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消失了的上海画廊:定位混乱,急功近利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1   浏览数:1447   最后更新:2013/11/08 12:36:05 by 我和你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3-11-08 09:51:00

马姗姗编译    来源:NYTimes

Harold Eugene Edgerton原子弹爆炸的照片

展览“Damage Control: Art and Destruction Since 1950(破坏控制:1950年以来的艺术与破坏)” 近日在华盛顿的赫什宏博物馆(Hirshhorn Museum)和雕塑园(Sculpture Garden)开幕。

“破坏”作为一个贯穿了整个艺术史的主题,从早期的原子时代,它就已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化元素。在不久后的二战时期,在艺术中使用破坏的手段就唤起了战争本身:战争带来的可怕的破坏,整个城市中的燃烧弹,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当然还有大屠杀。面对这样可怕的历史,艺术显得无能为力。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和核毁灭的前景,艺术中的破坏主题被赋予了新的力量和意义。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破坏一直坚持被作为艺术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即呈现了这种动机的概览。

展出中的很多作品都是对核弹或其后果的直接记录,或被用于是更广泛的评论的起点的档案。而对于现存的电影、电视和摄影的使用,被当做是一种在20世纪60年代更广泛地关于灾难性或日常灾害的媒体报道的重要性的源头。另一些艺术家则通过更加概念化或象征的方法处理世界上或者传统习俗中的潜在破坏的主题。破坏还被作为一种质疑艺术机构或挑战艺术本身意义的手段。在许多展出的作品中,无论其所在的时间点,有意或无意的,都存在着控制破坏的欲望,或者强调整体建设和破坏之间的关系,这是至关重要的。

但无论被是当做奇观还是释放,是叛乱或是抵抗,亦或是重建或恢复的一个重要方面,很明显,对于国际范围内的这几代艺术家,破坏都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一种考虑和评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紧迫的艺术的,文化的和社会的问题的方式。

“The Destroyed Room,” a photo by Jeff Wall from 1978.

“Oberdorf,” a 1964 photo by Arnold Odermatt.

Roy Arden,录像,记录了1994年温哥华曲棍球队失去了斯坦利杯后的暴乱

“A MOVIE”中的图像,Bruce Conner于1958年创作的电影.

Raphael Monta?ez Ortiz于1966年的“钢琴破坏音乐会”的照片。Ortiz先生在展览开幕周也进行了表演。

“Study for Hirshhorn ‘Works’ (Nighttime, Washington, DC),”, 1990年 ,David Ireland所画.

“No Nukes (in the floating world)" (1999), by Yoshitomo Nara.

Arnold Odermatt, “Buochs,” 1965.

另一张来自Edgerton先生的核弹爆炸的影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