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阿克曼的个展近日在柏林开幕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0   浏览数:1609   最后更新:2013/11/19 12:41:04 by 艺术眼artspy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3-11-19 12:41:04

来源:艺术眼

展览日期:2013-11-16 至 2013-12-16

主办单位:林大艺术中心·北京

策  展  人:廖雯

艺  术  家:蔡磊杜坚蒋朔刘家坤伦宇翔&魏绿野罗明君倪再沁沈岳史金淞隋建国王劲松王轶琼王笠泽吴少湘夏小万萧昱伊德尔余加于牧洋臧坤坤张大力张蕾周力

届时将会有23位中国当代的成熟的观念艺术家以“占地一平方米”作为“问题针对点”和“游戏规则”探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反思当代艺术的现状。

“占地一平方米”这一概念在未来将继续它的旅程。

展览将带给观众全新的“游园”式体验,引领大家去感受这23位术家独特的艺术视角。

期待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愿以艺术的方式,尽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沙发:1楼] 艺术眼artspy 2013-11-19 15:03:02

 

 

 

 

 

 

 

 

 

 

 

 

 

 

 

 

 

 

 

 

 

[板凳:2楼] 艺术眼artspy 2013-11-19 15:09:07

 

 

 

 

 

 

 

 

 

 

 

 

 

 

 

 

 

 

 

 

 

 

[地板:3楼] guest 2013-11-19 20:13:50

来源:墙报

 

占地一平米:这是有关归属感的游戏吗?你是被困住了还是逃脱了?! 

 

廖雯 在“占地一平米”策展前言里讲述了一段狗用“尿尿占地”的理儿: 有一种景象,现在生活在城里的人难得见到了。狗,无论纯种狗杂种狗,无论看家狗宠物狗,只要有机会跑到陌生的地界,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找点儿(诸如树根儿、墙根儿、石头等等)尿尿。我有一次带一只雄性圣伯纳在雪地上走过,这个伟大的动物实在找不到理想的点儿,就冲着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轱辘撇腿尿了一泡。狗,千年前已经被人类驯养的狗,生存基本依靠人类的狗,至今顽强地保留着“尿尿占地”这种已经完全没有实际意义的习惯动作,不知在生物学家那里,可否作为“占地”原始本能的佐证。



开幕式


廖雯想从物种最基本的占有欲说起这个展览的缘由,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是不是相同的?她找来23位艺术家,玩了一个占地游戏。798大林艺术中心在这个周末迎来了很多好奇的观众,人们对于这个游戏的观看似乎成为了另一个游戏:一平米的作品,与我们的归属感有关吗?这个假设的命题跟现实有关吗?如果说到归属感,倒叫人莫名其妙地想到北京的地价,一年的工资买得起北京市区一平米的房产吗?虽然这是无关的,但这些问题有时候我们假设想一想,是不是挺有趣的又挺无奈的?!我们不再有关于土地的任何归属感,我们习惯生活在城市,可是我们之于土地的处境还存在么?是不是都成为了生存的处境?

 


夏小万作品

 


隋建国:过敏


 


张大力:布朗运动



只有建筑师刘家琨作品里出现了“土地”的概念,这个“整天在盖房子的人”终于想还原土地给大家感受。(廖雯这样说:作为成名、成熟已久的、有良知的建筑设计师,他长年的工作都是“占地”,这次他想“还地”。这是此次展览唯一“向下”体现“负”的概念的作品。)整个展览仿佛让人置身一处各自以“一平米为界限占地“向上生长”的作品,它们各自为政,表达着每位艺术家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但同时又是古怪的,因为它们分割了整体的空间,每个人都像自说自话。可终究没有摆脱一个预设的限定:一平米之内,你有多少话语权?有多少表达能力?

萧昱作品


 


 

这便是一种规则的诞生。在这个规则下,每位艺术家果然就大不相同了,男性角度的思考多免不了政治与性,某些强硬的(诸如玻璃、钢铁材质的运用)、破碎b的、堆积的符号运用有力;而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悬挂”的手法,可还是没有避免女性的特性,诸如使用衣物、棉花、睫毛等为素材的创造,但也无可厚非地更接近日常,同时又有反抗暴力的意识等表达。

毫不夸张地说,此次展览策展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见廖雯的影响力。但艺术家的积极参与并不仅仅是一个“命题”展览,每件作品带来的思考无论是局限、挣扎还是摆脱,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们集体的处境,那便是:我们终归无处可逃。

这不是一种悲观,而是直面以对。


张蕾:软承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