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艺术圈人士推荐的艺术之旅
发起人:宁静海  回复数:0   浏览数:2801   最后更新:2014/08/02 17:59:55 by 宁静海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4-08-02 17:59:55

来源:artforum


刁德谦(David Diao), 《1971-A》, 1971, 布面丙烯, 7' 6" x 12’英寸


纽约艺术家刁德谦(David Diao)近期在2014年惠特尼双年展上展出画作三月会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举行了研讨会他近期的展览刁德谦从前至后”,由理查德·克莱因(Richard Klein)策划日前在奥德里奇(Aldrich)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这场展览也与这家机构五十周年庆一同拉开帷幕时间为2014713日到921


当理查德第一次提议这场展览时我想到以2005年在康涅狄格州新迦南所做的关于玻璃屋和建筑的绘画为主他认为这个想法没有超出预料的范围所以很快就否定了但我手头没有想展出的大幅新作他决定从我最初的创作开始画廊的空间并不大但包括博物馆的入口这样我们就有了好的开始去想想如何布置这场展览。90年代我做了一组绘画追寻的是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艺术家人如何描绘和记录生命它们以生活履历销售记录工作室参观评论的形式展开这些都以有序的图表列出就如一场回顾展的介绍标签一样我的脑海里是一个普普通通自给自足的艺术家但却使用手头拥有的事业中期收集的数据长时间以来我都没觉得我在做自传作品里,1991在题目“…一个真正的寓言…”之下是对库尔贝在工作室的自画像的直接指涉在奥德里奇我最终呈现的是建立绘画,《简历》,作为放在墙上的文本展示出来呈现的样子也是我最初想象出来的样子这件作品在三个分开的镶板上二十二英尺长这个长度对原来计划的墙面长度有些太长了理查德找出了一条妙计就是将三个板打坡在进入画廊的双层玻璃门的两侧第一个在左边另外两个连着在右边看起来就好像是绘画分别邀请观众进入展览画里的主题是艺术家二十二年的展览史)。

我很高兴能展出1971年到72年的的一些橡皮刮子画这些画我都四十多年没有看见了。60年代末我一直做的满幅绘画只是在尺寸上越来越大但是规模上却并没有如我想的那样扩大一个方法我想就是扩大实际笔触的尺寸在笔触和画布之间有一个一对一的关系就好像巨人mark一样我觉得违背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的给画家的建议剪掉已画的画布找到最终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我的在上面索引了一切。SoHo街上每天晚上都有乱糟糟的硬纸筒这些却成为现成的刮刀被我用来刷颜料我将一个电子导管放到纸筒里将长的一块留在外面当把手这样就能够控制一个将近五尺的硬纸筒了这样在整个画布上就是刮颜料一层层卷或拖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场展览我还找到了额外的乐趣就是运用一些作品作为证据来抗议我被教条性权威忽略的事实例如,《提喻法》(Synecdoche,1993),我拼贴了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画册里的本杰明·布赫(Benjamin Buchloh)的文章和我自己的橡皮刮子画无论他的名字出现在文章何处我都擦掉用我自己的名字代替有人会说我这样做不合适不应该这么自吹自擂我觉得这是一种嘲笑我恰好有这么个机会去修改我所认为不对的

还有一件作品是双重回绝》 (Double Rejection,2012)。这件作品画的是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设计的MoMA会议室以及我的三联画》( Triptych),后者1972年带到那里想出售但最终被拒绝约翰逊最终也毁掉了建筑)。将这些画带到一起我希望展览能够再次赋予我的旧作以活力不是给公众一个传闻或虚构的谎言艺术史经常如此),而是给他们一个现实

— 文/ 采访/Lauren O'Neill-Butler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