不感谢你..
留学生2:没用,算了,他已经被美国..行动彻底洗脑了...
留学生4:她在美国这个国家.....算了
————————————————————————
留学生1:你知道西藏以前用人皮做的那个灯罩吗?你知道吗?王:我当然知道了,但是他们有权利,我们也有权利....
留学生2:你有权利?你拿出来啊,你权力在哪?留学生1:你这么年轻,你知道多少啊?王:I WISH.... 他们没有说西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啊 .. 我没有帮他们说话留学生3:你就是帮他们说话!你没看到他们的标语吗?那个牌子留学生1:你看他们打的那个西藏旗,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同时打五星红旗?留学生3:对!这是问题的关键王:你们可不可以同时打西藏旗呢?留学生1:不可以!西藏有旗吗?西藏没有旗,西藏是中国的自治区王:我想问一下,香港既然有自己的旗的话...
留学生1:这是不同的,香港是特别行政区,西藏是自治区,他打这个旗子有政治含义的...
王:我见到诸位能够跟我讲,我承认可能很多事情不清楚,但是我很感谢大家跟我讲....
留学生1:我们不感谢你..
留学生2:没用,算了,他已经被美国..行动彻底洗脑了...
留学生4:她在美国这个国家.....算了
时间有7到8分钟,在最后的一段她出来的

王千源档案
曾用名:王佳妮
性别:女
籍贯:山东青岛人
小学: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后转至陵县路小学
初中:青岛五十三中
高中:2007年毕业于青岛市第二中学
美国杜克大学一年级新生
王千源事件
在旧金山的奥运火炬接力顺利完成的同时,全美各地华人华侨留学生也都给予了北京奥运最热烈的支持,然而在今天的DUKE(杜克)大学留学生的支持奥运反对藏独的集会游行中,青岛2中毕业的王千源竟然与藏独支持分子同流合污,毅然抛弃事实,站在藏独分子的一边,宣扬西藏人权问题,赤裸裸打着free tibet的旗号,实在给中国人民丢脸,在场的几百留学生都目睹了其罪恶行径。
曾用名:王佳妮
性别:女
籍贯:山东青岛人
小学: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后转至陵县路小学
初中:青岛五十三中
高中:2007年毕业于青岛市第二中学
美国杜克大学一年级新生
王千源事件
在旧金山的奥运火炬接力顺利完成的同时,全美各地华人华侨留学生也都给予了北京奥运最热烈的支持,然而在今天的DUKE(杜克)大学留学生的支持奥运反对藏独的集会游行中,青岛2中毕业的王千源竟然与藏独支持分子同流合污,毅然抛弃事实,站在藏独分子的一边,宣扬西藏人权问题,赤裸裸打着free tibet的旗号,实在给中国人民丢脸,在场的几百留学生都目睹了其罪恶行径。

我尊重人权,尊重有不同意见的人有不同的声音,但是做分裂自己祖国的事情是每一个国家
的公民都不允许自己的国人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的公民都不允许自己的国人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quote]引用第12楼guest于2008-04-13 17:39发表的 :
支持西藏是她自己的事,没有体现叛国啊,乱扣帽子!![/quote]
你有没有脑子呀,会不会分析呀,支持西藏独立就是分裂祖国。
支持西藏是她自己的事,没有体现叛国啊,乱扣帽子!![/quote]
你有没有脑子呀,会不会分析呀,支持西藏独立就是分裂祖国。
这个贱人和大家辩论的时侯, 旁边一直站着一个穿西服的白人, 没打领带,这个男的双手交叉在腹部, 非常冷静。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站着。 是职业保镖的专业动作。 贱人和人辩论的时侯一直是说中文的,那个白人一直站在旁边, 作用就是一旦出现情况可以及时保护。 当贱人准备走的时侯, 那个白人很专业的先让路, 然后视察周围的情况跟在她后面走了。
有个男生问她 Are you Chinese? (你是不是中国人),那女的说I am Chinese (我是中国人),那个男生下一句问的是那你为什么支持藏独。 然后那个女的就说虽然我是中国人但是我有自己的思想,我可以自己做判断
另外在那之前几个女生对她喊这边是中国人的地方你不要站这边了~!
