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然谈个展“最后一代”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4   浏览数:1763   最后更新:2013/06/16 00:47:49 by guest
[楼主] 点蚊香 2013-05-27 10:43:06

来源:新浪微博


其实,“景观社会”从一开始起就是一个错误的翻译,即使翻译成“奇观社会”(台湾的翻译)也未必更好。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法语: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最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表演社会”,这是最准确也是最直接的翻译,也避免了任何歧义。


对策部未详科_C其实景观社会也能理解,表演社会的话感觉强调了动态


费大为在翻译上不必要的转义会引发出一些奇怪的中文概念,比如“景观摄影”;将来也许还会有“景观绘画”、“景观录像”的概念出现吧。由于翻译的错误,人们多年来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解释和辩论这个词的意义,不知有何必要。


gawe和小猴子聊了聊,从法语原意上看,肯定是“表演社会”要比“景观社会”要更确切。“景观”做了一定程度的引申,于是容易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读。但大概“景观(奇观)社会“要更顺口,于是大家就都这么翻译了。所以看来以后学术翻译这种概念时最好附上原文,至少让被汉译搞迷糊了的读者可以去查词典的。


domandaSpectacle确实更接近景观的意思而不是表演,打个简单的比方,步行街就是spectacle,也没人在表演。


ranandran我也不敢開翻成「表演」的頭。個人傾向奇觀,較「景觀」


no_011法语的spectacle的确有show的意思在里面。


Stella-Shum做秀社會... 奇觀太誇張,景觀太中立


石_可拉丁字源,"可以一看",北方土话,一景儿,不一定牵扯人,表演,动词,牵扯到人。德波意有西哲传统幻觉-真实二分而鄙夷前者的态度。关键,中国人争哪个翻译名儿更准这个事儿本身,说个重话,pathetic


milavivo这纯粹是瞎扯,spectacle是名词,是某种已经形成的或正在制造的让人惊叹膜拜的奇观,让人迷失麻醉,混淆真实和虚假,跟马克思的拜物教有着渊源关系,同时鲍德里亚也有类似的发挥,而表演,在汉语里有着宽泛的意义,且常有动作、动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强调结果。不清楚的话,可以去翻翻拉鲁斯词典,它的第一义项是什么。


milavivo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的第一章,即强调了景观与影像(image)、视觉、表象、看(voir)等的密切关联,其语义群是指向和集聚到景观上的,而不是表演。其第二章,标题是“作为景观的商品”,家乐福、沃尔玛大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是资本主义全球生产的壮丽景观,但不能说是表演。

[沙发:1楼] 点蚊香 2013-05-27 10:59:31
理论车间后门愚以为,已说它是译,就难说它是“错”或“误”。不论你怎么译它,只要已知它是s,就难说它是错或误。我们都知道它是s,哪怕我们称它是奇观景观。词源之学,也是唬人之学,它本来是指什么意思,你知道,别人不知道,好像就怎么似的。知道了,又怎么的?但你真的知道?


理论车间后门让我炫耀一下我的破学问吧。阿甘本在《论亵渎》(这本书我读过二十遍以上)里论到了这个词的根,它不在法语那儿:speculum(对镜),spectrum(影之像),perspicuus(透彻),speciosus(艳丽),specimen(例子,精子)和spectaculum(景观)。spectaculum是词根。这下我更懂了吗?


milavivo回复@理论车间后门:你这属于在捣浆糊了,把碗翻译成盘子,虽不能说错得离谱,因为它们经常在一起,有时还能混用,但碗就是碗,不是盘子,原说话人是分得清楚的。


