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之子艾老替父领取“良心大使奖”
发起人:号外号外  回复数:6   浏览数:1846   最后更新:2015/05/26 01:07:32 by guest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5-05-22 22:16:14

来源:artforum


周轶伦,《无题》,2014综合媒介,209x120cm.


特殊取决于观看方式的不同而不仅仅趋向于形式的特有标准时面对事物的形象被过度强化或被极端简化时这两种反差动作都显得相对特殊”。以此作为思考的介入点似乎形象的始和终在这里变得并不重要怎样得到特殊的疑问有待提出仅从周轶伦个展“GO◼DFINDER”的中文直译就已经强行带出这种混淆的特殊观看——现场霓虹灯标题的情境导致找金子的人神的寻找者相互串译彼此的特殊性被分离时也完全上升到了存在的重叠关系显然这更像是艺术家对一次目击的再造只不过观看方式的不同加剧了观者对作品的固识

本次展览分为耳朵和英语对于绘画很重要”、“没用的东西即将成为潮流”、“黑店”、“仓库四部分从字面意思和现场来看在无法使用理解的方式去进入所有作品时它们又同时具备了合乎正常情感的方法知识逻辑文化经验导致解读语言的缺失与知识形象的写照之间的对峙垄断了整个展厅与角落往往在缺失语言判断时人们容易把异常作为一种去平衡观看的特殊方式进而与所有表象牵连关系的内容写照也变得特殊化以至于连展厅中建筑建构的局部外露都强硬的与作品拉近关系这种对于判断的混淆恰恰应对了艺术家最终摆放的自我视角——“艺术家没有想象力都是观众在幻想我想做观众。”跟随其视角发现所有作品看似在内容上都具有调侃与破坏意味实则不然——在诸多涉及宗教相关的绘画作品面前确实能成功使用合乎宗教情感的方法去应急但抽象的内容使人进一步缺失解读的根源这并非主观性偶然艺术家保留了宗教由来已久的形式与舒适的比例样式剩下所强调的是怎么画而不是画什么”,这无疑使人在察觉到宗教的视网膜”(所谓宗教的表象基础之后一无所获其重点也就转向了绘画的动机连同艺术家打造得称之为潮流的服装品牌在剩余素材的加工拼接后再加上所需的推广整体构成了常规意义上的消费结构这也是对口口皆是的潮流的质疑

这所有都构成了整个展览的对峙关系——既然遵从观看的特殊性就应该尊重特殊所指的不同而不是单一这就好比假如宗教艺术被强行的作为文化来看待那便不该只是呈现出形式与标示的主体惯性或只有一种感官方式因此艺术家更强调怎么画所渗透出的观看差异就像仓库部分只是对原有作品的再造使对的观看变得成立一样重要整个展览皆在揭示作品作为的内容并不重要关键是对经验提出质疑

— 文/ 李宁


站台中国|PLATFORM CHINA
朝阳区草场地村319-1艺术东区A区内
2015.04.18–2015.05.3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