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半狄和棉棉 “混乱而无助的生活”
白音格力
赵半狄又在船上开PARTY搞熊猫秀,对这个在我看来比较前卫的特别的人,我只是走过场地了解了一些,无关兴趣问题。上次他下跪给芙蓉姐姐道谦还拿出几多钱来弥补,搞得有点夸张,赵与芙蓉的“表演”都有点生疏,也就是不自然。但他们的行为我一点也不讨厌,甚至觉得芙蓉还是有其真实的一面而令人可以产生理解的同情,尽管也许同情对她来说并没意义。赵半狄也很真,话语里反反复复强调出那道谦的诚意。亦是一场秀,但不知为什么,看的时候总感觉他的身体语言里有那么一点说不清的诱惑力。
直到这次,看了棉棉写的一篇博文,我才知道,赵是什么让我有过那么一小会儿的好感。那就是,棉棉说上次的秀“我在北京时看过。做得非常到位,秀也做得很专业,选的模特都很特殊,感觉每个人都有着混乱而无助的生活,都可以用来写一本书。”我是被她简单但有力量的洞察力浓缩的几个字震慑住,即,“混乱而无助的生活”。那场秀中每个阶层的人物代表,确实在如今回想起来,都有着这样混乱而无助的生活。就像棉棉说赵半狄,他并不一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没有什么程序化的东西。但也许正是这种混乱而无助,让他们不断地冲到生活的前沿。
我特别喜欢看娱乐节目,而且看得很杂。有一种沉迷,甚至迷乱般的喜欢。这种喜欢,应该像我提到过的一个喜欢看书的朋友,他说他就是看,是在享受书,不像我,书是用来学习的。所以我看书其实是一件痛苦的事。而如今想,我看娱乐,终于是跟这个朋友一样的心态。因此,我对这些有娱乐精神的人总是半是恃忧,半是敬佩。比如芙蓉姐姐,确实她的一些做法是我无法理解的,但是,我自始至终都没有过多的骂词,一来那是她的生活,她选择的对与错,都无关紧要,她只是要那样做。如今由于棉棉提炼出来的几个字,让我更深地理解了像芙蓉姐姐这样人物的所作所为。二来他们不一定是完全清醒和有章法的,他们是动乱的,是无助的,这足够令我感受到生活的更深里的那份性感。
他们要比功利性很强的一群人更可爱——比如那个“别针换别墅”的女孩——他们的“生活”选择时是自发性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是颤巍巍的,也是动乱的。最后经得住时间与俗世的考验,不论将来还要面对什么,他们回头时,总是可以那样坚定地告诉自己,一切都好了。
生活似乎都被娱乐包围了。一次,我在新浪里看到一串图片,题目都特别有意思:费城“片儿警”有多拽/美国70辆车连环相撞……阿朵激情摸猛男/梁咏琪失恋爱白马……汤唯17岁睡衣照/刘亦菲冬日戴小帽……
我只是把那一串图片的题目毫不费一丝力气顺着打上,读起来,竟然自成文章似的。这真是一个视觉的盛宴时代,就连文字都在一场一场地做秀,委实叫人有点应接不暇了。不过这混乱而无助的生活,同样也混合了许多矛盾的因素而生出它非一般的神秘的力量,让我逃不掉,掉进去。
我是要感谢棉棉的,在这样的娱乐精神里找到内心的一种享受。点开这个新闻,亦是因为棉棉。我对棉棉有着特殊的好感,曾因为一个80后的女孩不知道棉棉为何方神圣流露出惊讶的表情时,我几乎要气炸了肺。我不知那一刻在痛惜什么,但心里确实有一股痛惜的滋味。我以前说过,棉棉她们,是一个时代的疼痛,而不是自己个人的。尽管她也会认同别人对她的评价,“你的痛苦,你的快乐,都是你自己的”,可一个人无论如何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时代的。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时代,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我还愿意用我的另一句话来表达,换一个字,即,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时代,就会迁就出什么样的人。生活与时代造就的人,可能身上粘染了太多非我的东西,而在生活与时代里保持自我的人,便是一个混合体,是被生活与时代再加上自我“迁就”而成的混合体。
棉棉说赵半狄是一个“混合体”,我便信。“他一直就是虚构和真实混合,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混合,紧张和镇静的混合,凶猛和精致的混合,严肃和胡闹的混合。”若媒体说,只是耳旁风。只有像棉棉这样自我且内心动乱混杂着生活与内心诸多气质的内省的人,才会有更贴切且真实的认识。
突然想起一句话:生活太他妈的好玩了,生活他妈的老玩我们。我们不知道生活到底是什么,所以,我更迷恋这种“混乱而无助的生活”。
文章引用自:
白音格力
