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复活(罗斯·多塞特)
发起人:西天中土  回复数:0   浏览数:2043   最后更新:2014/04/25 11:03:48 by 西天中土
[楼主] colin2010 2014-04-25 11:03:48

来源:ART一点


「合-迈克尔·频斯基个展」


展览时间:即日起至5月11日

展览地点:四川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天府软件园C1西楼)

展览内容:英国艺术家迈克尔·频斯基的十三件参与式艺术作品和工作回顾文档

开放情况:周二至周日10:00—17:30



这场名为「合」的展览,是迈克尔·频斯基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通过艺术家十三件参与式艺术作品和工作回顾文档的展示,为中国观众带来一次中西方当代艺术深度结合的视觉与思维的双重体验。



/迈克尔 · 频斯基


迈克尔·频斯基(Michael Pinsky)

1967年出生于英国,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他的作品曾多次在英国泰特美术馆、牛津现代艺术中心、米尔汤肯尼斯画廊、曼彻斯特角状美术馆等重要机构进行展览。


迈克尔·频斯基一直被看作是纵横于西方参与式艺术与公共关系艺术界的一颗闪耀之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致力于探索影响公共领域的力量。


他以数码科技和装置为媒介,通过视觉艺术的创造,向公众阐释社会文化生活中那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在过去十年间,迈克尔·频斯基一直在创作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作品。



/合


此次主题为“合”的展览,聚集了迈克尔·频斯基十三件影像、装置等多媒体参与式艺术作品。


时间之纫(A Stitch in Time,2014)

材质:数码制作于PVC板

尺寸:7m × 7m


为此次展览创作的定制作品《时间之纫》,是频斯基在过去六年持续探索创作的“拼图系列”的第三件艺术作品。


艺术家以本土蜀绣的纹样为灵感,运用抽象简化和并列的视觉表达方法,将蜀绣的纹样进行排列渐变,绘制成一幅巨大的拼图装置作品。


在这幅装置作品中,每一张小拼图皆为一幅独立的作品,其纹样过渡皆不相同。


开幕式时,参与活动的观众每人持一块小拼图,在未知作品最终完成图案纹样的情况下,集体完成了装置的组装创作。


转换空间(Transparent room, 2014)

材质:数码制作,影像投射,克罗斯双白投影布

尺寸:3.5m×2.7m×2.7m


《转换空间》是频斯基为此次展览订制的又一作品,它创造了一个拥有成都街道、天空、云朵和汽车不断流动的似梦似幻的真实空间。


影像起始于写实的成都风景,之后变幻为抽象图画,再变为观念的形、状和单一的颜色。


通过三维空间内的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进入此空间的观众会重新认识和发现他们早已烂熟于心却不曾发觉的城市风景的美感。


治愈墙 (Healing Wall, 2006)

材质:霓虹灯管,集成电路板

尺寸:2.1m×0.1m×2.1m


《治愈墙》曾展出于法国多媒体当代艺术中心。


作品中那些绿色的十字是英国与法国医药业的标志,这些标志在西方社会本该代表一种生活的安全感和对于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


但《治愈墙》中那些闪烁刺眼和另人不适的绿色霓虹灯,却迫使观众远离。


这实质上是对西方医疗系统的讽刺,也暗喻了存在于西方社会中的一种亚健康的生活状态。


骤降 (Plunge, 2012)

材质:蓝色LED射灯,蓝色亚克力板

原作品尺寸:环1直径4.2m,环2直径1.4m,环3直径2.2m


公共雕塑在伦敦有非常古老的历史,这些纪念碑经常被忙于工作的人们过度观看却无视着。


在气候变幻莫测的今天,各种关于海平面变化的视图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告知着人们这些不可预知的危险:我们的城市看似坚固,但事实上城市中心的这些古老文化标志和你我和城市一样,也受到因全球变暖而被海水淹没的威胁。


作品《骤降》将28米(3012年全球变暖临界危险海拔高度)的蓝色光圈,标记在伦敦最中心的几处重要历史纪念碑上,以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迫近,提示人们始终有改变自身处境和生活环境的机会。


生命的脉动 (Life Pulse, 2005)

材质:铝合金,微处理机,光线发射器,传感器

尺寸:4.5m×2.2m×2.2m


《生命的脉动》是现今科学技术与当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作品外形犹如一根根燃烧的火烛,只要观者触碰传感灯柱,灯光就会和其脉搏一起燃烧跳动。


这件作品更像是一种后现代的灵魂交流仪式,通过把观者跳动的脉搏和灯火跳耀的节奏巧妙融合,谱写了一曲机械、艺术与人性结合的曼妙旋律。


万能之计(Panacea Model, 2004)

材质:医疗废弃物、胶合板、丙烯酸多层板

尺寸:2.4m×1.6m×0.9m


此模型由医疗废弃物,盒子,药片和绷带组装而成,模拟了一种理想中的新型城市形态,并尝试用视觉艺术的方式,帮助观者理解和反思现今人类社会中健康和生存形态的种种难题。


作品被装于一个可以随意挪动改造并可以放置于任何场所的木箱中,这种形态正像作品名字“万能之计”一样,隐喻了人类可以打开思想界线的盒子,去挖掘和发现自身潜在的无穷创造力。


这件作品由艺术家迈克尔·频斯基、佐伊·沃克尔和尼尔·博姆未驰合作而成。


青丝(Hair,2011)

媒体:影像,装置


这件作品由维也纳政府订制,是迈克尔·频斯基和劳缑·多比瑞克(Lgor Dobricic)与获得国际行为表演奖的CABUL6 表演团队合作完成的第一个假发系列作品。


它本来是一场2011年7月6日至9日完成的表演,展场周边的发型师向参与者免费提供剪发服务,经过许可后,剪下来的秀发被艺术家当场制作成作品。


表演长达4天,每天持续12小时,几百位维也纳当地居民参与了表演。


这些假发经过艺术的雕琢后,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生命。


通行(In Transit,2000-2003)

媒体:视频,数码打印置于有机玻璃上

尺寸:1.2m×1.2m


作品《通行》用一个人们熟知却鲜有尝试的方式,重新诠释了城市的概念。艺术家通过感应器软件,记录城市中不同交通工具(例如:行走、自行车、汽车、公交车和地铁)的时长和行走路线,运用电脑分析合成方法,创造了一幅幅独特的伦敦地图。


移动 (Moving On,2004)

媒体:影像投影

尺寸:8m×1.2m


交通从原始的步行时代到今天的机械化的改变,带来了很多问题。作品《移动》通过从一系列对交通发展的影像,引发观者对于今天机械化时代的反思。作品录制于巴厘岛(Bali)。


种植病毒 (Viral Planting H5N1,2006)

材质:有机玻璃板,塑料花

尺寸:5.0m×3.5m×0.3m


这幅作品,远看是纷繁的鲜花,近看却是由塑料制成的花朵拼接出的病毒细胞的图案,它用视觉艺术的方式向人们诉说着美丽与时间的永恒矛盾。


爬泳(Crawl,2004)

媒体:影像投影

尺寸:1.2m×1.2m


《爬泳》是频斯基为曼彻斯特维多利亚泳池(Victoria Baths in Manchester)100周年庆典创作的装置作品。


在维多利亚游泳馆内,艺术家将原先录制好的爬泳映像投射于泳池之上,观者可以与这些映像一同畅游于池中。


频斯基通过新媒体影像所记录的声音影像、场馆里的水声和人们嬉戏玩耍的画面,在泳池中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维度空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