大致翻译一下此女在5;22~6:00的一段英文:
1)
to all the chinese " what is knowledge, ,Knowledge is about wise. You have to really understand where you are from and where you are going"
面对中国人一方,她说:” 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有关智慧。你必需真正的清楚你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
?? 昏倒!她是在居高临下的教育周围的中国人没有知识,没有智慧,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向来哪里去!天啊,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在向全场的博士,硕士,博士后们说这样的话,如果不是智力问题,一定是立场问题。她一定是在向旁边监视的CIA在递投名状吧!
2)
“I am a chinese, , Being a chinese doesn't mean I can't think for myself. I have my own judgement!"
“我是一个中国人,可身为中国人不表明我不能为自己思考。 我有我的判断力”
??确定不是脑残,而是被西方(或父母)完全洗脑了。已经开始认为中国人都是不能为自己思考,没有判断力。
诊断结论:
百分之一百的汉 奸言论,以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为耻,不惜一切机会诋毁中国人,和国人划清界限。多半父母对她从小就是这样教育的。
也引用一句古语, 《三字经》 “子不教,父之过!”
这个王千元是不是这个照片上的女孩!感觉那张新闻图片上的和视频上的有点像,据说是青岛二中的有没有人到青岛二中的网站上求证,照理说出了个拿全奖(据说)留学的孩子学校应该大书特书的
有个男生问她 Are you Chinese? (你是不是中国人),那女的说I am Chinese (我是中国人),那个男生下一句问的是那你为什么支持藏独。 然后那个女的就说虽然我是中国人但是我有自己的思想,我可以自己做判断
另外在那之前几个女生对她喊这边是中国人的地方你不要站这边了~!
大致翻译一下此女在5;22~6:00的一段英文:
1)
to all the chinese " what is knowledge, ,Knowledge is about wise. You have to really understand where you are from and where you are going"
面对中国人一方,她说:” 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有关智慧。你必需真正的清楚你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
?? 昏倒!她是在居高临下的教育周围的中国人没有知识,没有智慧,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向来哪里去!天啊,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在向全场的博士,硕士,博士后们说这样的话,如果不是智力问题,一定是立场问题。她一定是在向旁边监视的CIA在递投名状吧!
2)
“I am a chinese, , Being a chinese doesn't mean I can't think for myself. I have my own judgement!"
“我是一个中国人,可身为中国人不表明我不能为自己思考。 我有我的判断力”
??确定不是脑残,而是被西方(或父母)完全洗脑了。已经开始认为中国人都是不能为自己思考,没有判断力。
诊断结论:
百分之一百的汉 奸言论,以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为耻,不惜一切机会诋毁中国人,和国人划清界限。多半父母对她从小就是这样教育的。
也引用一句古语, 《三字经》 “子不教,父之过!”
这个王千元是不是这个照片上的女孩!感觉那张新闻图片上的和视频上的有点像,据说是青岛二中的有没有人到青岛二中的网站上求证,照理说出了个拿全奖(据说)留学的孩子学校应该大书特书的




SB!每个人都可以代表自己的立场说话,都有言论自由,把别人的信息这样放在网上你不觉得也是作为中国人没有人权意识的耻辱吗?
