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艺术家在威尼斯双年展撒金币,且现场只允许女士进入...
发起人:ARTSOO  回复数:1   浏览数:2593   最后更新:2013/07/02 18:27:50 by guest
[楼主] wangxiaoer97 2013-06-07 12:48:14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 严潇潇


杨冬雪作品


杨冬雪的“我行我素”同时体现在其艺术创作与生活中。2003年,刚刚入学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不到一年,他就厌倦了僵化的“工匠”式学院训练,退学组乐队、做起了前卫金属。在他看来,美院教育并不涉及创作,只集中在材料运用、形式美感等基本功培养上,反倒是音乐让他找到了一种个体创作表达的出口。这种表面上的跨界在创作者那里,时常昭显的并非不同媒介的差异或联系,反而是相续的创作流所保有的一致性、乃至于发展的可能。

其时,杨冬雪的创作还处于自发阶段,尚未及某种具有哲学性、社会性的表达,直至2006年广东美术馆“从极地到铁西区”群展中呈现的多种媒体创作深深触动了他,才真正开始了自觉的当代艺术创作。“艺术家的概念,是一个艺术人。”忆起这个重要的转折点,杨冬雪说自己感受到了一种解放、寻找到了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归属感。

杨冬雪早期的创作形式多样,甚至包括了行为表演。来到北京后,他仍旧在试验自己对于不同材质的把握,以期获得材质与所欲表达之物之间自由转换的最佳联接。最初的创作大多仅是散点的表达,真正的线索发迹于2009年,他说:“那时开始知道用什么方式去做、去证明自己的存在,没有亢奋了,只是很平淡地去诉说看到的事而已。所有的作品都是描述性、纪录性的,去探讨现实存在的事物的本质,更多地关于人本身、而非事件。纪录,是我作为个体对待世界的看法。”

从2010年首个个展“告诉我该怎样悲伤”、2012年“在卑微的一刻可否有一丝浪漫”,到近期在北京仁艺术中心展出的“习惯利用成就去习惯地消费今天的成就”,杨冬雪用这些在他看来“私密”的个展现场,逐渐呈现自己对世界的纪录是何种形态、以及这些形态的演变。展出的作品大多是装置,多种视觉、听觉元素在其中穿针引线,也设置过封闭感十足的私人化剧场( “在卑微的一刻可否有一丝浪漫”),一件件作品、一个个现场成为杨冬雪“摸着石头过河”的载体,勾勒出一种世界观。最近的个展从主题到作品标题都保留了文字的距离感,却在形式上发展出更加抽象的呈现与纪录方式。家具的私人财产特性、廉价的木质、“自私”的形态与颜色搭配,使这些作品从整体上看,消费时代在人的情感与外在价值体系之间设置了吊诡的矛盾,这些矛盾被他用以搭建作品形态与观感之间的张力,更激进一点说,被他用以“选择观众”。

杨冬雪从未停止用做作品来寻找与自己知识储备类似、精神世界相通的观众,因此他从不顾虑于观众是否能理解,不愿因此而成为“艺术的工人”。在这条路上,他也一直在创作形态上做减法,不断挑战生发自情感与艺术直觉的可能形式。

ARTINFO:我们都听说你在目前这个个展前一天还在修改乃至推翻已经安置好的作品,若是再给你机会重来一次,这个展览会是怎样的?

杨冬雪:关于这次的个展,有一部分作品是在我工作室加工出来的。有些时候体量形的作品或需要展览空间配合的作品。加工出来后,在把它换置到展览空间时,有些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偏差,从视觉上来讲,会直接导致整个作品内核的偏移或失效。所以进入展览空间后,根据客观条件进行一次微调,后来就在展厅里又加工作品,从逻辑思维上做加法或减法。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次的改动和变化。更多的改动是让落地的形态与内核准确对接。能更为直接的表达出来。如果在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也许我不会用这样的物质形态来放置空间,甚至整个价值内核也会变。

ARTINFO:现阶段你对艺术本身、乃至所面对的世界本身有了怎样的新认识?如何体现在作品中?

杨冬雪:其实这个问题挺大的,大到无边无际;这个问题也挺小的,小到什么都不存在。而且答案有无数种,唯心有一套解释,唯物有一套解释,可是这些解释都不可以说是唯一的答案正确的真理。面对这个问题或者这种现实存在,我只能去建立对我生效正确的某种价值态度,引发某种思考。作品的存在只是记录于个体或集体精神活动中的一种有效痕迹。我指的有效具体来说是,终结个体生命的合理形式之一。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取向不同,终结的方式也就不同。面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这样回答。

ARTINFO:艺术给你带来了什么?

杨冬雪:现实的说,给了我一种暂时身份的归宿安全感。抽象的说,这种意识引发我一次次想去掀开世界被遮盖住中的每个角落。具体的说,给我带来一次对个体认知与建立个体价值观的一种修行方式。

随着最新个展而重新延续的,是杨冬雪2009年在广东开始的项目空间“地一现场”,由仁艺术空间资助并实现。就此,杨冬雪多了一个空间负责人的身份, 找艺术家、谈计划、方案、形成文本一肩扛,用他的话说,是借这一艺术家自主操作的项目平台、能帮助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艺术家。



[沙发:1楼] guest 2013-06-07 23:49:42
杨冬雪这个展览不错
[板凳:2楼] guest 2013-06-07 23:51:35
[地板:3楼] guest 2013-06-07 23:59:19
作品图片看上去不错,但没听说过杨冬雪这个名字。国外回来的?
[4楼] guest 2013-06-08 11:10:03
写得好。
关键是下一步杨冬雪要做什么呢?
[5楼] guest 2013-06-08 11:17:35
好的话,为什么没有在onoff看过?


[6楼] guest 2013-06-08 11:45:24
哈哈哈,onoff就是楼上老兄的标准?
知道什么叫未来吗?

顶一下!
[7楼] guest 2013-06-10 00:55:27
高手在民间 不在宫廷玩哈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