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多图!汪建伟纽约古根海姆个展《时间寺》开幕
汪建伟在作品前
我认为,革命发生在当你不信任处在当下状态中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时候。 ——汪建伟
今晨,北京时间六点,在纽约的所罗门. R.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了汪建伟在北美的首度个展:《汪建伟:时间寺》,呈现了他的最新作品,共包含七件装置作品,两件绘画作品,一件影像作品,一次现场演出。
观众在展览现场
汪建伟对创作概念的实践向来大胆无畏,同时自1980年初至今的改革时期,一直对前卫及实验艺术运动作出重要贡献。他的作品通过批判理论和哲学思辩,将他对艺术制作与过程的关注、他对当代社会与时间感知的诘问联系起来。《时间寺》是古根海姆美术馆“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 系列共三个委约创作展览的首个项目,旨在探索在全球范畴下,核心概念及艺术家如何塑造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与话语。委约作品将以何鸿毅家族基金藏品的名义,成为古根海姆的永久馆藏。
此次展览包含了绘画、装置及影像作品
开幕现场,十位演员分别讲述了不同主题,传达给公众。表述的主题包括:消失、诺斯底主义、图书馆、地图、宇宙、气象、豪尔赫.刘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法兰克.洛伊.莱特和古根海姆。
参与讲述的演员谢幕
现场观众观看演员讲述
在展厅内部,观众应邀浏览由一组雕塑构成的装置:当观看者在任意一个雕塑周围走动观赏时,它的形式便随即发生转变,雕塑不断变化的角度和平面成为艺术家在不同时空中不断移动创作这些作品过程的记录。
覆盖塔楼二楼展厅的整道墙,是一幅大型的四屏绘画,四屏画基于艺术家的四通道视频录像《位置》(2012)。这些画屏以遵循既定次序的图象的形式出现,扩展了单一场景的时长,强调将绘画作为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事件来创作和观看这一观念。作品装裱在四个深度不一的画框中,意在强调绘画作为一种近似剧场的表演事件﹔在被观看时,这些变异和重复的内容暗示流动和时间的消逝。每一屏绘画蕴含重复交迭的抽象元素, 赋予视觉上的多重阅读经验, 引发观众不同的铨释。此作品中所谓的现实主义, 跟第二件抽象绘作相互对应──它展现出一种仿如在显微镜下被放大的科学抽象形态一样。 两者并置在一起,画作挑战观者要摆脱以透视为框架的绘画传统,进入以时间为本的观赏过程,思索绘画的多重观念。
这件四屏绘画强调绘画持续的过程性
展厅的另一面挂着一副单屏画,它展现的是显微镜下一个抽象的细胞结构。科学形式的抽象化为观看着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观者关于真实与抽象的观念复杂化。它从不同方面和视角思考世界,不拘泥于单一的系统。
展览作品
汪建伟视艺术创作为一场连续不断的排演,以过程为基础的实践手段; 抗拒释义, 游走在随机与重复、虚构与真实之间。剧场是他在绘画、雕塑、装置、摄影、 录像与时效性行为艺术形式的根基。汪建伟的作品满载历史和社会记忆, 以观念为导向的同时,也扎根于当今中国的日常生活。展览标题《时间寺》,正暗示艺术家的重要考虑——人们如何思考和体验时间。对他而言,时间是抽象且真实、有限并具潜能、静止而流动的。它意味着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跟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细微观察, 和对绝对意识形态的抗拒有关。展览的三个部份——绘画与雕塑装置、影片和现场演出,均不约而同地探索隐晦及潜能;表达时间和流动,并通过具体形态探讨变异与排演的概念。装置作品里一系列的大型绘画和雕塑,是艺术家实践手段的典范,他跨越媒介,将一个形式转换到另一个,令展品超越单一的认知视点。
艺术家通过劳动密集且重复的过程,包括裁切、接合和对多重层迭木材塑形,再加上金属、橡胶、及颜料的运用来强调形式
如策展人说,艺术家是在诠释一个真实如何削减另一个真实,从而使现实主义与抽象主义之间的差异过时失效。艺术家如是说: “以风格或色彩等传统词汇来思考绘画是没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将绘画作为一个对时间的铨释。”伴随着绘画还有五个庞大的抽象雕塑,艺术家通过劳动密集且重复的过程,包括裁切、接合和对多重层迭木材塑形,再加上金属、橡胶、及颜料的运用来强调形式。他视制作过程为一场排演,在没有默认雕塑最终形态下进行创作,仅仅对前一日创作所产生的活动角度、形式、线条和平面做一个日常、流动的响应。有如他的绘画,观者们在每一个雕塑间游走时,形式会变换和更迭, 从而体现背后的创作过程和时间的流动。
作品局部
展出作品
电影《时间消失的早晨》在展览期间于古根海姆新媒体剧院循环放映。受到法兰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的启发,影片探索当代中国的转变、感受时间及其消逝的多重方法。现场演出 , 《螺旋坡道图书馆》 , 聚焦于人群、意念如何在美术馆空间内聚集与流动。艺术家将剧场跟事件的概念作为策略手段,在被他称作“上演事件的共享瞬间” 中展开互动和对谈。他认为当代艺术馆的角色, 不仅仅是创造这种聚集和互动空间,同时也允许观众选择如何参与,从而行动。 汪建伟说作品的灵感分别汲取自美国建筑师法兰克. 洛伊.莱特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设计; 阿根廷作家豪尔赫.刘易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巴别塔图书馆》 ;还有时间与可能性的概念。
展览由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策展人汤伟峰策划,是三星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孟璐率领的古根海姆亚洲艺术计划一部份。 亚洲艺术助理策展人桂嘉慧协助相关的策展工作。
展览名称: 《汪建伟:时间寺》
场地: 所罗门. 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第五大道 1071 号
地点: 塔楼二楼展厅
日期: 2014 年 10 月 31 日 – 2015 年 2 月 16 日
(感谢何雨提供部分现场图)
这不是更是迎合西方吗,和玩身份政治一样功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