勇敢的放弃
———访拒绝5所美国大学全奖的青岛学生王千源
新闻索引:有拒绝清华大学选择香港大学的学生,也有拒绝北京大学选择清华大学的,但是,这些拒绝的本质其实是选择。人世间,还有一种更根本的拒绝是放弃,没有预留选择的空间,那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在她的有些同学拿着美国大学的全奖和半奖乐滋滋地准备负笈西渡时,在她的有些同学拿着国内大学录取通知书准备就读时,王千源,这名青岛二中的应届毕业生,这名不足45公斤的小姑娘,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波士顿大学等5所美国高等学府的全奖,蓄势准备再次冲刺美国顶尖学府。
从常理来看,目前的王千源不能算是成功者,那些哈佛女孩、耶鲁男孩才是人们热捧的对象。然而不论结局如何,王千源在执著和勇气方面是真正的胜出者,一如她所言“目标是100分,99分也是失败”,她属于特立独行的一类。
初识王千源,不由地怔了一下。
一身雪白的西服,内衬一件湖蓝色的缎面衬衣。这身妆扮走在夏季岛城的街道上,回头率可想而知。这与习惯思维中T恤、仔裤的青春装备相去太远。
待到长聊后,方才领教王千源的与众不同。一个同时喜爱拿破仑和林黛玉的女孩;一个自言为政治而生的花季少女;一个17天狂背1.8万个英文单词,又酷爱古诗词的女生;一个喜爱赛程和足球的黄毛丫头,这是怎样的一个矛盾共同体?
志向———为政治而生
教师、医生、科学家……在林林总总的青春理想中,政治家的抱负不是所有国人都可以接纳的,尤其是此类理想出自一名十几岁的女孩之口。
王千源语出惊人。她说,政治给她一种快感,政治决策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她“是那么自然地选择了它,并且相信自己已同它紧紧地绑在一起,不可分离”。她的理由是国家间关系的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进展,这些事牵动着她的神经。她说自己不会轻易改变她的理想,因为她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她认为自己是为政治而生,人生百年,既然存在过,就理应轰轰烈烈,成为有益社会的一代俊杰。
于是,王千源有了现在的名字,一个更像政治家的名字,是她自己起的。左右逢源常被形容政治家的玲珑,而她却要千处逢源,于是起了这个“千源”的名字。王千源原先的名字叫王佳妮,那是她农村的爷爷起的,朴实地蕴意着两个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好女孩,第二层意思是更为朴实,王家的妮子。
王千源的成长远远超出了爷爷的预期,她想成为一名铁腕级政治家。并且,王千源已经尽量将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她心目中的政治家靠拢。于是她开始在某些场合正装上阵,就像她接受采访,因为她认为衣着是非常重要的服饰语言,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她在某些场合尽量不苟言笑,因为她认为政治家的表情是政治的晴雨表,不能轻易表达爱憎,于是……
对于一个小姑娘,这是不是有些残忍?王千源给了一个坚定的答案,她因此而快乐。
执著———宁缺毋滥
与大多从美国开始大学生活的中国孩子不同,王千源来自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她本人的教育经历也极其普通,小学在人民路第二小学、陵县路小学,初中在青岛五十三中,高中考入青岛二中。
王千源能够走到今天,更多的是得益于她的执著。她的英语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的,当时参加了一所小学的兴趣班,学着学着班里的同学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越来越少,最后同龄的学生只剩下王千源一个。从小到大,王千源的学习几乎没让父母操心过,只是在初中学习数学时遇到一些小波折。由于与老师的一点小摩擦,王千源的初中数学曾经滑落至与自己学习实力很不相称的位置。终有一天,王千源觉悟自己不能这样。于是她开始恶补数学,从全班第一开始做起,一直进步到级部第一。
最令人惊诧的是,眼前瘦瘦小小的王千源竟然爆料说自己是体育全能,长跑和铅球表现尤为突出,甚至还担任过班级体育委员。这是天赋吗?答案是否定的。初中以前,体育可是王千源的弱项。及至上初中后,获悉中考体育成绩要占到不少比重,于是王千源痛下决心,决意通过锻炼一定把体育成绩拼上去。随后的日子里,每天放学以后,学校操场上都会有王千源奔跑的身影,10圈,20圈,一跑就是两个多小时,直至老师来提醒她学校要关门了方才罢休。就这样,王千源靠自己的拼劲得了中考体育的满分,并且由此挖掘出自己体育方面的潜能,在以后的体育考试中所向披靡。
