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戴帆的屠杀工厂,窥视人类的“终极解决”▼▼
发起人:国际艺术  回复数:0   浏览数:1909   最后更新:2016/04/24 20:11:43 by 国际艺术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6-04-24 20:11:43

来源:artforum


辛云鹏,《两个雕塑》,2016石膏,35 x 28 x 80cm x 2.


辛云鹏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在此次拾萬空间的个展上他展出了包豪斯的魔方》、《平等纪念碑两个雕塑三件新作。“人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原句出自18世纪托马斯·杰斐逊所起草的美国独立宣言》,受启发于这句话在不同语境中产生的语义分歧以及折射出的不同政治与宗教含义辛云鹏对平等的概念进行了再思考并呈现了其对于包豪斯设计理念及其与政治自由的辩证关系等问题的延伸思考

在准备这次个展作品的过程中最早确定下来的是平等纪念碑》,然后是包豪斯的魔方》,最初设想至少要展出这两件作品,《两个雕塑则是后加进来的。 2013年在准备参展中央美院举行雕塑系的群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形象把自己的头部替换在女神像上而这个身体的造型源于上世纪八九年央美雕塑系集体制作的那件女神像”,后来由于这件作品关涉到政治风波而无法展出在这次个展中我用石膏重新翻制了两件打一盏顶光一盏底光让它处于具有辩证关系氛围之中

在中间展厅一个高54左右的苯板立方体竖立在里面它的体积是厂家所能生产的最大体量和展厅所能容纳的最大高度考虑到人人生而平等这个话题是被我重新生产出来而它的体量足够也是一个纪念碑的体量我赋予它象征平等的纪念碑的含义在高处安放着切割加热丝它将整个纪念碑一分为二加热丝的位置高度是奥运会跳高世界记录245,但这个数字并不是作品的关键它只是象征一个具体的高度概念我的目的是使用具象的元素和直接的方式把体量巨大含义复杂的抽象概念整体切割下来和我的一件旧作不重要》(2010)相比在对数字概念的使用上后者更像是给定一个游戏设计的框架平等纪念碑不存在观众互动我也没有刻意提示任何信息

我在中学期间就读北京工艺美校在那里接受的教育和包豪斯的教育方式其实非常类似主要课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同时学生也会和技工学习手工艺教科书用的是包豪斯的艺术史介绍19世纪下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和实用美术的相关内容我对这一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在当时包豪斯理念就是艺术家和工业手工业合作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供大众使用实际上他们最后失败了因为生产出来的商品价格只能被新兴中产阶级消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的钢管椅后来经过共产主义极右等等思潮的席卷最终纳粹介入使学校被迫关闭这批师生流亡到美国一部分到黑山学院一部分到耶鲁大学建筑系在艺术设计建筑等领域对美国现代主义思潮产生很大影响钢管椅是当时包豪斯师生们日常使用的教具本来一套是4我增加到了8把它们从大到小排成一排做成阶梯的模样天花板上的魔方是一个终点和目标的象征这块我一直搞不定的魔方永远都处于一个被玩的过程中成为作品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人人生而平等是我最先想到可以使用的一个概念一开始想做一个装置来表达所有人都是被平等创造的人人生而平等这两种翻译之间的差距但为了避免过于直白和图解我把这句话用作了展览题目其中作品则是由这句话延伸出其他思考18世纪杰弗逊在提出这句话时使用“created”这个词体现出他一神教的背景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梭则使用了“born”这个词,“平等在慢慢的世俗化后来因为革命演变成纯粹暴力践踏了平等的概念,“平等异化成了一种平均主义在中国20世纪初这句话被译为人人生而平等”,呈现的则完全是世俗的含义东西方的政治想象完全不一样。“人人生而平等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基因深层地植入人的思想人类的行为会因这个概念而改变我想我之后的很多实践都会围绕平等的政治含义展开因为平等在中国的概念更复杂经历过文革之后一种平均主义开始蔓延人们的生活水平教育水平人际社交关系都在同一平面内理解认识都在同一层次上构成如果换一种政治环境比如对在台湾香港生活的人来说什么是平等”?他们的理解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不知道这能否变成一个说得通的理论只是觉得在生活中我能感觉到由于文化差异和个人经历的不同会造成对这一概念不同理解和表述,“平等在这个时代重新提出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持续阶级分化贫富差距日益增大这是资本主义必然的规律

— 文/ 采访/朱荧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