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蔡国强作品《九级浪》在上海外滩边黄浦江上短暂停留
上海。7月17日下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艺术家蔡国强在外滩三号举行了蔡国强个展“九级浪”新闻发布会暨同名作品入港仪式。在艺术家的带领下,到场嘉宾及媒体前往外滩防洪堤上观看了《九级浪》作品入港仪式。这件作品的主体是一艘始自蔡国强家乡福建、满载着99只仿真动物的木船,它由驳船托载,沿着外滩边的黄浦江航行,并将最终抵达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外码头,为蔡国强即将于8月8日开幕的个展“蔡国强:九级浪”拉开序幕。
驳船载着蔡国强作品《九级浪》驶向外滩
《九级浪》,电脑效果图,2014年作
蔡国强表示,这件作品受俄罗斯画家艾伊瓦佐夫斯基(Ivan Konstantinovich Aivazovsky)的油画《九级浪》启发。这幅作品是艾伊瓦佐夫斯基海景画中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经典名作,将风暴海浪的壮美和无情表现得淋漓极致。画作中,在即将袭来的第九级巨浪面前,仅靠一根桅杆挣扎求生的人们显得格外渺小,然而重云密雾后温暖的阳光又预示着一线希望。
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级浪》,1850年作
在此次个展中,蔡国强在中国的审美和哲学体系中寻找到了一个既关注当下又回溯传统的主题,那就是人类对于回归自然景观和精神家园的渴望。《九级浪》这艘装载着仿真动物的渔船让人不禁联想到《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当上帝因为人类的罪行以大洪水施以惩罚时,动物们被带到诺亚方舟之上,与其说是被救赎,不如说它们是和人类相互依存、共建新世界的伙伴。而蔡国强的渔船之上,真正的动物被替换为工业制造的仿真动物,老虎、熊猫、骆驼等等都在时代的风浪里晕了头,耷拉着脑袋伏在甲板上奄奄一息,孤立无助。而这艘渔船从福建泉州到上海的过程中,驶过了最能代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外滩建筑地标,同时也置身雾霾,行驶在曾经飘满死猪的黄浦江。可以说,《九层浪》是艺术家对全球环境危机和中国生态问题的有力回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暨展览策展人龚彦女士就表示, “此次蔡国强先生结合当代馆 ‘发电厂’的独特历史背景,直面日益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丰沛的艺术探索,联动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当下社会生活中意义重大。”同时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的还有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常委、宣传部长李崟,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文艺处处长殷政伟等嘉宾。
左起:英菲尼迪中国市场营销与公关部高级总监刘旭,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常委、宣传部长李崟,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艺术家蔡国强,联想上海大区市场推广总监张璐,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文艺处处长殷政伟,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
上海外滩夜景
据悉,蔡国强的此次个展将带来11件媒介多元、意涵丰富的主要作品,其中有6件是为此次展览特别构想的新作。7月21日至24日,蔡国强将邀请本地志愿者一起,在大众的见证下一起创作2件新作。《没有我们的外滩》是一件约30米长、4米宽的火药画,描绘的是没有人烟、回归自然的上海都市景观。火药陶瓷《春夏秋冬》则体现了四季交迭的道法自然,是对中国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的再创造。其他作品还包括在美术馆标志性“大烟囱”内创作的装置《天堂的空气》,蔡国强的大型装置代表作《撞墙》,宽4米、高18米的立轴火药长卷《巴西花鸟图》,以及艺术家历年爆破计划影像集锦、展览手稿和《艺术家大事记》等。开幕当天,艺术家将在当代艺术馆外黄浦江上,以世博园区为背景,首次在国内创作大型白天焰火烟彩作品《挽歌》。这件使用彩色烟火的场域特定艺术作品包含3个篇章:哀悼、缅怀、告慰,以表达对自然惨遭破坏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