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艺术家预测世界杯决赛谁会赢
发起人:无厘头  回复数:0   浏览数:2407   最后更新:2014/07/12 22:50:16 by 无厘头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4-07-12 22:50:16

来源:artforum


杨述,《无题 No.80》,2014布面丙烯树干木条,138.5×77.5cm.


千高原艺术空间 | A THOUSAND PLATEAUS ART SPACE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699号铁像寺水街南区3-5临盛邦街
2014.06.21–2014.08.03


从新表现主义和涂鸦风格来概括杨述之前的作品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很容易被接受事实上它们只是对现象的误读——杨述从起点开始便偏离了美术学院的绘画训练程式他只是灵巧的在西式透视训练体系和东方线条色块之间并行交叉跳跃——前者代表某种学院范式后者则是自我抒发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材料选择的重新聚合画面表演的形式深处仍然是杨述式的意趣制造碎片打乱逻辑将有意和无意的符号重叠在混乱中仍然游荡着忧伤的灵魂和抒情的孤独本次展览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一本书的启示——《突厥史》,一个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呼啸壮阔的民族渐渐被时间吞食消亡的历史游牧瞬间流失打捞记忆情感通过杨述在国内外游走留下的随意拍摄的手机照片映射出来成为了新作品的图像肌理他将照片数码喷绘在画布上这些零碎的景观切片被丙烯油画棒胶带树木木条纸箱木门粗暴的堆砌覆盖冲撞着观众的眼球和神经,“不适感正是杨述在自我否定中重构意义的指南解构重生再解构再重生但是这些喧闹的符号在凝视中就会安静下来开始述说故事一排醒目或者暗藏的涂鸦文字是个人密码的提示语吗也许只是瞬间情绪的误读那些刺激艳丽的色彩铺派开的是放闸般的渲泄穿梭的线条却保持整体画面的节奏感不至于失控

在以往解读杨述的文字中反对程式反绘画反有序即时性几乎成为关键词如果我们重新浏览杨述历年作品你会发现这些杨述所反对的往往成为了他的宿命不确定的延续恰恰变成了新的确定生命的敏感和孤独的压抑只有在艺术里得到解脱至少是即刻的缓解也难逃他经典的线条和色块交织的范式语言——即使不同时期存在语言和材料的更替转换但却像是换了一幅棋而棋盘仍在

纵观中国画坛杨述的独特性仍然落脚于他二维画布上的所谓涂鸦”。本次展出作品虽然尝试语言文字图像传统绘画材料生活实物的多元材料组合在展览视觉设计上强调了非线性的观看经验但即便如此也很难根本上颠覆杨述一贯的创作脉络它们是一根藤上结出不同的果实正因为作品强烈而复杂的形式感篡夺了某些可以沉下来的东西也许是杨述刻意而为之制造歧义的布景干扰观者去探究核心的描述无用或者无意义那些构成世界的符码在相互的挤压中消解了人是如此无能为力而作品也被抽空了

— 文/ 易鸿

[沙发:1楼] guest 2014-07-20 01:22:0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