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星艺术拍卖”是国内首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艺术品拍卖手机应用
发起人:林小爱  回复数:0   浏览数:2063   最后更新:2015/03/19 22:09:42 by 林小爱
[楼主] 展览预告 2015-03-19 22:09:42

来源:OCT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

“我叫阿史”


开幕时间:2015年3月21日下午3时


常驻北京的艺术批评家、编辑吴建儒为OCAT西安馆策划的展览“我叫阿史”,展示了三位工作在广东的艺术家冯伟敬、史毅杰和朱建林一次测试集体创造力的既幽默又认真的创作实验。本展览为OCAT西安馆“青年策展人计划”的一部分。

“我叫阿史”布展现场


在这次项目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艺术家冯伟敬、朱建林和史毅杰这三位艺术家共同协作的工作方式,《冯火》月刊是一本他们对艺术以外的时间收集,他们在这窄小的空间里展开了艺术家式的宏大蓝图,主编冯伟敬甚至希望《冯火》能具有电视台般的影响力,艺术家“阿史”正是诞生于《冯火》的漫画连载栏目。阿史为展览现场制作七件作品,在漫画剧本中,阿史通过回答一系列的追问来完成了他作品的意义。

史毅杰、冯伟敬、朱建林,《我叫阿史》第五话, 2015年,彩色有声录像,1分钟


阿史角色的产生无疑折射出这三位艺术家或他们同辈人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和怀疑。朱建林、史毅杰和冯伟敬三位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在毕业后的两年间一直在广州创作、生活。艺术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贯穿于他们的生活中间。在他们很多的作品中透露出强烈的非艺术诉求,甚至在试着提炼一种当代艺术的美学形式。在漫长的并且没有太多展览机会的时光里,《冯火》月刊规律的出版工作成为这三位艺术家一种固定的生产方式。阿史的创作杂糅了现成物、波普、表演等各种艺术史经典元素,在最后的章节,阿史为大家解开了自身命名的伏笔,对应着美术学院的多年训练,阿史的创作为三位艺术家交出一份批判性的实践。

《冯火》月刊


朱建林、史毅杰和冯伟敬于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他们继续在广东生活与创作。



Q:简单介绍一下展览的结构吧。


策展人:“我叫阿史”展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冯火》月刊工作坊,在工作坊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的出版的《冯火》月刊是如何生产;另一部分是“阿史个展”,展示了艺术家“阿史”的七件最新创作,作品以极其简单的形式和通俗的材料来表达他对人类情感中最为普世部分的关注,比如爱、和平、暴力等等。


Q:展览想探讨的是什么?


策展人:展览借由冯伟敬、朱建林和史毅杰所出版的《冯火》月刊,观察这几个广州年轻艺术家在面对“什么是作品?”“什么是好展览?”“什么是艺术家?”疑问时候的反应。“年轻艺术家”这个越来越被艺术圈青睐的称谓,在漫长的并且没有太多展览机会的时光里,《冯火》月刊规律的出版工作成为这三位艺术家一种固定的工作方式,“阿史”的角色脱胎于《冯火》其中一个栏目。本次展览是“阿史”这位新生艺术家的第一次个展,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应要求描述自己的作品、接受记者采访、回应有关艺术家如何维生,以及作品意义的提问——这些“职业”艺术家在工作中都会遭遇的问题,都由有着鲜明“业余”色彩的“阿史”来逐个击破。身着休闲短袖却系着正装领结的“阿史”,在看似听话地完成上述职业艺术家规定动作的同时,会用近乎本能的反应破坏人们谙熟的个中规则。


艺术家讲座:欢迎您参与3月22日下午3点进行的艺术家朱建林、史毅杰与策展人吴建儒的对谈。


预留座位,请拨打电话:029-8552944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