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乐
发起人:淫乐  回复数:1   浏览数:2984   最后更新:2007/03/15 09:35:36 by
[楼主] 叔孙仲通 2007-03-13 07:33:57
叔孙仲通
 
    有的地方是因为贫困出名的,鄂西北的郧西县就是,郧西最贫困的乡镇要算是三官洞了.三官洞海拔一千三百米,二十年前还有五千居民,现在常住人口只有两千,能走的都走了.

    江诗信老人的原籍就是三官洞八道河村(现划入邻近的安家乡),他助学关心最多的也是三官洞,十三年中在这里资助了八百人.去年我和江老在郧西的时候我就提出想去三官洞看看,江老说路太窄,很危险,让我不要去了.我这次去三官洞,一是看看山里的孩子,也是要缅怀江老.

    从郧西县城到三官洞的郧三公路是土路,六十公里要弯弯绕绕走三个小时.有的地段要从小河沟里开过去,会车的时候倒车车子后轮离悬崖边上也就半尺多.据说郧三公路开通至今已经摔死了一百多人.这里过往的车少,我这次来回只看到四辆车.
[沙发:1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09:58:07

  三官洞的集镇是我见到的最小的一个,称不上有街道,政府,小学,几家小卖部,两个招待所,稀稀拉拉十一二栋房子,还有两栋是土房.我找了家招待所安顿下来,一晚上五块钱,还比较干净.

  十堰教育局的朋友已经和小学校长打过电话,我放下行李往小学走去,看到校长和老师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了.他们都是江老十几年的老朋友,谈起江老非常感慨,对我非常热情.我在天涯贴图发了几张江老的绝版照片,就是从校长的影集里翻拍的.由于社会各界的支援,三官洞小学现在办学条件算是不错,有两栋楼房.多数老师则还住在土房子也就是原来的教室里.江老引资五十万捐建的129希望小学就在附近,现在关闭改作养老院.在鄂西北山区,我看到就是最贫困的地方学校也一定是砖房或者楼房,虽然可能附近的民居绵延几十里都是土房.鄂西北的孩子们还是有福的.

  我请学校的王老师带我到贫困生家里看看.王老师说最贫困的不在附近,在深山里,这次你时间怕是来不及了,最远的村子离这里有五十里.三官洞的小学已经撤了,初中生都在邻乡安家乡上学,学生一个月回一次家,没有钱就步行,先走七十里到三官洞,最远的学生七十加五十就是一百二十里了.这样天没亮就要出发了.

  王老师好像想起了什么,他说,不用走远,附近三官洞村就有一家特困的,我带去你去.沿小路走出个把小时,我们来到这个山沟,这里一共住着三户人家.房子不消说了,全部土房,整个三官洞的乡村几乎全部是土房.
[板凳:2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09:59:03

  要去的这家门上着锁,我们颇有些失望.王老师说我们到邻居家看看吧,孩子说不定在那里.果然,这家十三岁的儿子正在别人家门口的水池子边玩水呢.他身边站着邻居家的小女孩,六七岁.王老师介绍,她父亲是个老单身汉,把她捡来抚养以后也好有个依靠.我在鄂西北山区走访比较多,这样的情况我见得不少.男的年纪老大没有结婚要么是因为穷,要么是因为傻,还有的是因为病或者残疾.有的到中年以后就收养个孩子,要么就降格以求娶个条件较差的媳妇.

  这个小女孩很可爱,很会说话,相比之下这个十三岁的男孩明显智力较差,基本的应对都成问题.王老师问他说,记得江爷爷吗?孩子点点头.王老师又问,你爸爸妈妈去哪里了?江爷爷的朋友从武汉来看你.他说爸爸干活去了,然后就不说话,低头接着玩水.

  王老师带我看了他邻居家的房子,都很破旧,说是家徒四壁也差不多.我在山区走得多,见怪不怪了.
[地板:3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10:00:23

    搞了半天这个男孩有自家的钥匙.王老师让他把门打开,我们进去转了一圈.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们在山区走访助学,一般和主人寒暄几句就提出要到屋子里四处看看,包括主人的卧室,对人家多少是不尊重.这一家的客厅几乎什么也没有.照片我不发了,发室外的一张,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是厕所.
[4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10:02:06

  我们在厨房里聊王老师的工作,这个孩子和邻居家的女孩站在一边.王老师他们够不容易的,对孩子们很关心,经常到学生家里家访,这么大一个三官洞,人户住得这么稀,当年没有摩托车不知老师们是怎么跑.有的地方车开不进去,只能步行.这一家他知道住哪里,以前没有深入了解过.

