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土尾世界——抵抗的转喻和中国国家想象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774   最后更新:2015/03/24 13:31:16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面试会 2015-03-24 13:31:16
反叛与游牧
城市经验的炼金术
时间 3/21 - 4/20
地点 长沙|力美术馆


3月21日,“反叛与游牧:城市经验的炼金术”当代艺术展览在湖南长沙力美术馆进行,展览为期一个月。本次展览由力美术馆主办、青年策展人袁霆轩策划,参展艺术家有刘可、刘旭东、欧劲、舒昊、宋鬼聿、文鹏、喻旭东、赵一浅,展览将通过这8位离开故乡在外地漂泊、创作和生活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来呈现一种在貌似纷乱无章的时期,艺术家个体日趋复杂的城市经验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发生了对生活的回应。


时光迅捷人心浮躁,需要一段惊喜历程,让我们安静如水,或者急火攻心。力美术馆特选部分现场图集,披沙拣金, 以飨观者。


展览现场

刘旭东作品现场

刘旭东作品《我》

刘旭东作品《掌中宝》系列

欧劲作品现场

欧劲作品《线.4》

欧劲作品《圆.2》

赵一浅作品现场


赵一浅作品《在.不在.时间》

赵一浅作品《在.不在.城市》

刘可作品现场《转换的风景》

刘可作品《转换的风景》局部

刘可作品《转换的风景》局部

舒昊作品《日课》现场

舒昊作品《日课》现场

舒昊作品《日课》部分

宋鬼聿作品现场

宋鬼聿作品《巢·时刻》,观众可以在作品上选择某处签下自己的名字和时间。

宋鬼聿作品《归宿之巢》

喻旭东作品现场

喻旭东作品《山水形状NO.1》

文鹏作品现场

文鹏影像作品现场

文鹏作品《新闻早餐》系列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反叛与游牧》展览同期还将邀请众多青年理论批评家共同参与,讨论艺术家的身份与当下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当代实验艺术展览往往有着自己比较独特的美学价值探索,本次展览介绍中提及:不同于其它那些仅仅只是它们自身所是的存在物,人们有自由可以愿意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

每个艺术家都在凝炼自己的价值观,包括如何把意义赋予我们的生活,这是庸常世界里闪烁着光芒的炼金术。本次展览自3月21日展出至4月20日,此展览免费对大众开放,欢迎观众前来观展。


展览观感摘选
这是我回到长沙后看到最酷的一个展。奇怪的是,我不是从正门进的展厅,而是从二楼会议室下楼梯进入的。那会儿展厅人很少,灯光很亮,听到空气中的似乎有电压的沙沙声,走近细听是一个视频装置在播放,慢慢的人声底下开始有东西击中我。
这个空间的感受让我像是回到了北京,某一个周末,我站在798或是美术馆的某个当代艺术展厅,后来在研讨会上段江华老师说了跟我一样的感受,像回到北京了。
细细看,你会知道,那个直感没有错,有的作品让你惊叹,有的有趣,有的让你害怕不适,有的迷幻,有的费解,有的让你想到荒诞诡异等字眼,还有的逼迫你站在前面良久,看了又看。照片有可能片面的,只有去到美术馆,站在那个空间里,你才能知道它确实带给人感受的那些东西。(by:[同去]编辑 吴柳)


展览观感摘选
长沙少见的高质量的学术性的展览。(by:当代艺术家 段江华)


展览观感摘选
《反叛与游牧》展览,通过聚集一群敏感的艺术家,在各自的表达中找到交集——反叛的姿态与游牧的状态。反叛是当代艺术创作的常态,游牧则是当代艺术家们生存方式的常态。“常态”最大的危险是易使人钝化,所以不时的刺激与提醒是必要的。
一个展览通过视觉刺激,提醒观众不断自我认知,并由此引发关于社会的思考,如此策展人的意图就成功的实现了。作为一个观众,我在展览中联想起自己教师、媒体人、艺术从业者的身份变化,自己当前从事市场实体运营的困顿到互联网思维的主动转型,此心不安,心无定居,种种迹象证明我一直在游牧中。
所以在看到这个展览主题的夜晚,才会写出“吞噬一片草地的清香,下一个远方就是下一个故乡,游离我们的离愁,放牧我们的放纵……”(by:同道艺术馆馆长 吴亦)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参展艺术家与部分嘉宾合影

“反叛与游牧”展览讨论会现场


最后:生活继续向前,每一条路都是歧路,每一个抉择都走向抉择,和所有从实践中挖掘法则的艺术家一样,人们有权利去选择,然后再选择背弃。这不止是一个展览,力美术馆等待你的出现,于现场感知艺术的神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