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rtforum
贝林德·德·布鲁伊克,《不失一条生命》,2014-2015,
蜡,铁,钢,环氧轻质材料,
330.2 x 406.4 x 762 cm.
画廊幽暗的展厅内,比利时艺术家贝林德·德·布鲁伊克(Berlinde De Bruyckere)在个展“不失一条生命”(No Life Lost)中用蜡、革毛、织物、金属和木材混合铸成受伤的马和小马驹尸体,悬挂的动物皮,横躺的庞大树干等雕塑装置。柔和的射灯点亮每一处作品,呈现静谧的舞台式光影构图。受弗兰芒文艺复兴传统影响,德·布鲁伊克的艺术创作强调日常事物的种种表面和质感,以古典的优雅彰显沉默的张力。在排除任何视听噪音的展览空间中,“看”成了一种冥想练习。当观者置身于三排从铁钩上悬挂垂落的仿动物皮装置间,昏暗中隐约可见刚被剥下来的皮血肉黏湿的质地,一张张大幅皮革的垂直结构仿佛寺庙或教堂的廊柱,来访者需仰视才可观其全貌 。德·布鲁伊克对生死的集中放大和戏剧化,令熟悉的日常事物突然陌生且充满神性。一切被我们习惯性当作“物”的存在仿佛都活了过来,而自认为生命的我们却似乎隐约嗅到了死亡。
再看侧卧在被冲破的展示橱窗里两匹马的尸体:绷带拴住它们慌乱展开的马蹄,巨大的身躯变得毫无防备、任人宰割,给观者“看”的机会。搁在木桌上的小马驹被绷带绑住眼睛和细瘦的腿,柔软的耳朵贴着硬冷的木头,仿佛对观者的指控,又像在祈求怜悯和拯救——“看”再次引发充满矛盾的同理心。相邻一间展厅的地上横卧着18米长、曾在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的《残木》(Creupelhout-Cripplewood, 2012-13)。参天榆树庞然倒地成为一堆枯死的枝干,同样到处绑着渗红的绷带,体量使得观者需仰视、绕行才能看全面,而在看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每一个“死物”身体中生命的残留,所致的同理心令我们的身体也仿佛模糊与抽象起来。
葡萄牙当代舞者Romeu Runa的表演作品《Sibylle》即是以此次展览为灵感,针对此种模糊的演绎。我们先是看到横卧在白沙间的某物——裸体表演者的右肩和右臀。肩和臀的肌肉逐渐动起来,成为活物。“活物”受某种本能驱使向沙堆外延艰难地爬行,过程相当缓慢,观者几乎被迫去看“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点挣扎。先是靠脊柱的力量,随后四肢撑地,最后终于两腿站立,对着观众撒一泡尿;随后却又坍塌下来,回到“活物”状态,长时间把头埋进沙里,在窒息的前一秒抽离,继而爬行,跪在地上,拖着一团沙,一步步退离展厅。毫无逻辑,却是一具活生生的身体,直接的感受即是生的本能,以及所有生命体间生死兴衰相联的奇妙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