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Monumenta委任黄永砯为2016年展览创作
发起人:号外号外  回复数:0   浏览数:1091   最后更新:2014/07/02 09:44:00 by 号外号外
[楼主] babyqueen 2014-07-02 09:44:00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微信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阐释双年展主题及策展理念■


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Anselm Franke)

发布会现场图片。左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右为总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


北京。7月1日,将于11月22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办的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阐释了本次双年展的主题“社会工厂”,以及主要展览板块的立意。本届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Anselm Franke)、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兼双年展办公室主任李旭、双年展联合策展人之一朱晔,以及UCCA馆长田霏宇等人出席了发布会。


十年历史再发电

上海双年展始于1996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官方举办的大型国际化当代艺术双年展。今年的第十届双年展,主办方首次邀请外籍策展人担任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同时也一改过去“主题先行”、“命题作文”的模式,赋予了总策展人充分的主导权与发挥空间,策展理念和展览架构全由总策展人把握。这同时也是上海双年展既2012年迁址“艺术发电站”之后,继续迈向国际化、新视野、多元性发展的重要一步。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安塞姆•弗兰克是常驻柏林的策展人与作家,现任柏林世界文化宫(HKW)视觉艺术和电影部主任,是近年涌现的国际青年策展人中的领军人物之一。2012年,他在HKW策划的“万物有灵”(Animism)和“全球目录”(The Whole Earth)收获了广泛赞誉,其中“万物有灵”展览曾于2013年在深圳华侨城OCT当代艺术中心巡回展出。安塞姆·弗兰克亦是2012年台北双年展“现代怪兽/想象的死而复生”的策展人,他在亚洲范围策划艺术展览的经验也是他最终被选为此次上海双年展总策展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次双年展的策展团队成员还有朱晔、康喆明(Cosmin Costinas)、希拉·法勒(Hila Peleg)、刘潇、周安曼,他们将分别负责双年展的场外项目、策划统筹、电影项目和展览执行等部分。


曾巡回至深圳OCAT的“万物有灵”展览中的作品,莱恩·利耶(Len Lye)的《突色拉瓦》(Tusalava)


关注学者型艺术家

与多数从艺术史和风格演进等作为实践出发点的策展人不同,安塞姆•弗兰克更偏重于通过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批评、文化分析等角度展开研究。弗兰克的策展架构也将影响双年展参展艺术家的遴选,他表示,参展艺术家将以新一代“学者型艺术家”为主,这些艺术家不仅善于视觉语言的构建,更能够通过图像进行叙事,反映当今数字化消费社会背景下的人类精神世界。同时,他还特地走访、发掘了一些以往并没有进入主流视野的中国艺术家。他独特的视野和诠释方式,以及新注入的艺术家力量将为本次双年展带来新的面貌。

阐释“社会工厂”

在发布会上,弗兰克还对此次展览主题“社会工厂”的理念以及主要板块的主题进行了解释。他表示,“社会工厂”这一概念作为策展主题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工厂”这一概念引申出了整个社会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到资本主义制度主导下的后工业时代之间发生的巨大变革,是看待中国的现状,及其在整个全球大环境下地位的前提。第二,当“生产”从传统物质层面的商品制造扩展到了视觉生产的范畴,经济领域中的资本也延展为更为抽象的、象征意义上的资本,更多地在文化、精神、思想层面占有主导地位。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和社会的重构成为重要议题。

当代社会的“算法”

弗兰克在谈话中多次使用了“算法”一词,并将其视为今天高度数字化文明的支撑,而这种在现代化进程中被技术主导、操纵的现状也值得人们深省。弗兰克在阐释的过程中更多提出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比如“情感纪事”板块关注了社会高度发展过程中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脱节,当今中国社会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例子。同样与中国紧密相关的话题还有对木刻版画的再诠释,鲁迅在1930年代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曾发挥过中重要作用,本次展览将以木刻版画的形式引发人们对流行图像和当代艺术的反思。


此外,其它公布的展览板块还有“噪音与信号”、“人工智能的寒冬”、“自我的工厂:铭文与发明”、“新科学:灵魂工程”、“废除物种”、“云理论(从古典绘画到微软)”等。参展艺术家名单将于7月上旬经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评定后公布。撰文/刘一、李棋

[沙发:1楼] guest 2014-07-02 11:52:52
说了半天等于没说,学术具体在哪里?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