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艺术馆(Kunsthalle Wien)群展《蓝色时代》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0   浏览数:1371   最后更新:2014/12/07 20:04:27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4-12-07 20:04:27

来源:艺术眼

展览日期:2014.12.07 至 2015.03.16

主办单位:应空间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区A3

艺  术  家:肖喆洛

“我是一棵树,或者一只椅子,一座亭子。突然,我就出现了,无中生有。没人追究我从哪儿来,而我随时会消失,在他们不需要我的时候。这里的人们不追求永恒,因为他们也在随时消失的恐惧中狂欢。”

——肖喆洛

肖喆洛的绘画中隐藏着一个用来缺席的位置。这个位置有时是外在的“既亲切又陌生的某物”,简易可变的帐篷、锋利的秃树、惬意自由的养蜂人、公园里可笑的亭子、儿童摇摇车,构成来自景观社会的自嘲、城乡结合部的人文关怀以及由山寨之物引发的想象。有时这个缺席的位置也是肖喆洛内在的自己,在绘画的唯一性面前,时间被压缩在画面中,曾经的自己被逐渐沉淀在堆叠的黑色深处,停笔时,新的自己从画面里走了出来。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描写道,每个人都只是林中的一棵树,树木之间虽枝干相摩,究其根源处,却是沉默和孤独,陌不相知,各不相干。所谓的缺席也是观察生活的适当距离,人与人的关系,生活方式与质量的差异,城市的结构都因距离而清晰。面对现实,无论是传统文化断裂还是全球化的冲击,“阳光抑郁症”的肖喆洛有着自己的审辩式思维,绘画即思考,风景会说话。而在绘画的情绪表达上,肖喆洛所迷恋的悲剧美在“向死而生”的哲学引导下转化为积极且强大的存在,强大的情感需要强大的观众去守恒能量。

愿你是那座缺席的丰碑。

缺席的丰碑

粗糙的梦——萌芽

既陌生又亲切的某物——帐篷

红裙

[沙发:1楼] 艺术眼artspy 2014-12-07 20:23:22

浓荫之下

 

 

任何一个地方

 

既陌生又亲切的某处——机场辅路

 

悠长的对视

既陌生又亲切的某处——观音桥

 

 

 

 

拥抱生活

见与不见

[板凳:2楼] 艺术眼artspy 2014-12-07 20:30:00

粗糙的梦——白夜

 

在一起——投币摇摇车

在一起——水泥墩

在一起——篮球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