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一名作品展5月30日香格纳北京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094   最后更新:2015/05/24 15:58:44 by 展览预告
[楼主] babyqueen 2015-05-24 15:58:4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何妍婷

艺术家高伟刚

导言:2015年5月21日晚,贝浩登(香港)带来艺术家高伟刚香港的首次个展《挣脱者》,展出高伟刚的新作,包括《永恒》系列、《挣脱者》系列、《新世界》《星》《Where》。这次展出的作品及创作手法延续之前的风格。这次主题同名的系列作品《挣脱者》中,大海、雪上、天空,这些自然场景让观者能迅速地进入到画作中,但艺术家以不规则的圆圈、线条抑或音频打破画面的平静;《永恒》系列,从远处看就像一幅幅缀满星辰的夜空,当走近作品时,却发现闪闪的星星根本不是预想中的形状,卡通化的符号瞬间颠覆了观众对于“星星”的固有想象。在高伟刚的这些作品里,反复挑战观者的固有经验,亦以重复统一的手法提醒我们,“不要只愿意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事情”。

《挣脱者》展览现场

打破惯有思维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的作品都是您今年的新作,这批作品与之前的作品是怎样的关系?

高伟刚:既有延续又有不同。大方向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基本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初衷进行,工作方法也是一样的。不管是装置,抑或平面作品,都符合我喜欢拐下弯、突出矛盾的效果。有时候表面以一个比较简单的主题让观众进入,比如这次的作品《挣脱者》系列,画面中的海、雪山,抑或《Where》中的楼梯、空间,都让观众比较容易融入作品中,但是很快走不下去,这是我喜欢表达的形式。我的作品容易进入,但是不太容易走出来。一旦进入所谓的主题、叙述的故事框架里之后,会发现矛盾出现——和原来的知识结构产生冲突,会不知所措。因为我们平时接触的信息太多,太容易得到了,时间长了很难深入思考,这是我所要批判的,我希望人们多动动脑子,不要固执地坚持自己固有经验。有时候这些控制是我们意识不到的,因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高伟刚  《挣脱者》系列(部分)

雅昌艺术网:您是怎样来选择这些图像的?

高伟刚:这些图像的选择要具有所谓的美感或者一个普通的主题,大海、雪山是自然角色,会容易消解观者的警觉性,如果选择窗口、啤酒瓶这类社会或非自然因素的场景,观者会联想这是什么地方,白天还是晚上,这些元素在画面中构建起一个故事。而自然场景比较单一、简单,简化到只是一个词,我经常选择没有太多故事情节,比较平铺直叙的事物。

高伟刚  《挣脱者5号》 不锈钢上油彩  150X190X5cm  2015

雅昌艺术网:单一画面会引导观众进入到作品的浅层,没有办法继续深入,您在作品里会有某些引导,让观众进入到深层次的思考吗?

高伟刚:比如《挣脱者》系列,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海或一座山,还有其他的事物。当观众进入一个门之后会发现第二道门在里边,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开。《挣脱者》系列的画面不是一个完整的图像,尽管一些元素抹掉了图像的完整,但是我们看到的结果正好相反,比如《挣脱者5号》,聚焦在圆上,在不规则的形状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图像。我的本意是减少原来图像大概5%的面积,实际上因为材料本身的镜面特性,有反射功能,所以观众反倒会看到一些心理向往之物,通过镜面看到自己。

  艺术家是挣脱者,抑或作品是挣脱者、观众是挣脱者?别太关心这个词,这都是艺术家设计的一个圈套,我下回可以叫“革命者”。同样的道理,图像给观众的感觉,是图像带给你的信息。虽然很简单,但是当艺术家在作品上通过某些方式、技术改变了画面,观众就开始想为什么这么做,被作者的图像和作品名控制住。某种程度而言,艺术家所呈现的事物,有时候对观众而言是一个障碍。因为观众利用自己的经验来思考,比如《挣脱者5号》,观众会想画中的圈是一个什么,会与弧形的东西开始印证起来,当想不明白是什么时,产生矛盾了,就会慌乱,这就是我要的。我希望我的作品是开放式的,而不是过多的解释和阐述。

