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谈“不但 | 而且”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433   最后更新:2014/11/19 16:03:16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babyqueen 2014-11-19 16:03:16

来源:雅昌艺术网  文:潇然

山水环绕的四方当代美术馆,被创始人陆寻定位为“乌托邦”和“游乐园”。在这里,一场名为“中国好画家祝你爽”的展览吸引了众多当代艺术界的大拿。

四方美术馆

“直觉”,陆寻决定要给廖国核做个展的时候,还没有见过艺术家本人。是直觉告诉他,展览非做不可,“这个决定完全来自我对他的艺术创作的兴奋与热情,艺术家内心深处的一个声音和我产生了共鸣,”陆寻说。
廖国核对自己的作品也有充分自信:“有一些人觉得我画得不是很好,但是我觉得自己画得很好,比很多人都画得好,所以我是中国好画家。”
这位好画家面对媒体的时候,总带有某种警觉和矜持。说不清这种警觉来自何处,但当廖国核从容放松地和藏家、评论人聊起画作背后的故事时,作为记者的我,心里不好受。
他曾经接受过湖南本地都市报《潇湘晨报》的专访,文章前面,他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童年时的乡村生活,可到后来对话的部分,节奏不对了,一个问题通常回答只有非常简短的一两句,最后,整篇文章以“不说了,没意思”结束。
想弄清楚原因。
廖国核有一幅画,叫做《禁止大嘴巴的人上电视》。

展览现场:禁止大嘴巴的人上电视

夸张的牙齿让人想起岳敏君笔下大笑的光头人物,或许,还有不能言说的痛苦。
2008年,廖国核辞去了在湖南卫视的编导工作,成为一个“职业”画家。在Karen Smith看来,八年国营媒体的工作经历,以及对广播政策和社会政治的体验,成为廖国核艺术表达的不尽源泉。
显然,廖国核了解媒体环境,了解媒体人的“爆点”在哪儿。与其说他矜持,倒不如说那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他还有一幅画,叫做《艺术最能救人命》。一个孤注一掷辞去工作专门画画的人,绝不会轻易断送掉自己的艺术生命。
被艺术救了一命的廖国核,惜命。

突破
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驱驰,四方当代美术馆位于六朝古都金陵的江北一隅,这里没有公共交通可以直达,避开了都市的喧嚣尘埃,一座拔地而起的灰色建筑,能够满足人对时间、空间和艺术的所有想象。
陆寻一开始认为,如此具有强大气场的空间,会把廖国核的画作“吞了”,所以,想要加一些装置、雕塑等作品。“后来证明我错了,廖国核的画完全可以hold住。”
第一次看到廖国核作品时,陆寻非常不喜欢,“我觉得可能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会喜欢。”然而,廖国核屡次邀请回看作品后,陆寻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特质:“他的画里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很难得的才华跟想象力,异想天开,才华横溢,画里面探讨的东西跟说的东西像蜘蛛网一样,层层拨开,有很多方向。”
正如廖国核很多没有绷画框的作品一样,他试图突破绘画的边界,也试图突破传统展览形式的边界。

场馆远处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有四个人在跳钢管舞:“远远看去,没有音乐,只有人在扭动,很像马蒂斯笔下的人物吧。”
后现代的建筑顶端,飘着两个大大的气球,垂下的绸布上写了两行字,一行是展览的主题,“中国好画家祝你爽”,另一行则是“记住,越不诉苦越不苦”。廖国核露出难得的轻松神色对我说:“看上去像不像两个触角?”
几年前,廖国核为了配合展览,还杜撰了自己的简历。出生在印度的加尔各答,结业于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机械制图专业,收藏机构则有“湖南兽医学会”、“浏阳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这两个特别的机构。
叙述
很多人认为,廖国核的画很“随意”、“不负责任”,好像一个不懂绘画的人在信笔涂鸦。但陆寻不这么认为:“其实他的技术非常纯熟,所有看起来怪里怪气的线条都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画了很多遍才能达到现在的效果。所以他的东西越看越好看,越看越觉得活起来,他的线条,感觉会从画面上跳出来。”
廖国核画面上体现的“蔫坏”,“又烂又贱”,“膈应人”,背后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揣测。
为了字体色彩的搭配,或者某种线条,他会画上无数的速写和草图,细细琢磨:“这个是把色块换成了线条的形式,看起来很随便,我中间做过很多次尝试和挣扎,不会比任何从事这行的人付出的代价或者努力更少。”
陆寻去过廖国核在湖南的家,那是一个小小的公寓,摆满了卷起来的画:“他每个方向第一张的画作,都会自己存起来,随时研究。”
不了解廖国核的人,很难找到他作品叙事的线索。好在四方美术馆的建筑本身,提供了一种叙事的维度和可能性。
倾斜的墙壁上,挂着的是踩在滑板车或滑轮上的人物。洗手间的外室挂了两张画,一张写有“放屁角”,另一张则是黄灿灿的线条围绕着房屋的画面。

