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李逦
黄彦,一个梦想
–2012年9月9日–2012年9月30日,纸、有机玻璃,46x32cmx22件,2012
摄影:李逦
黄彦 2004年 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一直致力雕塑创作的黄彦,2012年以来转而开始尝试他的“一个梦想”这个严格按照时间,记录每日作息的行为装置计划。并将作息内容,编制成特定的符号和颜色,并列出统计图式的列表,从而将日常生活归纳,整理成文献性的文本加以展示。与此同时,生活本身也被赋予了特有的意义。
姚朋,什么
纸板油画,约3-5cm,2011 摄影:李逦
姚朋 2012年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姚朋的纸板“邮票”系列,用十几厘米见方的纸板油画,模仿邮票的样子,“什么”中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朝鲜的人民群像。而我们在这些集体无意识的群像中,仿佛看到了历史的覆辙。而其以邮票系列为主的个展也在同期于北京现在画廊开幕。
王敏,我什么都留不住
纸、纸黏土,尺寸可变,2012
摄影:李逦
王敏 1998年 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7年 毕业于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获造型艺术硕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王敏在“人来人往”中,利用纸质材料,营造了一个童话似的纸王国。墙上的黑色纸质人物和树木剪影来自于她的“人来人往”系列。并和地上用纸黏土制成的散落的百合与小鸟全部这些,组合了一幅耽美的图景。徜徉在这纸质的梦幻空间中,能够感受到女性艺术家特有的治愈系风格。
吴笛,英雄
版画,108x75cm,2011
摄影:李逦
吴笛 2002年 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 现居北京 “英雄”是刚在北京偏锋结束的吴笛个展中,重要的一幅作品。艺术家伤痕累累的自画像,极富性别政治性地强调了家庭暴力对女性的伤害。吴笛曾说“我逐渐意识到我要成为我自己。也是女性在家庭暴力中要坚持自我,保护自己。”但版画“英雄”除了表面看来的对家庭暴力say no之外,也表明了艺术家时刻保持对于表象的警惕。
李易紋,岛
布面丙烯、金线、钢针、磁铁,170x150cm,2013
摄影:李逦
李易紋 2011年 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岛”并不是单纯的架上作品,而是从以浅灰白基调为主的景观绘画中,延伸出现实的触角。展厅中悬吊下来的数根钢针悬浮在画面之上,直指画面中兀自矗立的楼宇,使之在瞬间成为“众矢之的”。李易紋利用磁铁原理,使得无数个由金线牵引的箭头恰好悬浮在画面之上分寸之间,仿佛凝固了时间和空间使得整幅作品具有了意外的张力。
李威,地平线
红蓝复写纸,73x40cm,2012
摄影:李逦
李威 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7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硕士学位 李威采用红蓝拓印纸作为主要材料,利用其特有的复写功能在其上反复涂抹描绘之下,拓印纸的正反面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肌理和强烈的手工质感。与此同时,李威也利用了红蓝拓纸的颜色特性,在双色的对比中产生了红蓝的地平线交界,不同的则是两种颜色的比例和拓印其上的绘画痕迹。
黄朔菲,Nothing
木质盒子、丙烯、人造水晶球,174x50x48cm,2012
摄影:李逦
黄朔菲 2009年 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点评:黄朔菲的人造水晶球附着在“木质盒子”一角,透过水晶球我们可以看到木质材料通过光影折射所产生的形质的变化。从外壳看进去,物品自身的纹理和色彩被过滤 和散射进无数个独立玻璃珠(或气泡)中。每颗玻璃珠都是一个元素,一个单独的“棱镜”,像一种新的视觉媒介。
史国威,祭2
黑白照片手工上色,130x130cm,2012
摄影:李逦
史国威 2002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平面艺术交流系摄影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6年 毕业于德国多特蒙德高等专业学院摄影专业,获硕士学位 “祭”是此次在成都双年展上出现的少有的摄影类作品。史国威一贯采用以黑白照片手工上色为主的手段,延续着他标签化的色彩风格。他的“祭”系列,在衰败的残花上施以殷红且极度奢靡的透明水色,画面在繁复和有序中达到平衡,细腻的颜色笔触在同类的手工上色摄影中显得更为精致,并恰好与“伤花”形成了强烈反差。
王海洋,双面菲克雷特
视频,3分27秒,2012
摄影:李逦
王海洋 2008年 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 王海洋在两张110*110cmcm的砂纸上反复的擦画1200多次,才完成了这部《双面菲克雷特》。自然又流畅的绘画把观众引导到一个意识流的梦境中。影片中的朴实风格与诗意构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同时带领我们体验了一次出奇美好、天衣无缝的感官之旅。作品所传达的远远大于一张画所承载的可能性。
大猫,金山上
灯光装置,500x1000cm,2013
摄影:李逦
大猫
2013年 毕业于四川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一直从事架上绘画的大猫,此次算是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初尝。从符号化的灯光造型和五光十色的频闪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于灯光装置的运用以及理解。佛手印和高压线在粉蓝的诗意的理想与信仰的符号交替之下,躁动的力量也在光影之中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