  厨房光线很暗.中间有个石磨子,我看了新鲜,王老师给我示范怎么拉磨.我们突然发现厨房的角落里有个直立的木笼子.王老师问那个孩子,这是关鸡子的吗?他点点头,不说话.这个笼子很高,和我老家关鸡的笼子大是不同,仔细看里边还垫着布条.

  突然邻居家的小女孩说话了:老师,这是关他姐姐的!

  郧西方言并不难懂,我还是怕自己听错了.王老师也以为听错了,他让小女孩再说一遍.她说是关他姐姐的,她姐姐是个疯子,发了疯把她mmd 眼睛都抓瞎了,他爸爸就把她关到笼子里.

  我惊出一身冷汗.这样的事情偶尔在报纸上看过,想不到就发生在自己眼前!我马上变得很紧张,我想起<<简·爱>>里罗切斯特的妻子,半夜里发出恐怖的尖叫,一把火把城堡整个烧掉.我很担心这个孩子的疯姐姐会不会突然从房间里冲出来掐住我们的脖子!我谨慎地听着卧室里的声音,什么也没有.喔,原来她不在家.

  我大着胆子到卧室里看了看,只有一张大床,对面是一张小床,床板非常窄,上边垫着稻草,我猜想这可能就是疯女孩睡觉的地方了.

  我想走了.我掏出一百元钱想给这个孩子,这孩子反应实在很慢,王老师就说回去交给学校代管吧,我表示同意.王老师跟孩子说,明天上午让你爸爸到学校来一趟好不好?我说不必了,就一百块钱,你们给我开个收条就行.
[5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10:04:01

  晚上就开始下雨了.第二天王老师要带我走访另一个村子,约的见面时间是早上八点.八点钟我来到学校,校长已经笑嘻嘻地过来迎我,他说睡好了吗?有人等你多时了.原来是那个孩子的父亲,大概听孩子说起我们去他家的事,天还没亮就动身了.从他家走过来要个把小时,他应该是六点出发七点到的,等我一个小时了.我请王老师包涵,和老人家谈完了我们再走访去.

  这是位老人家,六十岁了,在农村这个年纪该是孙子上小学才对,他儿子还小.他告诉我他老伴也五十多岁了,是个低智,一只手臂摔断了,眼睛不好,耳朵也很背,可以说是三料残疾.他们为什么结婚这么晚,不消多问.

  老人家以为我是领导,说话有些怯生生的.我说老人家,我给孩子交了下学期住校的生活费一百块钱,交给学校了,他忙点头表示感谢.我又给了他两百元请他补贴生活,他坚决不要,说要不得要不得,把你的饼子擀薄了--就是说让自己吃亏了.最后还是收下了.

  说起自己的女儿他话就很多.我们没有看到他的女儿,因为现在她已经算出嫁了,才搬到女婿家住,就在三官洞街上.女婿他说是三十二岁,有一间房子.她长年发疯,找大夫看过都看不好.发作了就撕衣服,撕被子,把东西扔到厕所里,经常袭击人.过路的人她就用石头砸,自己的母亲弟弟她也动手,就是有些怕父亲.一次客人看病回家到他家喝茶,女儿把人家的药都洒了.还有一次人家挑着一担油经过她把油壶打破了.打伤人是经常的事,他没有钱赔偿.因为要看着女儿,他长年不能外出,更不用说到外地打工了.就是种地也要把女儿带上,有时他在前面把苗插上,她后面就拔了出来.

  实在没有办法就把女儿关起来.女儿还小的时候关在土坯里,大了她就把土坯弄坏了,于是就自己做了这个木笼子.疯子力气大,光关进去还不行,还要用绳子绑着.有时绳子都被她弄断了,就用铁丝绑.自己的孩子,谁舍得拿铁丝捆她啊!说到这里老人家流泪了.我们在一旁无语.
[6楼] guest 2007-03-10 10:04:27
顶一个
[7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10:05:07

  他家里种着一亩地,一年能收五百斤粮食.没有钱用人家的牛,地都是人工挖的.他们家肉是多年吃不上的,年前亲戚送了点猪肉舍不得吃,一直挂在梁上.没有钱交电费,需要照明的时候就找几根竹子点着.

  老人不能外出打工.村子附近有个矿山,去年他在那里帮忙一共挣了五百元钱.学校对他们家是比较照顾的,两免一补实施之前每年收费四百元,对他的儿子只象征性地收几十元,学校也捐了衣物和鞋子给他们家.至于政府,这次过年一共送来六十元钱,二十五斤米和几件衣服.