展览现场

展览还发行了一套特别的图册,呈现了不同方向的廖国核。除了一本文集以外,艺术家邀请了七位背景各异的人士:徐震、王兴伟、段建宇、Waling Boers,贺潇,严单捷和陆寻,从他十多年按绘画生涯中的作品中选出六十四件,编成一本小人书一样的册子。这是观者的叙事。

对话
雅昌艺术网:这几年除了画画以外,还在做什么?
廖国核:除了画画还能干嘛?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杜撰你的简历?
廖国核:没有什么特别的,当时展览的时候那样做了。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从一个媒体人转型做了画家?
廖国核:不是从媒体人转型,我一直想靠画画来活命,但是没有办法去让很多人接受你的东西,总要找一个工作让自己活下来。做媒体只是说我有那个能力,也能够胜任那个工作,恰好别人需要,能够付给你工资,觉得你做的工作还可以,就是这样了。你有工资,可以生活。
雅昌艺术网:什么时候,你头也不回地不再去做媒体人了?
廖国核:不是不再做,觉得确定说如果这一辈子继续这样子,可能你在那个转折点上不做宣传,可能以后也再也不会说去走这条路了,只能退休之后再去画画。但是一个东西是你最想要的,所以要做决定了,就是这样的。
雅昌艺术网:什么事情让你决定的?
廖国核:一个年龄人总会有一些决定的。
雅昌艺术网:“中国好画家让你爽”这个题目怎么定下来的?
廖国核:有一些人觉得我画得不是很好,但是我觉得在画得很好,比很多人都画得好,所以我觉得我是好画家。
雅昌艺术网:祝你爽呢?
廖国核:这个没有什么,这样说一下更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更像是一句广告语,让别人觉得看着比较怪,吸引别人来关注这个展览。
雅昌艺术网:你的画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的来源是什么,你的童年?
廖国核:不可能那么局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例如你平时有什么感受,就是这样的,跟任何人都一样。
雅昌艺术网:这些画都是从200多幅当中选出来的,包括一些大画,是专门为这次展览的空间准备的吗?
廖国核: 没有专门为这个馆而画,我不会专门为哪一个建筑物画一些画,不可能,只是我本来有画,只是怎样把那些画放在这个空间展出而已。我的画,应该在很多环境下都可以展出,只是看你怎么展而已。
雅昌艺术网:我刚来的时候看见你很注意细节,拿着订书机和纸片把画作的角订起来,为什么有的画边缘要让它卷起来,为什么就要钉上?
廖国核:这就是根据不一样的环境就要做不一样的决定。
雅昌艺术网:举个例子说为什么那个钉住了,这个就放开来?
廖国核:因为放开合适,它钉住合适。
雅昌艺术网:那是你当时的感觉吗?
廖国核:当然,画画也是一样。

廖国核(右二)和Karen Smith

雅昌艺术网:从决定做这个展览到现在筹备了多久?
廖国核:这个展览筹备就是几个月,因为陆寻看到我的画之后比较激动,他来邀请我做这个展览,我考虑了一两天就答应了。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还要想两天,这不是很好的机会吗?
廖国核:在什么样的时机做一个自己稍大一点的展览肯定是要思考的,不是说做一个展览就对你很有用或者是对你好。如果我做一个展览是做得很糟糕……
要考虑的问题有,来不来得及,画能不能从别人手上借回来,很多,这是很具体的工作,不是一想搞就能做,很多具体的工作是要很多人一点一点地去完成,例如说你做一个海报,那个海报怎么做,需要有人来做,要做多少调整,用什么样的纸都是特别具体的工作。
雅昌艺术网:这个展览还有一些细节,你不说很难观察到,比如两个像触角一样的气球,在远处跳钢管舞的舞者,等等
廖国核:你不观察到可能有另外的人观察到,一个东西要有很多的开口,不一样的人他的点是不一样的,像我一幅画可能开口是很低,但是从低到高都有开口,每个人都可以进入。不一样境界的人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雅昌艺术网:杜撰的简历中,有一个收藏你作品的机构叫做从“浏阳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这次外边的气球上也有“建设新农村”五个字,为什么有这么多农村的元素出现?
廖国核:我是农民,就这样。乡村生活与人的内在很相关。不那么浪漫,但会培养不一样的东西。我很在意它,它对我有影响。气质。情愫。

廖国核作品

[沙发:1楼] guest 2014-12-08 12:35:06
这绘画,你麻痹得,
[板凳:2楼] guest 2014-12-08 16:15:57
这些该死的资本家收藏家才是最恶心的,养这些小宠物来满足自己“与众不同”的品味
[地板:3楼] guest 2014-12-08 19:02:20
朋克绘画
[4楼] guest 2014-12-08 21:14:46
[5楼] guest 2014-12-11 13:52:51
呵呵
[6楼] guest 2014-12-12 18:51:50


廖国核中国好画家祝你爽

四方美术馆 | SIFANG ART MUSEUM
南京市浦口区珍七路9
2014.11.14–2015.03.15

廖国核,“中国好画家祝你爽!”展览现场,2014.