赵半狄又在船上开PARTY搞熊猫秀,对这个在我看来比较前卫的特别的人,我只是走过场地了解了一些,无关兴趣问题。上次他下跪给芙蓉姐姐道谦还拿出几多钱来弥补,搞得有点夸张,赵与芙蓉的“表演”都有点生疏,也就是不自然。但他们的行为我一点也不讨厌,甚至觉得芙蓉还是有其真实的一面而令人可以产生理解的同情,尽管也许同情对她来说并没意义。赵半狄也很真,话语里反反复复强调出那道谦的诚意。亦是一场秀,但不知为什么,看的时候总感觉他的身体语言里有那么一点说不清的诱惑力。
直到这次,看了棉棉写的一篇博文,我才知道,赵是什么让我有过那么一小会儿的好感。那就是,棉棉说上次的秀“我在北京时看过。做得非常到位,秀也做得很专业,选的模特都很特殊,感觉每个人都有着混乱而无助的生活,都可以用来写一本书。”我是被她简单但有力量的洞察力浓缩的几个字震慑住,即,“混乱而无助的生活”。那场秀中每个阶层的人物代表,确实在如今回想起来,都有着这样混乱而无助的生活。就像棉棉说赵半狄,他并不一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没有什么程序化的东西。但也许正是这种混乱而无助,让他们不断地冲到生活的前沿。
我特别喜欢看娱乐节目,而且看得很杂。有一种沉迷,甚至迷乱般的喜欢。这种喜欢,应该像我提到过的一个喜欢看书的朋友,他说他就是看,是在享受书,不像我,书是用来学习的。所以我看书其实是一件痛苦的事。而如今想,我看娱乐,终于是跟这个朋友一样的心态。因此,我对这些有娱乐精神的人总是半是恃忧,半是敬佩。比如芙蓉姐姐,确实她的一些做法是我无法理解的,但是,我自始至终都没有过多的骂词,一来那是她的生活,她选择的对与错,都无关紧要,她只是要那样做。如今由于棉棉提炼出来的几个字,让我更深地理解了像芙蓉姐姐这样人物的所作所为。二来他们不一定是完全清醒和有章法的,他们是动乱的,是无助的,这足够令我感受到生活的更深里的那份性感。
他们要比功利性很强的一群人更可爱——比如那个“别针换别墅”的女孩——他们的“生活”选择时是自发性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是颤巍巍的,也是动乱的。最后经得住时间与俗世的考验,不论将来还要面对什么,他们回头时,总是可以那样坚定地告诉自己,一切都好了。
生活似乎都被娱乐包围了。一次,我在新浪里看到一串图片,题目都特别有意思:费城“片儿警”有多拽/美国70辆车连环相撞……阿朵激情摸猛男/梁咏琪失恋爱白马……汤唯17岁睡衣照/刘亦菲冬日戴小帽……
我只是把那一串图片的题目毫不费一丝力气顺着打上,读起来,竟然自成文章似的。这真是一个视觉的盛宴时代,就连文字都在一场一场地做秀,委实叫人有点应接不暇了。不过这混乱而无助的生活,同样也混合了许多矛盾的因素而生出它非一般的神秘的力量,让我逃不掉,掉进去。
我是要感谢棉棉的,在这样的娱乐精神里找到内心的一种享受。点开这个新闻,亦是因为棉棉。我对棉棉有着特殊的好感,曾因为一个80后的女孩不知道棉棉为何方神圣流露出惊讶的表情时,我几乎要气炸了肺。我不知那一刻在痛惜什么,但心里确实有一股痛惜的滋味。我以前说过,棉棉她们,是一个时代的疼痛,而不是自己个人的。尽管她也会认同别人对她的评价,“你的痛苦,你的快乐,都是你自己的”,可一个人无论如何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时代的。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时代,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我还愿意用我的另一句话来表达,换一个字,即,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时代,就会迁就出什么样的人。生活与时代造就的人,可能身上粘染了太多非我的东西,而在生活与时代里保持自我的人,便是一个混合体,是被生活与时代再加上自我“迁就”而成的混合体。
棉棉说赵半狄是一个“混合体”,我便信。“他一直就是虚构和真实混合,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混合,紧张和镇静的混合,凶猛和精致的混合,严肃和胡闹的混合。”若媒体说,只是耳旁风。只有像棉棉这样自我且内心动乱混杂着生活与内心诸多气质的内省的人,才会有更贴切且真实的认识。
突然想起一句话:生活太他妈的好玩了,生活他妈的老玩我们。我们不知道生活到底是什么,所以,我更迷恋这种“混乱而无助的生活”。
文章引用自:
[img]http://www.wagnermania.com/noticias/Imagenes/05/05/18.jpg[/img]
绵绵是一包值得尊敬的卷筒纸,当你伤心的时候,可以到她那里擦一擦。
你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