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3D打印是如何影响艺术与设计的?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544   最后更新:2013/08/05 15:17:55 by 蜡笔头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3-08-05 15:17:55

来源:artforum


向前进!——当代艺术与当代城市)”展览现场,2013.


民生美术馆的新任代理执行馆长李峰上任之后推出了作为持续进行的系列研究的展览向前进!——当代艺术与当代城市)”,其中包括两个艺术项目以及三位艺术家个展我们特此邀请李峰深入探讨向前进!”的理念与策展思考展览将持续到827

这次的展览既然叫当代艺术与当代城市”,那么就涉及到艺术家的生存环境北上广还有成都也有上海本地的艺术家,“组织”,大部分人对他们会觉得陌生但他们是跟这个城市有关系的如果展览又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可能比较让人疲惫缺少期待嘛陌生化会是一段时间的需要其他外地艺术家也是这样宋琨大家可能听得比较多但其实大部分人也都不知道宋琨到底是什么样

宋琨其实是美院附中和油画系出身的但他逐渐越来越远离传统的美院油画系的那种写实的东西比较引以为傲的功夫传统他有着精神上的真实和贵气北京有一拨这样的人他们也没什么钱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追求就是很喜欢一样东西就在一起鼓弄我觉得这就是架上作品背后比较有意思的东西

组织的艺术项目最早是从书出发的他们要到小区里跟普通市民发生互动他们跑到广州去做的直接原因就是当时时代美术馆的邀请这个作品很有意思不仅跟普通市民互动还把晦涩的当代艺术通俗化如果这些小孩以后有幸读了艺术史或者我们的人文教育更全一点他们会想我那时候就接触伊夫克莱因接触博伊斯多牛啊就像我小学四年级左右在堂兄家看到一本变形记》,我以为是格林童话就看起来越看越累人怎么变成甲壳虫了最后也没有变回来家里人都很反感他……我看得很憋屈但是好多年之后再回视我觉得自己很骄傲,。其实这个项目也是一样的

我们这个展览看上去名字很大是不是就是从北上广加成都选几个人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很具体比如邬建安他其实是面对传统的特别具体的一个个案他运用了剪纸皮影这种制作手法和展示方式很多都是传统的形象但又由今天的人来制作你看到这些东西第一时间不会想到是皮影康海涛是个小城市的人他在夜晚散步散步在都市里面其实是既常见又难见到的今天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里散步的时候一个车从身边开过去发出很大噪音这个人为什么可以这么安静安静中又有一种绚烂所以每一个项目都有一种特别具体的指向

关于这次展览我希望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展览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我觉得讨论相对私密化比较好三五个人坐下来聊并不一定要大的场面大场面会变得很概念变成了捧场和应景我想很多展览的作用是悄悄的有人会去琢磨后面的工作方式有人会赞同这个作品但不赞同这个展览我觉得一个展览说明不了问题还是要不断去讨论

接下去的第二回第三回……讨论的问题会越来越具体第一回选的艺术家很多都是我观察过很多年的比如宋琨这次展览的作品跨度其实有十年后面的展览我想还是会很具体甚至会跨到纽约巴黎这些城市具体到一件作品一个人还有会打破年龄的界线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展览好像转向了年轻人不完全是这样这次年轻人可能多一点以后会有很多作品打破这个界线可能年轻为主曝光少的艺术家要多一点因为曝光太多意味着探讨的余地会比较窄不够深入对艺术家的选择上只要艺术家的作品能够就我关心的问题有所提示

我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展览我们能逐渐看到中国的艺术方式不再强调以前的父辈复古乡土也不再像以前的政治天安门外在的东西逐渐被清除掉其他的叙事都死了真正回到了什么是我我觉得从这个向前进人们一定能看到中国艺术的向前进不仅仅是当代艺术我特意提到中国艺术就是说代表了真正的价值观的所在书画那已经不是中国艺术的了那是市场是生意很多迅速的copy也不是艺术很多拉到外面的虎皮也不是艺术那都是另外的事情我认为逐渐回到一个个体的艺术就是这次展览的一个出发点而展览展示的不仅是当代艺术的向前进也是艺术的向前进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向前进

— 文/ 采访/宫林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