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安 < 切割与叙事>
发起人:dartex  回复数:23   浏览数:3144   最后更新:2008/03/23 11:24:07 by
[楼主] dartex 2008-03-09 08:01:31
  切割与叙事
                                              汪民安

       

这组画是一个关于割包皮的叙事。在此,作为一个绘画形式,我们要解释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将割包皮作为绘画对象?与之相关的是,为什么要呈现这个切割过程,也就是说,为什么要采用叙事的方式?
这里一共有十张画,每一张画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焦点:阴茎。阴茎置于画面的中心,并且和所有的背景构成反差。这愈发将阴茎突出出来。阴茎成为画面的中心,这在绘画史上屡见不鲜。人们总是通过这个男性生殖器来表达某种爱欲实践,或者,表达某种爱欲想像,以及这种实践和想像之后的文化政治冲动。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阴茎作为一个符号,它唯一的语义就是性。事实上,正是因为阴茎同时是性实践的主客体,我们要说,它就是性本身(甚至不是性的暗示和象征),所以,一旦它在画面中展露,人们马上就会将目光和注意力转移到性行为:人们会习惯性地问,这是怎样的一种性行为,性思虑或者性观念?由于强烈的性色彩,由于阴茎的赤裸裸展示(确实,在画面上,阴茎作为一个极其显眼之物突出出来,人体所有的其余部位都被布包裹了),在最初面对画面的一刹那,会有一种隐隐的不适爬上人们的心头。
但是,随着叙事的推进,人们逐渐会消除这种不适感:阴茎的语义在叙事中发生了变化,或者更恰当地说,阴茎所指代的性语义,随着绘画的叙事展开,一步步地减弱了。也就是说,在绘画中,这个生殖器(它们置于不同的画面上)开始重新塑造了自己的语义空间,一个非性化的语义空间。这是这样一个过程:性的语义随着画面叙事的展开而减弱,而另一层语义却在滋长。男性生殖器重新获得了一个意义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生殖器不是作为性的主客体来自我展示的,相反,它是作为一个单纯的身体器官得以定义的――这个器官犹如一只手,一只脚,一个耳朵,一个眼珠一样,它们遇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麻烦,需要救治。在画面中,我们逐渐看到,阴茎脱离了性的语境,它置身于一个独特的空间,尽管它在画面中异常地突出(),但是,有点讽刺性的是,这种突出是以一种疲软的方式得以表达的――它是一个被动的对象,它被一个剪刀和一双戴着白手套的手所控制,它臣服和受控于这外在的残暴之力,它任人宰割――在这个画面上,这个被赋予了各种神话想像的生命之潜能,生命之根源和核心,这个也被各种文化不断美化的神秘之力量,或被各种文化所谴责的肮脏之物,在此,却以一种新的面貌展示于众――它在被切割,看上去,它十分无助,毫无它当有的倔强和刚猛――显然,这个男性生殖器是在性之外的领域活动:在这个领域中,它既不神秘,也不肮脏;既不是禁忌,也不是挑衅;既不是生命的礼赞,也不是罪恶的渊薮;这不过是个平庸的器官――它已经脱离性的领域了,也就是说,脱离了与性有关的一切象征背景了,脱离了性所一贯携带的争执和困扰了。它变成了非性化之物。就此,阳物本身的意义在画面中得到了改变――它不再置身于一个性的空间,而是置身于一个医院空间,置身于一个医学空间,置身于一个严格的科学空间。正是在此,阴茎,这个时候,是作为一个身体器官,一个剔除了性和文化色彩的器官而出现的:它被知识的冷静目光所打量,被科学(器具)所征服。
尽管同样面对的是剪刀,我们还是要将这种包皮切割要同古老的阉割手术区分开来。阉割,同样是对阴茎的操纵和主宰,但是,阉割并没有根除掉阴茎的性色彩――它是以一种解除性的方式来强化性,阉割不是让人偏离性,而是更加将焦点集中于性:阴茎和性正是通过阉割而表达了人们对于它的负面想像:它是一个累赘,一个因为性冲动而难以控制的多余之物,性被视做是一个强烈的麻烦之物。尽管将阴茎从人体身上彻底地消除了,但是,性本身却没有消除,而是以一种反面的方式得以强化。阉割也是一种医疗手术,但是这种手术还是将生殖器作为文化征兆来对待的;与此相反,包皮切割不是将生殖器作为文化对象来看待,生殖器被看做是一个单纯的身体器官,这个切割手术,并非是对性的反面强化,而是对性和性色彩的消除。
我们看到,在这组画中,性氛围的消除是逐步的,事实上,一个单独阳物的呈现,单独一幅画中的阳物的呈现,是很难整个地清除性氛围的。在最初的叙事场景中,阴茎本身的裸露,毫无疑问是作为性的意象展现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将它置入叙事背景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个惊心动魄的有趣故事,一旦阴茎成为叙事的重要推动力,那么,人们马上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期待,一种与性相关的高潮期待,一部关于性的缠绵戏剧的期待。但是,在萧昱这里,阴茎从性行为中出人意料地被剥离开来。肖昱的叙事是逆行的,他不是让性(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一步步地达到高潮,而是让性一步步地(出人意料地)消退,生殖器官不是越来越主动,而是越来越被动――这是一个反面叙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它称为新叙事)。剪刀,手和阴茎三者的关系展现了一个动态程序,像是电影的一个个慢镜头――这种叙事的节奏同切割的节奏相吻合:切割本身就是动作,就具有叙事的节奏和顿错。切割就此具有多重意义:即是对包皮的切割,也是对画面的切割。同时,这种切割动作,正好也是对性语义的切割――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时间性、叙事和节奏的必要组合: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性器官怎样变为一个非性的器官的过程,看到了一个画面为什么要和另外一个画面切割的过程,还看到了一个医学手术是怎样实施的过程。
这,正好是这组绘画的意义所在。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性器官的非性化的过程,我们能将生殖器还原为一个单纯的身体器官(尽管是在特定条件下),那么,我们反过头去就有理由质问,为什么这个单纯的身体器官,总是要看做是一个性器官呢?或者说,一个单纯的生殖器官为什么负载了那么多的文化和道德意义?为什么生殖器总是一个焦点,禁忌和隐私?为什么它总是一个道德和文化战争的主角?既然,如同这些画所表明的,它可以完全抛开文化语义和性语义,那么,生殖器在今天的性语义的想像,完全是人为的建构。从一开始,它或许并不特殊,并非一个焦点,并不值得被紧紧地包裹住。它被神秘化,被崇拜或者被谴责(正如大量的阉割所表明的),事实上就暴露了生殖器被神秘化这一人为的历史过程。这显然是一个文化过程,而并非自然的本当事实。最后,我要说明的是,这个作品对性语义的文化建构所发出的嘲弄笑声,它对阴茎的隐私所持有的幽默感:生殖器的严肃性(无论是以崇拜还是以罪恶的方式所表达的严肃性),在这里,却是以一种戏虐的方式遭到了对待:它被无情地毫无余地被暴露;它毫无尊严地受到剪刀和一双白手套的虐待。但是,它心甘情愿地要忍受这种虐待,因为它明白,只有受到虐待,只有被曝光,只有暂时地脱离性语境,它才能享受更美妙的幸福生活。