有了这些铺垫,就不难理解王千源此次对5所美国大学全奖的放弃。上初一时读了那本火爆一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后,王千源就开始了对这座美国顶级学府的向往,并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她在高二暑假来临前,就基本放弃了在国内上大学的努力。其实,依据她当时在青岛二中名列级部前茅的学习成绩而言,考取一个国内名牌大学是没有悬念的。与她的大多同学考个国内大学保底,再申请美国大学,王千源自断后路,选择只申请美国大学。及至录取结果公布时,她再一次自断后路,放弃5所美国大学的全奖,留在家中继续申请她心仪的学府。
王千源对这种放弃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即使天天面对邻居不解的问询,她都会泰然处之,反问其什么是成功,王千源甚至会将这种讥讽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她说,自己不觉得这样选择有危险,有时也会感觉迷惘,没有留下思前想后的空间,但是人生是一场博弈,如果把所有的钱放在一起,成功了,就会赢得大奖,如果把钱分开,可能只会赢个尾奖,追求成功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在王千源家里,父母因她的这种选择发生过激烈的争执。父亲坚决不同意女儿放弃唾手可得的高考成功,母亲也是将信将疑。在这个寻常之家中,王千源是个说了算的女儿,父母与她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最终拗不过她,同意了她的选择。当看到王千源妈妈与女儿相处得像姐妹俩,遇事商量,或许隐约悟出这就是成就王千源今天的根本原因。
能力———一切可以重来
由于改了名字,王千源赴美的所有成绩都需重考。
王千源去年10月的托福考试只错了两道语法题,考了670分的高分。并且,她去年4次赴港考大陆至今还未设考点的SAT,并取得了几乎满分的成绩。SAT 为scholasticassessmenttest的缩写,是美国高中生进入美国大学必须参加的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也是世界高中生申请进入美国大学本科学习能否被录取及能否得到奖学金的重要参考。作为文科生的王千源,她考了SAT考试中物理、化学等所有的理科科目。没有辅导,凭得只是从美国、香港等地托人带回的书籍。
但是,这一切都将因为名字的变换化作乌有。这与许多高考后的考生的完全放松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对于王千源而言,一切可以重来,她自信自己能行。在家自我学习的王千源说自己现在学习得很自如,回归自我学习的状态:早晨9点起床,晚上是她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能学到几点就学到几点,学什么也由她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她充分信任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我学习有助于她找到学习的命门。
王千源的特立独行还源自她的思维能力。她自认自己拥有周围人少有的批判思维,一如她对阅读书籍的偏好。与大多数现代人不同,王千源提高英语水平的方法是读英语原版经典小说,平素里阅读报刊不多。她的理由是喜欢自己评判,她最不会做的是人云亦云,喜欢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世界,因此她看报纸时也很少看社论,而是看一些原生态的东西,给自己留出思维的空间。有了批判性思维,自然喜欢与人辩个高低。在青岛二中,王千源是学校辩论赛上的高手。强有力的批判性思维让王千源选择了政治这一理想。
一次,王千源竞聘青岛二中自治会秘书长,有意想试试她的老师没有预先通知她届时要有个竞聘演讲。当王千源也如其他同学一样拿着一张纸到台上阐述自己的优势后,老师才发现她拿的是一张白纸。
王千源的自信很多方面来自的广泛阅读。6个半月就能开口叫人的王千源从小就表现出语言方面的天赋。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之后,好胜的她为了争得老师奖励好学生的五角星,总是第一个将英语课文背完。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学习古文,五年级读完《红楼梦》,对《葬花词》至今牢记。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本给王千源一个看世界的机会。
在她站在巨人肩膀上阅读的过程中,她畅快地吸纳着来自中外大师的给养。她喜欢读勃朗特三姐妹、巴尔扎克、简·奥斯汀、雨果等名家的英文著作,喜欢读像拿破仑的传记。王千源曾经有在一个暑假狂读170多本中外著作的记录。因此,家境并不富裕的她还有一套淘书经,逛打折书店成了她业余生活的重要消遣之一。
