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转让出租
发起人:15146767474  回复数:0   浏览数:1152   最后更新:2013/09/19 02:08:10 by 15146767474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3-09-19 02:08:10

来源:artforum

自我世界——新视觉艺术节展览现场,2013.

作为自我世界——新视觉艺术节的三位策展人之一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的评论家蒲鸿在这篇访谈中畅谈了对策展工作的看法目前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一代艺术家的期待。“自我世界——新视觉艺术节汇集了全国九大美院的新进毕业生的优秀油画作品97日至117日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在我看来策展工作不存在一个先天的环境如果谈到土壤是否最理想那威尼斯双年展的现象该如何看待这个平台够好了吧策展人是面对具体问题的人比如说我们给他一些课题让他策划一个时长一小时的展览或者策划一个没有观众的展览这些所谓的限制和规则应该是策展游戏的一个部分让策展人感到刺激才对我们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各种细微的处境然后才是文化问题这算不算得上一种职业道德

我更喜欢策展中的规则因为它们让你所面对的问题变得可见有形对个人而言也容易把我从日常状态拉回到工作和案头上来具体到本次展览我曾尝试思考学生这一主体要知道整个60年代欧洲的精神文化运动中学生是最具有文化创造力穿透力和批判力的群体但这样的思考角度并不适合展览的语境在后来的公共教育座谈上也显示我和参展艺术家的对话受到很多阻碍没法达成交流上的共识甚至连差异和对立都谈不上所幸的是我一开始就把兴趣点放在空间上当时和负责设计的建筑师交流过很多次最后形成了一个比较平衡的方案不是完美是平衡在空间语言和艺术品之间形成的那种平衡关系这一点我比较满意

对于艺术教育的批评声音不是展览的目标这只是我的一个兴趣点相信其它两位同事也都是由经验出发形成自己的判断我曾短暂地在某个高校体制内参与过他们的教育改革一团混乱这段经历让我开始明白什么样的批评声音是有效的因为一旦处于不同的系统如果缺乏共同的语言和思维就难以产生有效的行动这是我思考艺术教育的一个前提而对于教育职业化的批评只是其中的一个产物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没有明确指向性的批评因为教育体制已经开始这样运作了西方国家经营了四十多年我们国家可能晚些十来年吧但对于艺术而言两边的日子都不好过在中国这里只是程度更夸张一些我能想到的能够抵御职业化侵蚀的方式就是在综合性大学里增设艺术教育课程在艺术专业里增设通识类课程毕竟艺术学科仍然应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而对于参展的艺术家尽管他们多是89年之后但仍处于和我们相同的知识体系之中仅仅不同的是可能有那么三五年的时间他们需要在离开学校后自我成长行业系统接纳他们之前暂时还会观察一段时间在青黄不接的这几年会有各种各样的力量推动他们走向前线比如“89这个概念就是一种助推动力和国内的各种青年扶持计划一样它们本质上都是虚假的文化概念但就像膨大剂在短时期里这种力量会形成爆炸式的奇形怪状的创造力对此我个人比较乐观

— 文/采访/杨北辰

[沙发:1楼] guest 2013-09-20 11:46:59
蒲鸿是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