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i艺术 文:曹丝玉
在前进和后退的中间时刻
热闹如海南的温度。我们在最好的季节来到三亚洗肺,清眼,对着大海释放激情。“潮汐间”是本届华宇青年奖的主题,站在沙滩上看海水涌来、褪去,反反复复,这中间有一个瞬间,无法分辨海水是在前进,还是在后退,暗涌的力量凝固在此时,而这个无法明辨的,却又充满力量感的瞬间正是“潮汐间”的艺术家们揭示出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此时此刻”。
“新裤子”乐队演出现场
12月22日下午,第三届三亚艺术季中最令人瞩目的“华宇青年奖”揭晓了,胡为一摘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吴超获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评奖晚宴时暖场的“新裤子”乐队瞬间让此时此地的,以及此时此刻在朋友圈看直播的人们感到无比的快乐,于是有同事点评道:“还没有看到大奖,艺术三亚已经被‘新裤子’刷屏了......” 。
蔡凯 《旗帜》铝板喷漆,投影仪,尺寸可变, 2014
蔡凯 《有一盏灯永远不熄灭》 单频道录像(高清、彩色、有声) 3'34'' 2011年
胡庆泰 《胡庆泰项目:廖国核/杨心广/詹蕤》 ,艺术项目, 尺寸可变 ,2010-2014年
胡庆泰 《胡庆泰项目:廖国核/杨心广/詹蕤》 ,胡庆泰和廖国核作品方案的收买合同
胡庆泰 《最美地颜色是黄色》, 墙上涂料, 尺寸可变, 2014年
陈陈陈 《愿你此在》 纪录片,影像装置,摄影 100*80cm*5 ,2013年
陈陈陈 《愿你此在》 纪录片,影像装置,摄影 100*80cm*5 ,2013年
相比上届的华宇青年奖,比较大的调整在于它的奖项设置和奖金使用上。五名评委选择奖的获奖者,分别由五个终审评委推荐而出,徐文恺(吕胜中推荐)、叶甫纳(皮力推荐)、王海洋(田霏宇推荐)、牛文博(徐累推荐)、关尚智(张培力推荐),为此次华宇青年奖评委选择奖的获得者,他们将一同前往威尼斯双年展,一切费用由华宇集团承担。
姜波 《习惯性》彩色数码微喷,彩色单频录像, 2014
厉槟源 《自由耕种》行动记录、单频录像 22'08'', 2014年
冷广敏 《声音的容器》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8*(210~230)cm 2014年
艺术家胡为一获得此次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吴超则获得了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他们将分别获得五万和三万元的现金奖励,除此之外华宇集团将帮助他们实现一个展览或一个项目的实施,总共的费用将达到100万元。
黄彦《我的生活》、书籍、表格、视频、2012-2014年
黄彦《我的生活》、书籍、表格、视频,2012-2014年
林科 《鲁滨逊漂流记》数字视频 00'56''循环播放 2011
林科 《星际旅行2013》 数字视频 6'34'' 2013年
刘佳婧《这里是远方》,综合材料, 尺寸可辨, 2011-2014 年
刘佳婧《这里是远方》,综合材料, 尺寸可辨, 2011-2014 年
魏源《人肉雕像》,单频道录像(高清、彩色、有声), 7'48'' ,2014年
徐跋骋 《流动美术馆》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4年
郑菁《-97311》头发、纸片、铅笔、灯、高清双视频, 252*131*25cm ,2010-2011年
魏源 《呻吟》,单频道录像,2013年
关于这次评奖,所有的评委一致认可了它的公平和公开,比如终审评委必须要申报他们和这50位艺术家的师生关系,那些得过奖或已经拥有关注度的艺术家都会排除在大奖名单之外。初选评委戴卓群认为,具有海选性质的提名方式,让艺术家实践拥有了更大的可见度。康学儒则很直接地说,主办方和获奖者之间没有任何多余的关系,而它的纯粹性让那些很难被商业系统接纳的艺术家在这里拥有了被看见、被认可的机会。此时的中国,的确还没有一个奖项是独立在商业体系之外的,而这正是“华宇青年奖”的价值所在。
徐文恺《静物5》,视频装置 ,8'00'' ,2014年
牛文博 《我房间的每个m3》,装置,6mx6mx1m,2014年
王海洋 《双面菲克雷特》, 动画 ,3'27'', 2012年
王海洋《无题1&5》,布面丙烯,240x210cm,2013年
王海洋《无题1&5》,布面丙烯,240x210cm,2013年
王海洋(推荐人田霏宇)
王海洋的动画在不同形体的联系及隐喻间不断切换,展示着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美学关系。他对形状的想象力不限于表面的相似性,还营造了一种类似人类记忆的片断式传达方式。正如艺术家自述所说,“绘画是一门制造二维幻象的手段,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颜色、形状都是艺术家的主观选择”,因此绘画的随机、偶然和复合型,成为了一种迫切的美学追求。在王海洋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倾向。
关尚智 《我家晾衣架上的升/降旗仪式》, 单频录像 ,1'47'', 2007年
叶甫纳 《一个有思想的房间》,视频 30'', 2014
叶甫纳《家春秋》,视频 ,5'', 2014
叶甫纳(推荐人皮力)
叶甫纳的作品中浮光掠影的色彩,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她是关注个体与历史联系的这一事实。她把女性的乔装态度,转化成一种连接不同生存质感的节奏。叶甫纳把理性当作一种需要解除的制约,却把感性的扮演与表演当作理解的途径。
吴超 《发生》多频动画装置 2013年
胡为一《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摄影 尺寸可变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