《挣脱者》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在《挣脱者》系列中,有些作品以精密的音频打破画面,有些以随意的圈描绘,个人的感受一种是随意、一种是严谨。

高伟刚:我是实际操作者,我会跟你讲,音频是最容易做的,是用机器来替代切割的;如何把一个不规则的形状画得具有美感,反倒是要修改很多次,才能达到目前这样。对于一个工作的难易程度,正常人都会觉得生硬的音频和近乎完美的圆很难弄的,其实看起来比较自然或者是很简单的事物,反倒是经过很久的思考的。“最好的设计是看不出来被设计过的”,我很早听到别人讲过这句话,但在很久之后才明白这件事情。有时候你看到或者是以个人经验理解事物可能不对。每个人理解的角度和方式不一样,沟通有时候比较困难,有时候需要屏蔽一下自己,讲太多会影响对事情的理解。作品的制作过程并不那么重要,怎么影响到观众最重要。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选择用不锈钢这样的材质,整个展览的大部分作品都用到这种材质?

高伟刚:我通常会选择自己比较顺手、习惯的材料,通常我们都是右手写字,很少有人故意用左手写字,不锈钢材料是一种没有太多感情的材料,容易制造出光滑、镜面效果,也容易做成我比较喜欢的金色,自然而然就喜欢。其实很多人都喜欢金色,这是一个讨巧的颜色,最起码不是所有人都特别讨厌金色,恰恰我本人也比较喜欢,也不太避讳这个事情。

高伟刚  《Where》  不锈钢、镀钛  310X650cm  2015

高伟刚  《Where》(局部)  不锈钢、镀钛  310X650cm  2015

雅昌艺术网:您是如何发挥不锈钢材质的特点的?

高伟刚:我不会故意找一些我完全不熟悉的方式来做,我还是以主题或者想要表达的事情在先,材料选择在后。也许我会用糖做一个楼梯,“金色的楼梯”主语是楼梯,而不是金色。

雅昌艺术网:这次以楼梯为主题的作品《Where》更像是一个平面的形象。

高伟刚:因为做一个展览是一个团队或者一个空间和艺术作品互相结合的产物,我不能抛开现有的实际条件,凭空制造出一个我想要做的事物,只是针对空间有所调整和改变。悬挂的方式比较适合目前这个空间的布局——整洁、墙面多,甚至包括地板的颜色都决定了我选择画带来什么颜色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您是从什么时候用楼梯这一题材进行创作?

高伟刚:大概在2009年、2010年开始做和这个主题有关的作品,开始也没有限定要做成非常职业化的符号,这个主题之所以不停地反复出现,说因为每隔一段时间,我会觉得有一个方式更适合展这个主题,就再来一下。

高伟刚  《新世界》  混合材料,音乐盒  2015

温柔演绎粗暴

雅昌艺术网:《新世界》这件装置作品带给人的是另外一种感觉。

高伟刚:因为是立体的、带有机械动能的作品,这种类型在我之前的作品里比较少见,之前的作品都比较简单,不带有过多社会印记,一块石头、一个水面、一座山,都是自然的角色。相对而言,这件作品的确有点怪,不是我常用的一个元素,而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效应的机器,显得有点突然。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这个阶段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做这件作品?

高伟刚:人需要改变,如果老是做一个事情,自己会想吐的。

雅昌艺术网:会是在某种机缘之下,才做这种作品吗?

高伟刚:具体说哪一天开始,很难讲,就像有一天,你看到一个很帅的男生走过来,突然让你想起一个人,想起一件事情,但是一个模糊的记忆,具体是过去的哪个点,哪一天完全不记得,只是模模糊糊的记得一种感觉。《新世界》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来的,在做这件作品的之前已经有这个感觉,我不相信一见钟情或心血来潮,我觉得这些都是靠不住。

雅昌艺术网:《新世界》这件作品有比较明确的社会指向吗?