在王千源身上,也能看到许多普通孩子的影子,她学过古筝,喜欢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喜欢网球明星萨芬、费德勒、辛吉斯、海宁。
与王千源聊天,你能感到她的不一样深度,一如她所说的“人生不一定圆满,要有意义”那样。采访后记:
作为一位妈妈,我在采访优秀学生时常有一种私念,借鉴他们成功的成长经历以便教育女儿。
与王千源长聊3小时后,我自问自己是否愿将女儿培养成她那样,但是我拿不定主意。一直以来,我想让女儿做一个快乐的人,为此我帮助她学习获取快乐的本领。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首先是要知道什么是快乐?其实,并非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知道什么事情可以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于是我们听到不少抱怨,于是有了后悔终生。
回想我们身边的教育,真正将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培养方式太少了。如今的孩子作为独生子女享受的物质、生活方面的呵护是无人能比,然而他们思想的空间却过于狭窄。他们衣食无忧,却少有真正的快乐。与这些孩子相比,王千源是幸运的,没有生于显赫人家的她没必要背负子承父业的重担,父母对她也没有什么苛求。据她母亲说,王千源上小学一年级时,被托管在一个退休的公共安全专家干警家长达半年,给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开了个好头。半年后,她就挂着钥匙自己上放学了。或许,这种无为而教铸就了今日的王千源。
不论她成功与否,我想有一点是值得我借鉴,王千源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快乐。
———访拒绝5所美国大学全奖的青岛学生王千源
新闻索引:有拒绝清华大学选择香港大学的学生,也有拒绝北京大学选择清华大学的,但是,这些拒绝的本质其实是选择。人世间,还有一种更根本的拒绝是放弃,没有预留选择的空间,那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在她的有些同学拿着美国大学的全奖和半奖乐滋滋地准备负笈西渡时,在她的有些同学拿着国内大学录取通知书准备就读时,王千源,这名青岛二中的应届毕业生,这名不足45公斤的小姑娘,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波士顿大学等5所美国高等学府的全奖,蓄势准备再次冲刺美国顶尖学府。
从常理来看,目前的王千源不能算是成功者,那些哈佛女孩、耶鲁男孩才是人们热捧的对象。然而不论结局如何,王千源在执著和勇气方面是真正的胜出者,一如她所言“目标是100分,99分也是失败”,她属于特立独行的一类。
初识王千源,不由地怔了一下。
一身雪白的西服,内衬一件湖蓝色的缎面衬衣。这身妆扮走在夏季岛城的街道上,回头率可想而知。这与习惯思维中T恤、仔裤的青春装备相去太远。
待到长聊后,方才领教王千源的与众不同。一个同时喜爱拿破仑和林黛玉的女孩;一个自言为政治而生的花季少女;一个17天狂背1.8万个英文单词,又酷爱古诗词的女生;一个喜爱赛程和足球的黄毛丫头,这是怎样的一个矛盾共同体?
志向———为政治而生
教师、医生、科学家……在林林总总的青春理想中,政治家的抱负不是所有国人都可以接纳的,尤其是此类理想出自一名十几岁的女孩之口。
王千源语出惊人。她说,政治给她一种快感,政治决策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她“是那么自然地选择了它,并且相信自己已同它紧紧地绑在一起,不可分离”。她的理由是国家间关系的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进展,这些事牵动着她的神经。她说自己不会轻易改变她的理想,因为她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她认为自己是为政治而生,人生百年,既然存在过,就理应轰轰烈烈,成为有益社会的一代俊杰。
于是,王千源有了现在的名字,一个更像政治家的名字,是她自己起的。左右逢源常被形容政治家的玲珑,而她却要千处逢源,于是起了这个“千源”的名字。王千源原先的名字叫王佳妮,那是她农村的爷爷起的,朴实地蕴意着两个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好女孩,第二层意思是更为朴实,王家的妮子。
王千源的成长远远超出了爷爷的预期,她想成为一名铁腕级政治家。并且,王千源已经尽量将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她心目中的政治家靠拢。于是她开始在某些场合正装上阵,就像她接受采访,因为她认为衣着是非常重要的服饰语言,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她在某些场合尽量不苟言笑,因为她认为政治家的表情是政治的晴雨表,不能轻易表达爱憎,于是……