  我说,老人家,您的女儿女婿就住在街上,能带我去看看吗?就一会.他说没问题.我又问您的家庭情况我能不能向社会公开?老人点了点头.

  这时候雨已经停了.我们走到室外,我想给老人照个相.照完了他一转身,说我的毡毡呢?是个尿素袋子,我顶在头上挡雨的.他就放在走廊里的.可能是学校的师傅当了垃圾扔了,他找了几个房间,好像是在厨房里找到的.我让他把这个袋子顶在头上拍了照片.拍完了我心里有些歉疚,不知道这么做是不是不尊重人.
[8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10:06:23

  他女儿的新家走几步就到了,一排土房中的一间,女儿女婿都在家.这一间土房隔成两半,里间是他们的新房,就一张床,光线很暗.老人说女儿二十岁,我看面相差不多,但按他说的属相又不对.这个女婿说是三十二岁,绝对不止,应该有四十多岁了.他只有一只手.

  女孩对外人还是有些敌意,我也谨慎地站开些.我提出给他们照相,老人和女婿都答应了.然而看到相机女孩就举起袖子遮住了脸.女婿上去给她拍身上的灰尘,放下她的裤腿,尽力教她摆正姿势,但她一直不能合作.

  作家王恒绩的<<疯娘>>在网上非常出名,那个故事的情节和这一家的情况是相似的:疯女人,家里穷,儿子残疾且年纪大娶不上媳妇.就这个女孩的家庭来说这样的故事已经是第二代了,她的情况比她妈妈好不了很多的.她妈妈嫁给了他爸爸这个贫穷的老光棍,然后生了她,还有一个智力低下的弟弟.弱智和疯病可能会遗传,也可能不遗传,现在她有新家了,将来也会有孩子,不知道他们的孩子会怎么样,我只能默默地在心里无力地祝福......
[9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10:07:48

  和老人一家道过别,王老师和校长带着我到别的村子走访.因为骑的摩托车,走的是刚铺好的水泥路,我们不久就转回来了.快到街口我又看见这个老人,就下车和他打招呼.他背上就扛着那个尿素袋子,里边装着东西.我说老人家您装什么回家?他说是年货,刚买的.

  我请他把袋子打开,里边装的是这些:一斤糖,两元钱的一包大丰收牌香烟,一卷年画,一幅中堂,一包蜡烛,两元钱的鞭炮,一袋鸡精.还有一包糕点,他说是招待女婿来拜年的.
[10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10:10:22

  我问老人家,过年还要买别的东西吗?他说就这些了.我又问这些年货花了多少钱?他答不上来,说数一数零钱就知道了.他掏出钱包数了几遍,然后告诉我应该是二十四块钱.

  原来他没有钱,年货是用我给的钱买的,两百减二十四,钱包里还有一百七十六元钱.我接过他的钱包点了一遍,除了我给他的钱,只有五个一毛的纸币,票子很旧但都比较干净;还有一张一分钱的纸币,一九五三年发行的.剩下的,还塞着一个耳挖,还有个针线包,他有时在外边做活衣服破了需要缝几针.
[11楼] 叔孙仲通 2007-03-10 10:12:00

  这天中午我离开了三官洞回到郧西县城.我在农村走得多了,对农民的苦难和贫困常常见怪不怪,发帖子很少用"震撼"这样的字眼了.这次我走访了鄂西北的丹江口市郧西县以及陕西汉中的南郑县,真正震动我的只有两家.丹江口土台乡有一家,八十二岁的老奶奶收养了个小女孩,老奶奶的三个儿子都是低智,两个是聋哑人;再就是三官洞这一家了.想到他们我心情至今不能平静.

  在郧西县城我走访了一个四口之家,住着一间土房,全家全年收入只有两千多元,他们的晚饭就是面糊糊.我给了他们五十块钱.我也走访了郧西县国土资源局,他们的新大楼正在网上热炒,去采访的各级记者不少,但至今没有什么处理结果.大楼规模宏大,该局也就四五十号人,差不多一人可以分到两间办公室.建这栋楼据说用去了当年全县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根据官方公布的有关资料测算,这个说法大体可靠.

  该为这个帖子作结了,闲话少说,最后一张照片就贴郧西的这栋标志性建筑物吧.再见了郧西,再见了乡亲们!
[12楼] guest 2007-03-10 11:03:33
日!
[13楼] 叔孙仲通 2007-03-13 08:44:57
[14楼] 常空 2007-03-22 14:43:10
真有意思,杀年代了,我党都让人民小康都奔完了,还有这???
怎么作的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