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升华成为仪式的过程是必然的”——赵要、陆平原谈“发明仪式”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2319   最后更新:2015/11/17 22:43:03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点蚊香 2015-11-17 22:43:03

来源:艺术世界 文:刘化童


何谓当代的艺术场馆?


建筑是艺术的容器,唯有风格协调统一,才能在观展体验上相得益彰。当代艺术场馆在外观上更加特立独行,内部空间也更开阔。为了达到这种效果,除了新建以外,不乏在原有的工厂厂房基础上改建的案例。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英国泰特美术馆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两者的前身均是发电厂,完全能满足外部景观与内部空间上的双重需求。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同样如此。它选址在西岸艺术中心,其前身是原上海飞机制造厂冲压车间,经由著名建筑师柳亦春改建后,于 2014 年 9 月落成,首次投入使用就承办了首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在改建中,既在外观使用玻璃墙面解决了建筑采光问题,又保留了内部的原有起吊机等原有设施作为装饰,更为重要的是,它继承了原有厂房在水平方向上通透、在垂直方向上高挑的建筑特征。这正是最符合呈现当代艺术所需的建筑特征。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举办地西岸艺术中心外景


何谓美术馆级的展示?


只有先具备了当代艺术场馆的建筑特征,才可能有美术馆级的展示效果。它首先在于要有良好的动线设计:展场内要有明确分区,提供便捷的参观路线,避免观众在迂回、重复与交叉中迷失在偌大的场馆中;既要全部开放,可以一览无余,又要有所隔断,凸显不同区域的各自风采;同时还要留出空阔的通道,便于展品运输、拆装、布展与撤展,也便于观众能有宽敞与舒适的步行空间。显然,如果要全部满足这些要求,先决条件就是有足够大的空间。


其次是采光问题。场馆内既要有恒定的自然采光,保证观众的视觉处于自然的观赏状态,同时也要求采光口不占或少占展墙,自然光不能直射展墙,以免破坏艺术作品在专业射灯烘托下的展示效果。在这方面,西岸艺术中心是因地制宜改建的艺术场馆,相比其他借用非艺术用途的建筑来承办艺术活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最后是参展机构的展位空间。在装置等大型作品盛行的当代艺术里,对于展览提出的最直接的诉求就是必须要有大空间,唯有在空间充足的前提下,才能够展示出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并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观赏距离。并非所有的艺博会都有足够的空间给到每一家参展机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则凭借空间优势,让几乎每家参展机构都享有平均 100 平米的展位,以此实现更大的展示空间、更多的展示方式,以及更好的展示效果。

▲西岸艺术中心展厅


何谓专业的艺术布展?


如果说建筑是艺博会的硬件部分,那么展陈设计与布展就是它的软件部分。两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展陈设计都由 IDEAA3 承接,这家法国与中国建筑师团队在上海成立的专业建筑设计事务所,长期致力于博物馆、艺术展览、博览会等设计项目。总建筑师 Margo Renisio 女士有着丰富的经验,曾为卢浮宫、奥赛美术馆与蓬皮杜艺术中心这三大巴黎最重要的艺术场馆设计展览。由她主掌的展陈设计在展览动线、空间布局、灯光设置都达到了世界级的优秀品质。观众也能在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展厅内感受到来自权威认可的空间体验。


在布展方面,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不强制要求使用唯一的布展团队,而是参展机构根据自己的合作经验与默契程度选择长期合作的布展团队。在一次次布展过程中,他们的专业程度获得了认可,有着优秀的执行能力。此外,为了更加彰显展览效果,不少参展艺术家也会亲临展场,参与协调布展,以求让最了解参展作品的人为最想了解参展作品的收藏家与观众指明最精准的“观看之道”。

▲通透开阔的西岸艺术中心内景


何谓艺博会的硬指标?


显而易见的是,唯有优秀的画廊,才有更多优秀的代理艺术家,也才能让最精华的作品在艺博会的舞台上展示风采。因此,参展画廊的优劣最直观地标识出一届博览会的总体质量。除了画廊自身的优秀程度可资评鉴,仍有其他几项尚且不为公众熟知的重要标准。


1、参展画廊返场率


上届参展画廊希望返场是对艺博会品质的认可,大量的返场则是极大的认可。首届的成功举办,既吸引到更多新朋友纷纷热情加入,同时也有大量的老朋友希望重聚。本届保留了 2014 年的大多数参展画廊,如艾可画廊、天线空间、BANK、北京现在画廊、博而励画廊、柯恩画廊、东画廊、豪瑟·沃斯画廊、Leo Xu Projects、魔金石空间、大田画廊、佩斯北京、艺术门、沪申画廊、香格纳画廊、星空间、Vanguard Gallery、白立方画廊、空白空间等。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大田画廊展位


2、新增画廊优质度


新增参展画廊的优质程度,直接意味着艺博会的运营策略究竟是重量不重质地“扩招”,还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开拓进取。本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很荣幸地欢迎首次参展的新成员,包括:阿拉里奥画廊、Ben Brown Fine Arts、卡斯雕塑基金会、前波画廊、萨迪科尔斯 HQ、Massimo de Carlo、想象力空间、墨斋、狮语画廊、大未来林舍画廊、麦勒画廊、维多利亚·米罗画廊、站台中国等。

▲Gelitin,《无题,蒙娜丽莎》,Massimo De Carlo 画廊展位


3、海外画廊首展率


对于中国的艺博会而言,是否有更多从未涉足大陆的国外画廊前来参展,以此作为登陆中国市场的首次亮相。这是至关重要的指标。中国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全球的眼光汇聚于此,在怎样的时机下通过什么形式在中国迎来首展,一直是国外画廊慎重考虑的。Ben Brown Fine Arts、萨迪科尔斯 HQ 和维多利亚·米罗画廊这三家全球顶级画廊就把 2015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作为首次来华参展的登陆地。这既表明了国外画廊对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向往,也显示了他们对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认可。

▲萨迪科尔斯 HQ 画廊展位


4、艺术大腕登场率


有多少国际顶级艺术家的作品来参展,直接显示了艺博会的专业指数。能够在最舒适的场馆里近距离地欣赏大师的杰作,才是艺博会最核心的价值。2015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汇聚了诸多大牌艺术家,以全明星级的阵容列队欢迎着收藏家与观众热爱艺术的目光。譬如,享有“行为艺术之母”美誉的阿布拉莫维奇、“波点女王”草间弥生、全球最具争议及影响力的达明安·赫斯特、创作极为大胆的保罗·麦卡锡、女性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崔西·艾敏、被称为当代艺术“坏女孩”的莎拉·卢卡斯,以及乌尔斯·费舍尔、安东尼·葛姆雷、肖恩·斯库利等人的作品,均是国内难得一见的。

▲这张海报直观地诠释了“大腕登场率”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