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专,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 :《关于某物的报告》
发起人:rochas  回复数:10   浏览数:4986   最后更新:2013/06/14 16:05:55 by guest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3-05-11 16:24:25

来源:artforum


我不在美学的进程里——再谈行为正在星空间的七棵树空间进行展出我们特此邀请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苏伟探讨他通过本次展览试图达成的研究性目的,并解读展览所传达的整体策展理念

我不在美学的进程里——再谈行为展览现场,2013.


我不在美学的进程里——再谈行为的确在某一方面将艺术研究作为它针对的对象来展开这里所说的美学也是宽泛意义上的美学在我们这三十年简短的当代艺术历史里这个美学经受了挪用移植和自我徘徊也经历了历史化和标准化的进程在行为艺术的历史中这个美学的伴随体现出过度在场和不在场的特征要么过多地赋予创作以文化和社会批判的含义要么面对意识形态和文化冲突地区之外的行为创作时无力或者不去描述同时这三十年人们对行为艺术的理解是从宽泛到愈加范畴化和专业化的这个过程里美学似乎仅仅行使了定义权而没有真正去面对不同个体创造出的非常丰富复杂有机的思考和作品宽泛的行为艺术——无论是泼墨美术馆开枪包扎身体焚烧画作那些著名的事件还是有些艺术家主动反思这个媒介反思身体参与的创作——有趣有魅力有嚼头而我们的美学太容易忘掉这些创作在没有被塑造成这个或者那个概念之前的形状和肌理

这个展览希望从有限的角度重新看待和再次深入到这个美学的历史和行为艺术的历史但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否定它或者试图再建立一个新坐标历史的遗产极其复杂它不光带来了反思的余地也带来了可以确认和追随的东西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发现这些历史的局部因为对于研究者而言它们并不是都四四方方地摆在那里等你取用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坐标而是坐标太多收集历史素材的知识欲望远远大于创造和研究的欲望换个角度说这个展览看似是一个媒介研究但与传统的以作品为中心的方法不同的是我其实更关注我们是如何去塑造这个媒介的在这个过程中美学与创作的呼应和错位是怎么发生的回过头看很多当时的创作压力和关联性现在已经松解了但看看我们的当下事情似乎仍然很紧迫

至于用什么形式呈现这些作品非现场的方式呈现行为创作是否让作品变成了文献这些都不是太关键的问题就像中国行为艺术刚刚产生时一样野生的状态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这个方式更接近这些创作的现场这甚至和展场设计中希望传达的未完成感和粗糙感有所呼应因为历史中行为艺术这个范畴的宽泛没有了照片装置还是录像这些材料性的限制或者对材料性的那种想象恰恰让很多作品更加开放和具有力量对艺术研究而言这反而是一种幸运

表面看来马六明朱冥等艺术家的作品和李然刘鼎的作品存在着从意义到方法论上的断裂”。但是这个断裂仅仅是时间推移造成的吗回头看陈劭雄展览里的两个作品分别创作于1991年和1992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向艺术史发问向偶发艺术中那种去除行为意义的观念致敬而李琦2012年的作品也在探索形式语言与意义的关系问题两个人同样对文化环境和艺术环境做出了反应更重要的是这种反应方式完全处于艺术的内部并且因为这种从内向外的探索方式他们作品中各自折射的可以扩展到不同层面和领域的问题在两个创作者之间发生关系这条内部通道让两个创作有了可以对话和放在一起被观看的可能所以那些所谓的意义和方法论是否真的在这些创作里占据核心的位置都是个问题。(艺术家身体的出现/呈现更像是这个展览的一个引子”,我希望它能带着观众走回到艺术家每一次的工作里看一看他们这些工作的对象倾诉者敌人和朋友历史的发展一定具有那个中间环节吗难道起跑的那一刻所发问的问题和前瞻的道路无法直接投射到当下的问题和困境中情况正好想反这其实才是历史的必然性时代和地域的分割在创作里永远存在但碰巧在某些特殊的时刻当你处于一个由创作而不是自封的系统和无谓的想象发话的语境时这些分割似乎变得远没那么重要

— 文/ 采访杨北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