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没顶画廊
2016年没顶画廊将呈现三位年轻艺术家个展
刘成瑞,艺名刮子,生于青海,成长于半游牧家庭,现居北京,作品涉及行为、影像、文字等,他的作品常与自我的局限和自然的尺度有关。
刘成瑞 — 一轮红日 (行为),2015
刘成瑞的作品常引发观众对精神和意志一种本能的信仰之情。对生长于青海的刘成瑞来说,信仰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在作品中,他对于身体的处理十分严谨,然而这种清醒而克制的手法却又无处不言说他体内的“狠”劲。行为的张力在他精妙的视觉统筹下得以进一步彰显,身体的境遇与精神的伸展在这里统一。刘成瑞在确保画面质感平衡的同时,更为整个情境添加了一种神话的色彩。
刘成瑞 — 刮子移土,深圳 (行为),2015
刘成瑞 — 还有羽毛(行为),2009
刘成瑞 部分展览:
2015,《一轮红日》个展,上品艺琅,北京
2013,《于是河》个展,A4当代艺术中心,成都
2011,《我们都有着相同的背景》个展,维他命艺术空间,北京
2010,《刮子》个展,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09,《威尼斯双年展澳门主题展》群展,威尼斯澳门馆,威尼斯 等
李燎,生于武汉,现生活工作于深圳,善于用艺术表现生活中的尴尬气氛。
李燎 — 消费(行为),2012
李燎目前的创作以行为表演为主,他往往将自己置身于公共社会场域,不带有特定的批判意识,以一些离奇和微小的行为,来反映隐藏在社会规范下的普遍认知;他用自身经历来探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或是针对艺术体系提出问题。另外,他对于现实当中那些平凡的荒诞也尤为关注。这种感觉呈现在他作品中,就像是时不时从生活中蹦出来的刺,偶尔在日常中刺你一下。
李燎 — 办公室,叶卡捷琳堡 (录像),2015
李燎 — 一记,武汉 (行为),2010
李燎 部分展览:
2015,《新美术馆三年展》群展,新美术馆,纽约
2015,《消费时代的情感—夏家英》个展,9平米美术馆,上海
2014,《不在图像中行动》群展,佩斯画廊,北京
2013,《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中国新锐艺术家》群展,外滩美术馆,上海
2013,《ON/OFF: 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群展,UCCA,北京 等
苗颖,生于上海,现居北京,同时是一位居住在因特网、局域网和她的智能手机上的网络艺术家。苗颖尝试探讨这些媒介的各种可能性,以此来关注日益改变我们生活的网络。
苗颖 — 局域网情诗 - 手拿菜刀砍网线,一路火光带闪电.gif (gif动画),2014
苗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视觉元素是每个有当代生活体验的人都再熟悉不过的。这些常见于网络的文字和符号造型粗鄙,画风低劣,然而却莫名引人一再观看、反复咀嚼。在廉价网络审美的轰炸与戏谑背后,是苗颖对于中国在全面接入网络后所发展出的独特网络生态的思考和梳理。手机上缤纷的app成为当今文化滋生的首要平台,墙内和墙外也随之发展出不同的意识形态。然而本土生长经验既不惧于隔岸相望的全球化浪潮,也不急于接轨,反而在自己的后花园愈演愈烈。
苗颖 — 好爱,感觉不会再累了(网络浏览器),2014
苗颖 — 景观.gif (gif装置),2013
苗颖 部分展览:
2015,《手拿菜刀砍网线》个展,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线上平行展,网络
2014,《吉福岛》个展,视界艺术中心,上海
2014,《明天的派对》群展,UCCA,北京
2010,《Beyond/In,纽约西州艺术家双年展》群展,纽约
2009,《盲区》个展,福斯迪克画廊,纽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