展览入内最先招呼我的是高处一只紧张的臀部仿佛从布面迸出的肉型炸弹我脑中出现了利希滕斯坦60年代战争连环画中的爆破拟声词特写但又迅速意识到这其实是廖国核向混沌的当代中国绘画泥沼投下的一枚展览较全面囊括了艺术家十四年的绘画创作温故了廖式语汇和生态以及各种顽童行径的实施可视作一场廖式派对写在犀牛腹腔内的粗童话权当派对须知五彩大字鼓励参与者以会友办一场色响味俱全的盛宴派对来客是作品中几个不断重现和变奏的动机器官排泄物不雅姿态斜坡橘子及其它混球)、大象和其它动物以及种种政治符号廖擅长从被过度开采的世界中淘到未被激活的事物将其悬置的意义加以发挥因此和与屁相当的意象始终是廖式派对上最堂皇的来客斜坡和橘子造成的不稳定感引诱观众按下脑中虚拟的播放键并演绎出电子游戏式的动态效果而政治符号的戏谑使用已成为艺术家在宣传板报上书写宇宙奇谭的加密语言他的布面作品皆未绷框像被订书钉临时按上墙的地摊铺盖甚至在某个时刻我感到自己正置身于一间奇幻的挂毯展厅

展厅中同时上演的是画家与大众审美国民情怀的共谋前者辐射到乡镇建设产品包装店铺招牌后者统领电视节目机场书店与微信朋友圈画家以毒攻毒通过对审丑元素的戏仿对鸡汤文本的篡改表达了他对任何意义上的陈词滥调以死相击的决心在这样决心下产生的作品令人产生一种廖国核已替我报仇的快感而其签名近似于盖闲章比如”Manray”、“蠢货画”。涉及尊姓大名”、“的单字亮相皆已对画面产生不小震荡姓氏被写成略去两点的”,字形上的近似让它也沾染上几分病态它出自画家杜撰的字典但不免令人联想到县城街道常见的歺厅住宿招牌等70年代简字运动的遗痕——现代化进程中一切速成并速朽事件的隐喻。“则是21世纪网络论坛出品早已成为众网友心领神会的安全粗口

廖的某些文字游戏令我想起娱乐节目中的双人猜字表演者将词组拆分成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字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传译给答题者。“爱轮坡便是这样的典型以及它的亲戚爱折腾”。拆解与重新掂量词语是他熟稔的游戏而通过篡改与重组的造句以及在画与注解之间制造的化学反应文字混乱的信息量制造着不同的助兴效果——某些助你领略它的黑白幽默某些则将图像卷入更深的语焉不详

说到化学反应”,则必须提及负一层展出的画稿这些作品暗合了地下室的私密气息它呼应着艺术家长沙公寓的一角艺术家曾对它们的展出抱有最大的犹疑它记录了绘画成品在生产车间时配方的改变以及画家设计不同化学反应的机巧作为创作过程的截面作品代替画家申明它的随意性纯属乌有正如作曲家用非即兴的方式写出即兴曲的悖论与此相对应的是展馆顶层的那张光明”,它登上了空间意义上的光明顶一幅未装框或挣脱了画框牌匾”,潇洒地伸展在顶楼的光明之中像旗的招展

若试图解释廖国核令一干艺术人士产生的奇妙迷恋大概因为他本身也是一种异质的光明某种程度上是在与当代艺术进程的脱节中被擦亮的光明就像展览入口处那只横空出世的臀在当代艺术依附意识形态的同时又对后者进行揭露和抵抗的游戏已让人感到疲惫的今天廖国核的实践似乎想要绕到游戏背后成为一种比乔装的意识形态更为狡黠的存在尽管前文罗列了廖式派对中的种种动机然而艺术家并未在其中做过多逗留换言之这些派对常客虽参与游艺披上了廖国核这一更强烈的修辞在此之上的是廖国核作为画家的天职轻轻吹拂一切他对图像的自治遵循着某种更高的秘笈——所以绘画的真理轻轻吹过会让人轻轻地产生一种动容这才是最好玩的部分廖自然是贪玩的据说他长年滞留在画室中可见他对自己的王国沉迷之深

— 文/ 李钰


[7楼] guest 2014-12-13 00:13:55
没什么,呵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