对于一个小姑娘,这是不是有些残忍?王千源给了一个坚定的答案,她因此而快乐。
执著———宁缺毋滥
与大多从美国开始大学生活的中国孩子不同,王千源来自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她本人的教育经历也极其普通,小学在人民路第二小学、陵县路小学,初中在青岛五十三中,高中考入青岛二中。
王千源能够走到今天,更多的是得益于她的执著。她的英语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的,当时参加了一所小学的兴趣班,学着学着班里的同学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越来越少,最后同龄的学生只剩下王千源一个。从小到大,王千源的学习几乎没让父母操心过,只是在初中学习数学时遇到一些小波折。由于与老师的一点小摩擦,王千源的初中数学曾经滑落至与自己学习实力很不相称的位置。终有一天,王千源觉悟自己不能这样。于是她开始恶补数学,从全班第一开始做起,一直进步到级部第一。
最令人惊诧的是,眼前瘦瘦小小的王千源竟然爆料说自己是体育全能,长跑和铅球表现尤为突出,甚至还担任过班级体育委员。这是天赋吗?答案是否定的。初中以前,体育可是王千源的弱项。及至上初中后,获悉中考体育成绩要占到不少比重,于是王千源痛下决心,决意通过锻炼一定把体育成绩拼上去。随后的日子里,每天放学以后,学校操场上都会有王千源奔跑的身影,10圈,20圈,一跑就是两个多小时,直至老师来提醒她学校要关门了方才罢休。就这样,王千源靠自己的拼劲得了中考体育的满分,并且由此挖掘出自己体育方面的潜能,在以后的体育考试中所向披靡。
有了这些铺垫,就不难理解王千源此次对5所美国大学全奖的放弃。上初一时读了那本火爆一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后,王千源就开始了对这座美国顶级学府的向往,并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她在高二暑假来临前,就基本放弃了在国内上大学的努力。其实,依据她当时在青岛二中名列级部前茅的学习成绩而言,考取一个国内名牌大学是没有悬念的。与她的大多同学考个国内大学保底,再申请美国大学,王千源自断后路,选择只申请美国大学。及至录取结果公布时,她再一次自断后路,放弃5所美国大学的全奖,留在家中继续申请她心仪的学府。
王千源对这种放弃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即使天天面对邻居不解的问询,她都会泰然处之,反问其什么是成功,王千源甚至会将这种讥讽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她说,自己不觉得这样选择有危险,有时也会感觉迷惘,没有留下思前想后的空间,但是人生是一场博弈,如果把所有的钱放在一起,成功了,就会赢得大奖,如果把钱分开,可能只会赢个尾奖,追求成功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在王千源家里,父母因她的这种选择发生过激烈的争执。父亲坚决不同意女儿放弃唾手可得的高考成功,母亲也是将信将疑。在这个寻常之家中,王千源是个说了算的女儿,父母与她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最终拗不过她,同意了她的选择。当看到王千源妈妈与女儿相处得像姐妹俩,遇事商量,或许隐约悟出这就是成就王千源今天的根本原因。
能力———一切可以重来
由于改了名字,王千源赴美的所有成绩都需重考。
王千源去年10月的托福考试只错了两道语法题,考了670分的高分。并且,她去年4次赴港考大陆至今还未设考点的SAT,并取得了几乎满分的成绩。SAT 为scholasticassessmenttest的缩写,是美国高中生进入美国大学必须参加的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也是世界高中生申请进入美国大学本科学习能否被录取及能否得到奖学金的重要参考。作为文科生的王千源,她考了SAT考试中物理、化学等所有的理科科目。没有辅导,凭得只是从美国、香港等地托人带回的书籍。
但是,这一切都将因为名字的变换化作乌有。这与许多高考后的考生的完全放松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对于王千源而言,一切可以重来,她自信自己能行。在家自我学习的王千源说自己现在学习得很自如,回归自我学习的状态:早晨9点起床,晚上是她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能学到几点就学到几点,学什么也由她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她充分信任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我学习有助于她找到学习的命门。