理论车间后门阿甘本说,species可指“商品(commodities)”(尤指药品和香料),还可指espèces。阿甘本是德波尔主义者,这个解释自然是在帮德波尔的。但问题是,阿甘本的语源学知识一定可靠吗?比谁更懂源头,我认为仍然是很阿Q的。


milavivo回复@理论车间后门:当然这是更懂了,任何人如果也读过阿甘本的这个词源分析,就不会说景观是表演。


理论车间后门译的时候就是这样,是文化和上下文"之间",碗经常是盘子那样的东西,盘子也经常是碗那样的东西。我很少愿意说别人译的是错的,发现这没意思。


理论车间后门如果我个词源了,就以为怎么了,仍很阿Q!关键不在这里。认真思考和认真写作,才是重要的。不认真读和写,才会突然有一天发现,哇,景观和奇观和表演很不同,这样译有问题。这问题,往往是第五第六顺位地重要的。你这么一惊叹,耽误了我们的革命大事!我这么一查阿甘本,耽误了我上厕所!


milavivo说别人翻译的是错的的确意思不大,但原帖自身就是在斥责别人翻译的是错的,那么你就应该去驳斥费大为。


理论车间后门我认为他生活很优雅,就想来惊叹一下,并不是在思想或写作,他有权这样做,用不着认真追究。

[板凳:2楼] guest 2013-05-27 11:00:57
费大维今天还出来混本身就是个笑话
[地板:3楼] 点蚊香 2013-05-27 11:07:00
理论车间后门最近见到朗西埃老师一再对我们强调德波尔和“景观社会”的说法非常有害。他也与德里达一样,很讨厌阿甘本,尽管阿甘本对他们还很推崇。


理论车间后门阿甘本:图像的本质为species,我们说一样东西很special,就在指这一点:它是我们认为它应该是的样子。species或者说imago,是在我们个人此在之外,在镜子以及之外存在的的关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我想就是景观的原义:它其实是关于我们的,从我们这里汲去,但来与我们面对,比我们强大了。


鲍昆同意费大为的意见,是将原词回归到原始写作的语言来考证作者最终的意思。我们在四月风网站的讨论都是基于英文的Spectacle。大家找不到法文原作,懂法文的人也没有,所以最终认为是“奇观”比“景观”要准确得多。这种情况也反映了中国目前许多法语学术著作的翻译问题,相当多的译著来自英文而非法文。


长征卢杰这讨论很spectacular!


费大为法语中Spectacle的第一义项是表演、演出。第二义项才是场景,而且一般很少用到第二个义项。德波所用的这个词汇主要指表演,但不限于表演。在英语中Spectacle的第一义项是景象,奇观,其次还有眼镜,引人羡慕的人等等。不明白这个差别的同学一般都是英语出身。


暖大人那是否暗含着:社会即剧场之意?


费大为:他的意思是,当代的消费社会就是一场巨大的表演秀。


暖大人回复@费大为:接上:所以推翻或生造都困难重重重.

[4楼] 点蚊香 2013-05-27 11:22:42
理论车间后门德波尔那书中说,这概念来自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及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商品恋物分析。阿甘本认为有源头的话,这个景观的说法还与德波尔的巴黎世博的观察相关。三点:首先,讨论怎么译才好,在这里是无聊的,二,要重视朗西埃的说法:景观社会这一说法有害;三,知道外文怎么说,就清 


王少波微博翻译成“表演社会”是不准确的。虽然法文的第一义是表演,但从德波的描述上来看,他的本意上还是指“场面豪华的”(a grand spectacle)而非切实的“表演”动作之意。综合本意,大陆的翻法“景观社会”最为准确,他既有“表现”“显摆”“场面”“奇观”等意,更显出这个这个显摆的豪像社会之虚假。


Archi_wangSpectacle 这个词在现代法语里, 特别是20世纪后, 早就扩延了, 类似美语的show bizz , 特别是德波以后,le spectacle désignant ce qui est organisé pour être montré comme un spectacle . 


