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9 米拉·桑德斯《寄给你我居住城市的噪音》
发起人:两万五  回复数:1   浏览数:2462   最后更新:2011/01/12 15:44:58 by guest
[楼主] 两万五 2008-01-07 11:25:05
[attachment=74352]

展览空间: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展览名称:米拉·桑德斯“寄给你我居住城市的噪音”展
展览开幕日期:2007-1-19
展览开始日期:2007-1-19
展览结束日期:2007-2-11
展览地址:
策划人:
艺术家:米拉·桑德斯
官方网站:
备注:
相关链接:
展览前言:

试图用语言给自己的作品下定义恐怕是最困难的事情,尽管试图描述你的见闻可能更难。

——米拉•桑德斯《 空间运用日记》

这些想法仍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在我去年夏天在中国旅行时更是如此。好像我几乎不能拍照或录象。当然在一个技术和媒体是王牌的国家里这是一种奇怪的感觉!

你可以闭上你的双眼,但无法堵住你的耳朵。所以我倾听,将我的诓焱ü?孛韬捅始鞘泳趸??酝冀?姨?降难菀锍苫?妫?佣?酝祭斫舛晕依此等?碌奈幕??⒃谡庵郑??南低持刑剿骺赡苄浴?

2006年12月我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了名为《第二个房间》的展览,这个展览是我在上海和厦门“游荡经历”的一个片断,这也是对我在厦门中国欧洲艺术中心驻地艺术家经历的第一次回顾。

因为我需要和我笔记本上的画与笔记保持像我在

“游荡”时若即若离的距离感,我特地邀请了平面设计师Jef

Cuypers参与这个项目。这个展览呈现了各种视觉材料如素描、印刷品等等。此外在第二个房间网站[url]www.desktopgraffiti.be也上传了一些声音采样。

2007年1月,我回到了中国。这种转变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能够与从前的经历保持一段距离来审视它。当你回到“一个地方”时试图抓住你的回忆是一种奇怪的感觉。因为你一直想和你的第一印象作比较,同时它不是真的。

在中国欧洲艺术中心的展览中我呈现了一份报纸形式的报刊,我印了好几期。报刊包括我在“行走”过程中的素描摘选。这种报纸的规格是按照中国的参考消息的尺寸。我喜欢大家在公共空间进行阅读的想法。这在我的国家里没有。因此,目的就是为观众提供免费的报纸,呈现一种展览之外的存在方式。也许它会出现在图书馆、行李箱里或垃圾筒中……

在布鲁塞尔展览海报中的“噪音”图像,现在画在了木板上。我在厦门期间,特别喜欢在我工作室里巨大的木板桌上工作。你可以在上面就餐、工作、写作、堆放每天散步时收集的东西和纸张、摆花……

名为“寂静的中国”的录像中有我在中国旅行期间录下的声音和笔记节选,这是在展览空间中呈现的又一个垂直的长方形。

没有图像的录像,也许“黑色的”图像不仅仅是一个“图像”?这个录像的名字和展览的名字《寄给你我居住城市的噪音》息息相关。“噪音”可以有几种含义:城市里车辆的“噪音”、机器的“噪音”……还有头脑中的“噪音”。

怀疑某个时候,质疑你的理解。目的不是为了找到答案;相反,是实现有无限可能结局的故事。

我用“寄”,就像你寄明信片或信。这样你会意识到自己身处别处。你可以寄给朋友家人你的问候,告诉他们一切都好,很快你会回家见到他们。

写作是一种寂静的形式。但在你读文字的时候,它是一种声音,你头脑中的声音。

它甚至可以是一个图像。

[attachment=74353]

[attachment=74354] 
[沙发:1楼] guest 2011-01-12 15:44:5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