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况】群展“Kerstin Brätsch with Mount Trailer”日前举行
发起人:蔷小薇  回复数:2   浏览数:2009   最后更新:2015/07/21 19:56:32 by 蔷小薇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5-07-21 19:49:29

来源:artforum

胡向前,“天天表演身体健康展览现场(《再造米开朗基罗部分),2015.

对于胡向前而言问题可能在于拥有一具时刻处于表演中的抑或持续带有表演性姿态的艺术家身体是否已然足够答案当然是否定一具身体是极易被捕获与消费的极易被嵌入行业运转的基本韵律中——故而在他的最新个展天天表演身体健康第二具身体得以被引入然而这并不指向生产的扩大化,《再造米开朗基罗》(2014-2015)学徒(apprentice)制度践行了一种逆向的教育这个点子恰恰肇始于其纽约驻留归来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与助手处于艺术家生涯中最为职业化阶段的节点然而师徒制度并非在捍卫这种处境而是既威胁着职业化背后的根本机制即雇佣关系与劳资制度又将教育表演混同这导致工作室如同真人秀的发生现场令师徒间的相互观察密集交流彼此吐露隐秘心事都变得含混且带有虚构气质仿佛预制的机构批判桥段此师徒关系的另一吊诡之处在于其充斥着非功效的成功学”,古怪隐喻化的形体训练以及那些针对当代艺术行业艺术史甚至表演本身的评论与观察都无法真正促成学徒步入当代艺术家行列——师傅似乎只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关于何为艺术创作焦虑或针对同行看法的符号”(sign),这令人联想起德勒兹关于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记忆的看法一种学徒式的历练一种促使学徒对于某种特定符号敏感的培训。“学习即是记忆”。《再造米开朗基罗虽然不涉及技艺的传授但却在为学徒筹备着其作为未来表演艺术家的记忆”,通过胡向前调动自身的语言与身体——在这个层面上表演艺术家》(2011)获得了延伸这个被艺术家投资\形塑的第二具身体注定成为他的分身”,成为他对自我想象具身化的一座雕塑

在展览开幕的现场表演中师徒关系最终走向了象征性的完结学徒独自登台他显得既自由又焦灼却因为这种状态获得了极富魅力的时刻周身散发着某种解脱与胜利的气息学徒的身体动作背后没有艺术家的双簧胡向前躲在人群中观察着自己被取代后依然余留的在场也许那才是真正的出场我们可以感到关于艺术家的记忆已经深深植入了学徒的内在虽然可能是事关行业经验或教训的记忆却不能将这种植入定义为策略”,或者说,《再造米开朗基罗背后没有阴谋”——比如颠覆成为艺术家这一过程背后的诸种秘密与神话胡向前的创作历来回避策略问题这也许源于其对于表面的执迷对于深入的拒绝在此他可能仅仅感兴趣于艺术家成才(formation)的情境并力求给予这种情境以生动的现实感与身体表达却并不试图达成任何反思强度仅仅满足于为其建构起某种具体鲜活的表面然而有趣的是不同表面之间的拼合令其创作不断处于扩张的状态亦使得越来越多的外部世界被纳入其表演内部如果将再造米开朗基罗土尾世界》(2014)并置你会发现它们代表了教育的一体两面后者空洞的激情在艺术家早期作品我一定把你开到太平洋》(2005)便已现端倪那是对于边缘与中心间可能实现的跨越的激情是对位移的野心——胡向前的艺术成功学便是位移从雷州到广州再到北京与纽约这条路线亦是其表演方法的内在逻辑以及对当代艺术世界的权力结构或历史结构进行重新演绎与把握的线索。《土尾世界中的宣讲,《再造米开朗基罗中的恳谈抑或土尾之边缘与米开朗基罗之中心意向的对峙都在说明教育是揭示或开启世界图景的一种方案而该世界是由语言与姿态灌注的表演高于一切的世界索莱尔斯将萨德比作书写怪物”,因为萨德是那个说自己做的人做自己说的人此外再无其他。”胡向前亦可以称为表演怪物”,他无视策略是因为在表演之外世界对于他再无其他或者说世界只存于他的表演之中在这个世界里表演会不断创造新的表演语言与姿态会不断去发明新的语言与姿态边缘与中心保持着高度的分裂又可以通过艺术家的身体不断展开反转或辩证的互动而世界的边界亦会随着艺术家的每一次表演而变更与延拓——正如在秘密任务》(2015)武侠电影亦被纳入此世界之中那些飞檐走壁与纵马奔驰的场景那些由无法理解的语声构成的交流那些横店式的风景都已被胡向前无差别(indifferent)的凝练成一些具体又无法区分彼此的时刻又与当下当代艺术的时间同步

— 文/ 杨北辰

长征空间 | LONG MARCH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798艺术区
2015.06.06–2015.08.09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