高伟刚:这是具有实际功能的工具,牵扯到很多个人的原因,我的工作环境经常会见到这个机器,它带给我的观感和你们不太一样,就像每天生活在船上的海员,和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对船的感觉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说,钻孔机对我有多重要,而是我见得太多了,我对它产生了兴趣,真实的机器所具有的厚重、锈质感,甚至能闻到铁和漆生锈的味道。我想用一种个人的方式进行表达,会想到拍一张照片,或者写一段话进行描述,这可以作为表达想法或者表达事物的一个途径。最后,我选择具有实际立体空间感,并改变它运转方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所谓制造矛盾的方式创作这件作品。《新世界》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变化掩盖了钻孔机应具有的形态。如果把真实的机器放在展厅里,会给观众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您想到添加音乐在这件作品里?

高伟刚:真实钻孔机的噪音是让人无法忍受的,那个声音会击穿人的耳膜,是反复的大声响,等于每一下都像一发炮弹打出去的声音。我保留了机器转动的感觉,但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之前的机器中不可能有音乐,也不可能转动如此缓慢,是一个很粗暴、很迅速的机器。

高伟刚  《永恒》系列(局部)  2015

高伟刚  《永恒-3》  不锈钢上油彩  2015

“挣脱者”就像一把钥匙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出的《永恒》系列是不是有两种形式?

高伟刚:没有太多的不同,都是《永恒》系列,也是在探索阶段。我不可能一辈子只画一种画,那样多无趣啊!永远在调整,现在的状态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雅昌艺术网:用自然、宇宙这样一个宏观的宇宙观作为方向,算不算是现阶段的一个状态?

高伟刚:其实只是图像选择,没有什么一定是要和自然有关。之前我也做过一些别场景,只是我很少画人。

高伟刚  《星》  雕塑  2015

雅昌艺术网:《星》这件作品是四块一模一样的大理石,您是怎么做到的?

高伟刚:技术上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要讲这个,我可以给你讲一个相关的故事。我在路边捡了一块石头,用3D扫描后形成一个模型,通过调整得出一组数据,再根据这组数据输入到一种机器上,就做出四块一模一样、但从来没有真实存在的石头。我再告诉你第二个故事,有一块这样的石头存在,大小和这次展览的差不多,我原样复制了三块。你觉得哪个更可信?

雅昌艺术网:都不可信。

高伟刚:如果我很严肃地上来跟你,你会相信的。我可以跟你讲十个与这些有关的故事。但这不重要,关键是为什么我要做四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当观众发现四个是一样的石头的时候,就会对这个事情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这四块石头摸起来的质感、单独看都是正常的,自然界不可能真正存在四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进而,观众可以断定这里必定是有人造的,会产生怀疑,甚至觉得有可能有一个是真的,也有可能四个都是假的。另外,这件作品的名字为“星星”,这个名字和所呈现的四个石头之间的关系很难放在一起,错上加错。通过这件作品,我们讨论的是真实和虚构的关系。对事情的判断和名字的判断会把观众引入歧途,恰恰观众忘了自己怎么看这件事情?

高伟刚  《挣脱者6号》  不锈钢上油彩  2015

雅昌艺术网:如果没有作品名字,也许观众可以更直接地面向作品。

高伟刚:以我目前的能力可能做不到对所表达的主题强烈的控制,还是要靠一些词语作为诱饵,让观众进入到所谓的圈套里边。

  我观察到所有人都有弱点,愿意相信,“我们只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事情”。

  这次展览为什么叫《挣脱者》?我的作品中的图像与观众的惯有经验是吻合的,但是我一直在破坏,不管我是涂抹抑或增加,实际上是希望观众从对图像的依赖里挣脱出来,因为我们对图像所表明的主题太依赖了。比如《挣脱者6号》,观众觉得雪山下面有东西,如果我把这幅画倒过来,观众就看不出是雪山了。你想想,我们建立的、依赖的标准如此脆弱,倒转一下,第一眼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尽管图像消失了,前面的声波还在。

  “挣脱者”就像一把钥匙,我们挣脱什么,从哪里挣脱不重要,关键要有挣脱的态度、动力,不要老是依赖,不要“我们只愿意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事情”。

雅昌艺术网:谢谢!

[沙发:1楼] guest 2015-05-25 03:13:56
这是啥名
[板凳:2楼] guest 2015-05-26 14:46:00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