王少波微博回复@费大为: 可以翻成“一处大戏”,但也可以翻成“场面豪华的”(很多字典里就是这样翻得)。英语演变自法语,词根同属于拉丁语系。名词动词可以相互演绎,"景观"是名词,“观景”是动词。社会动作和广义表演后的结果一样:都有一“景”,不过是被“观”而已。


费大为中文翻译确实很难兼顾到原文中包含的好几层意义,因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即使法语中spectacle也是包含好几层意思,但是从意义上来看,德波用spectacle是用表演来比喻消费社会的景观。特指具有表演的、人为的、显摆意味的那种现象。而“景观”却也可以是自然的静景,不具有表演的意味。


王少波微博你理解的本意是正确的。但广义上的“表演”和特指的虚伪浮夸的“作秀”还是有区别的。 “景观”用于描述自然的静态而转为对动态“社会”的描述,反而更引人深思,也更显得德波作为学者的冷静、客观、剖析、呈现的态度。


费大为:回复@王少波微博: 恩~,但不是很同意你的说法。并不是要把对象说成是静态的才能显示自己的冷静客观。


王少波微博回复@费大为: 可他搭配的词组是“社会”呀?社会怎么可能和自然一样的属性呢?“景观社会”一定是动态的,人造的。德波其实是用“景观自然”来比拟“景观社会”的。


理论车间后门:最权威的说法估计来自阿甘本。他将波德莱尔、黑格尔、马克思、卢卡奇、阿尔都塞和德波尔的说法总结得了一起,汇成“全球商品-景观装置”这样一个说法。我们掉进这个装置,被它统治了。景观装置: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汲出去的精血构成,它越光亮,我们就越暗晦,越被它汲,吸血鬼当了我们主人

[5楼] guest 2013-05-27 16:05:32
方蕾,快来!
[6楼] guest 2013-05-27 16:08:51
靠,我已经来过了
[7楼] guest 2013-05-28 11:18:19
gawe: 嗯,我觉得人们一直纠结于德波“景观社会”这个概念这件事本身,就有点像“景观社会”的样子,非常注重表象上的东西。


费大为:我觉得,对翻译上的问题,讨论一下也无妨。这种微博上的讨论,都是轻量级讨论,远远算不上过分纠缠。但重要的是对这一理论及背景的整体理解,并产生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唐艺元FIFI: 昨天看到这条微博今天正好看到陈建中的一篇文章里写道德波的spectacle 所指的景观是社会文化这个语境中带有一种炫耀和娱乐特征的社会政治虚幻景观。。。这就比较靠近作为“表演”的含义。一词多义但每个义都是相互联系,统一于一词的


费大为:在法语原文里,spectacle是作为名词使用,而不是写成la société spectaculaire,就是因为德波说的不是“壮观的社会”。而是要表达一个虚假的、故作姿态的社会。是两个名词的叠加。社会现象已经被一出一出的表演所替代。

[8楼] guest 2013-05-28 11:20:05
kaantata-奉天城外图书室:我反而觉得,从spectaculaire和théâtral两个词的区别,“景观”或”奇观“比表演好,从spectacle的词源构成,就突出强调看,而不是演。


kaantata-奉天城外图书室:而且第一章第三十节,明确强调观看的被动性。在西方观念里,如福柯所说,戏剧(théâtre)是真实和虚假关系悬而未决的地带,表演因此是(jouer),没人会把它当真,也就不存在取代真实。但spectacle不同。


费大为:回复@kaantata-奉天城外图书室: 不不,突出强调的不是“看”,而是“给人看”,“为了给人看而专门做的”,这就是演戏。演戏是为了遮蔽真实生活,抹杀真实生活。这也就是的德波的思想的批判性所在。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活动都像在演戏,真实世界消失了。这是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这个名称的用意。


kaantata-奉天城外图书室:回复@费大为:其实比那还要深。comme la négation visible de la vie, comme une négation de la vie qui est devenue visible。把“行动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的奥古斯丁对立重新拿出来。在德波看来,spectacle社会,是惹人沉思,而不让人不再有行动的社会。

[9楼] guest 2013-05-28 21:52:10
读不懂书的人翻译洁癖,是最好的托词。
[10楼] liuliart 2013-06-06 11:34:45
景观社会要好些~
[11楼] guest 2013-06-06 22:50:10
娘娘腔的上海人 。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