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 - 当代艺术中的后传统现象
[attachment=77984]
开幕酒会:2008年2月2日 下午3点
展出时间:2008年2月3日 —3月16日
展览地点: 空白空间 北京
开馆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天11am - 6 pm
参展艺术家:
艾未未 耿建翌 洪磊 康剑飞 李鼎 李佳 Linda Suthiry Suk 秦琦 沈少民 史金凇 王迈 王光乐 吴光宇 张权 阳江组(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
策展人: 付晓东
在08年被催化了的全球化裹挟着市场经济和信息传播的一体化汹涌而来,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CCTV的陈词滥调,江南想像成为旅游景点的标准亮相,中国牌和春卷成为国际文化舞台的杀手锏,伟大经典的神圣光环在丧失原有生活方式的去魅后全面崩溃。传统还有戏吗?
中国正宗的文人传统经过自然蔓延,人为误读,意外脱落,时空错位,流传到当代社会生活时,不可避免的沾染上民间习气、地方色彩和江湖邪术。日常生活的创造性使用,使照本宣科走样为五花八门、不同层次的后传统。它们被描述为:分裂杂糅的,多突并存的,口头协议的,曲折歧义的,暂时生效的,寻找根据的。按照实用主义原则,个别权威喜好,它们被改头换面,修修补补。个人怪癖的行为方式成为正宗传统的最痴迷的追随者,最内在的消解者,最无心的重建者。它们无法克服自身的不合法性,只能埋藏于民间遗毒,集体惯性,底层习俗,思维定式之下,表面呈现为强迫性仪式,迷信性象征和道德感焦虑。它们并没有受到欢欣鼓舞的欢迎,而是作为一个基本的存在事实被容忍,被忽略,因离题甚远而备受谴责。它就这样不可避免,无法根除。它是一个终结,也是一个开端,是一个来自日常和经验而非概念的创造性的开启。
不能免俗,水流花开之处,必将会指引出那个期待中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