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 艺术的功能是去除自私, 所以我们很忙的
发起人:天花板  回复数:0   浏览数:1935   最后更新:2017/02/10 16:53:41 by 天花板
[楼主] colin2010 2017-02-10 16:53:41

来源:艺术界LEAP 文:Chris Blackmore



肖像摆
地点:台北当代艺术中心

时间:2016.09.08-2017.01.07

左:胡向前,《再造米开朗基罗》,六频高清录像装置(截屏),2014-2015年

中:周俊辉,《无间道-我想要回身份》,2007年,布面油漆,100x150厘米

“肖像摆”展览现场,场景三,台北当代艺术中心,2016年


正如美国艺术家劳丽·安德森(Laurie Anderson)在她的歌《昔梦》(The Dream Before)里所写的那样“历史是随风重返未来的天使”。这与本雅明对保罗·克利的《新天使》(Angelus Novus)的解读不谋而合,其中呈现出来的关于人类的暴力与进步的情感意象似乎又一次成为了指导性的策展灵感,启发了台北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肖像摆”。

胡向前,《再造米开朗基罗》,六频高清录像装置(截屏),2014-2015年


此次展览共分为九个连续的场景,有十五位艺术家参与其中。展览按照时间的推移,通过多种媒介和场景尝试辩证地探讨叙事和历史的机制。一种新的对话就此被引入,使变革性地解读过去成为了可能。这里对历史的强调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引入有建设的新的可能。个体、集体、机制层面上的历史维度取决于由原则、模式和运动所决定的走向。

区秀诒,《克里斯计划II: If the Party Goes On》,2016年

“肖像摆”展览现场, 场景七,台北当代艺术中心,2016年


为了实现上述想法,台北当代艺术中心被当作了概念调查的跳板,而不仅仅是独立封闭的环境。在四个多月的展览期间,九个场景常常扩展到周围的街道上。例如,刘和让的《逆向计划:脂化成型,胶固为音》分析了从当地小吃店里拿来的各种碗的特征,借由刑事侦查般细致的观察,通过几乎无法察觉的痕迹和印记揭示了生命的隐性证据。

周俊辉,《无间道-我想要回身份》,2007年,布面油漆,100×150厘米


在最后一个场景里,台湾资深声音艺术家黃大旺在台北当代艺术中心周边的大稻埕街区开始了一场以打带跑的“台下说唱秀”。在随身小喇叭大声播放着的古老台湾民歌的伴奏下,他和一大群参观展览的观众漫不经心地走过街道,对当地零星事件的个人回忆、对重要日常细节的哑剧般的再现就交织在卡拉OK跟唱之中。通过把过去当作“不合时宜的”蒙太奇再次呈现,黄大旺逼近了一种准弥赛亚式的感觉——尽管这是转瞬即逝的。


文/ 黑木诚 Chris Blackmore

翻译/ 盛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