王千源的特立独行还源自她的思维能力。她自认自己拥有周围人少有的批判思维,一如她对阅读书籍的偏好。与大多数现代人不同,王千源提高英语水平的方法是读英语原版经典小说,平素里阅读报刊不多。她的理由是喜欢自己评判,她最不会做的是人云亦云,喜欢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世界,因此她看报纸时也很少看社论,而是看一些原生态的东西,给自己留出思维的空间。有了批判性思维,自然喜欢与人辩个高低。在青岛二中,王千源是学校辩论赛上的高手。强有力的批判性思维让王千源选择了政治这一理想。
一次,王千源竞聘青岛二中自治会秘书长,有意想试试她的老师没有预先通知她届时要有个竞聘演讲。当王千源也如其他同学一样拿着一张纸到台上阐述自己的优势后,老师才发现她拿的是一张白纸。
王千源的自信很多方面来自的广泛阅读。6个半月就能开口叫人的王千源从小就表现出语言方面的天赋。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之后,好胜的她为了争得老师奖励好学生的五角星,总是第一个将英语课文背完。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学习古文,五年级读完《红楼梦》,对《葬花词》至今牢记。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本给王千源一个看世界的机会。
在她站在巨人肩膀上阅读的过程中,她畅快地吸纳着来自中外大师的给养。她喜欢读勃朗特三姐妹、巴尔扎克、简·奥斯汀、雨果等名家的英文著作,喜欢读像拿破仑的传记。王千源曾经有在一个暑假狂读170多本中外著作的记录。因此,家境并不富裕的她还有一套淘书经,逛打折书店成了她业余生活的重要消遣之一。
在王千源身上,也能看到许多普通孩子的影子,她学过古筝,喜欢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喜欢网球明星萨芬、费德勒、辛吉斯、海宁。
与王千源聊天,你能感到她的不一样深度,一如她所说的“人生不一定圆满,要有意义”那样。采访后记:
作为一位妈妈,我在采访优秀学生时常有一种私念,借鉴他们成功的成长经历以便教育女儿。
与王千源长聊3小时后,我自问自己是否愿将女儿培养成她那样,但是我拿不定主意。一直以来,我想让女儿做一个快乐的人,为此我帮助她学习获取快乐的本领。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首先是要知道什么是快乐?其实,并非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知道什么事情可以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于是我们听到不少抱怨,于是有了后悔终生。
回想我们身边的教育,真正将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培养方式太少了。如今的孩子作为独生子女享受的物质、生活方面的呵护是无人能比,然而他们思想的空间却过于狭窄。他们衣食无忧,却少有真正的快乐。与这些孩子相比,王千源是幸运的,没有生于显赫人家的她没必要背负子承父业的重担,父母对她也没有什么苛求。据她母亲说,王千源上小学一年级时,被托管在一个退休的公共安全专家干警家长达半年,给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开了个好头。半年后,她就挂着钥匙自己上放学了。或许,这种无为而教铸就了今日的王千源。
不论她成功与否,我想有一点是值得我借鉴,王千源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快乐。
支持西藏是她自己的事,没有体现叛国啊,乱扣帽子!!
贴主你有反对王的自由,但将人家的所有私人资料公开,是滥用自由侵犯人权的可耻行为.
可耻的爱国贼 爱国主义现在真他妈成了中国最大的毒瘤了!!!!鄙视这个帖主.
没办法,这是人家的自由。如果中国像日本人说的分成7块,7个国家,那么我们在这个论坛聊天肯定时就在和亚洲好几个国家的人聊天了。 [s:327]
64之后怎么还有那么傻的学生为了绿卡做美国人的炮灰!看看64那些热血青年,现在被美国Z/F所抛弃,而在华人社区内又华人被冠以“汉奸”的名号,找工作都难。还不能回国,里外不是人。国人骂他们,美国人后来有了法,轮,功。现在弄出达赖明显是找炮灰的时候!
这个事情放在过去确实是很让人气愤,但是在现在有这么打的愤怒来面对一个个体么?说她是青岛的耻辱有点过分吧,西藏独立那是妄想但是自己国家的公民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发表反对意见有什么不好呢?跟台湾问题一样太脆弱了吧?选择不用的意见和主张是理所当然的,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对
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