[沙发:1楼] dartex 2008-03-09 08:05:42
[板凳:2楼] dartex 2008-03-09 08:06:57
[地板:3楼] dartex 2008-03-09 08:08:10
[4楼] dartex 2008-03-09 08:08:44
[5楼] dartex 2008-03-09 08:09:16
[6楼] dartex 2008-03-09 08:17:02
[新叙事]萧昱个展
展览策划:丹麦艺术中心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四环北路6号阳光上东中心广场
电话:010-51307182
艺术总监:朱会平
Email: [email]dartex@danishculture.cn
[7楼] 中國少先隊 2008-03-09 10:24:58
他圆其说···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8楼] guest 2008-03-12 09:05:22
说了这么多,阐释的很好,可是这些与绘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画呢,画之前拍的照片也能说明问题啊。
[9楼] guest 2008-03-12 15:19:15
好嗨呀好嗨呀,
[10楼] guest 2008-03-12 15:44:30
没有责任感,没有社会良知,只知道拿稿费的评论就是这样。优美的文辞可以变得如此下贱!!
[11楼] guest 2008-03-12 15:49:53
既然是为了钱,不问良心的恶心吹捧以次充好是自然的,但这也是迫不得以的。不然你叫做批评的怎么生活。都要养家糊口,职业不同而已,关键是有买方市场。
[12楼] guest 2008-03-12 17:18:19
汪民安的文章还可以,但这画的确太烂。不值得这么吹。写点真正值得阐释的东西。
[13楼] guest 2008-03-12 17:25:41
画功比早期张培力差多啦 [s:325]
[14楼] guest 2008-03-12 17:58:38
[quote]引用第12楼guest于2008-03-13 01:18发表的  :
汪民安的文章还可以,但这画的确太烂。不值得这么吹。写点真正值得阐释的东西。[/quote]

文章是可以看得出汪的功力,但问题恰恰也就在这:知识分子的文辞和气节,哪个更重要?
[15楼] guest 2008-03-12 18:02:34
给自己带来利益就写,太不珍惜自己的羽毛了,说过分点就是一文化鸡
[16楼] guest 2008-03-12 18:04:13
有可能汪民安确实看画看不出好坏,难为他了
[17楼] guest 2008-03-13 03:03:06
这是中国批评界大环境的问题,不能指责汪一个人
[18楼] guest 2008-03-19 05:35:39
哈哈!!!是画???
[19楼] guest 2008-03-20 17:04:57
[quote]引用第8楼guest于2008-03-12 17:05发表的  :
说了这么多,阐释的很好,可是这些与绘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画呢,画之前拍的照片也能说明问题啊。[/quote]

汪的文章可以说有其思维惯性,也是他对展览的完整解读,且自成一体。可以独立于作品之外的文章。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多年来有多少人都是倚重批评家的文章来理解和判断作品的秘密的。殊不知写文章的人也还是观众之一,仅仅是一种视角而已,何必如此在意。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看了这个展览,我在现场时很难把它当一个画展来看的。一种迎面而来的医院气氛是由十张画和几块白布完成的。叙述的是男婴包皮手术的过程,每一个局部都难以独立出来。可见是一件独立的作品。
婴儿包皮手术--可视为人为的、未经(没有行为能力的)婴儿同意的、对关键部位的改良行为,即便是改良也足以对其未来产生影响和作用。对关键部位下手,让我感觉很凉很危险、很黄很暴力,哈哈!即便是改良!这是我理解的萧的现实针对性。
展览的名字叫做新叙事,“新叙事”的提法是文学和电影圈提出的,旨在表述上关于方法论的探讨,有相关的书籍(国内有译本)。被挪用在这里当展览名字纯粹是避开关于绘画性的讨论,假设利用照片去完成,势必掉入纪实性叙述的陷阱。
粗陋见解,欢迎拍砖。
[20楼] guest 2008-03-21 11:32:25
不只是无聊 还浪费社会资源
[21楼] guest 2008-03-23 11:24:07
如果不是为了想而想,为了追问而追问,这组作品是否足以激发这种追问的兴趣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