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艺术空间2013年首展#解剖课Ⅱ:濒死之眼#于4月12日下午5:30开幕
发起人:ljvalerie  回复数:3   浏览数:1703   最后更新:2013/04/01 20:52:44 by guest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13-03-30 14:39:15

来源:artforum


"ON | OFF"展览现场,2013.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与评论家鲍栋在这篇特邀访谈中谈及其对于策展中文本中心的不满与警惕对于目前在当代艺术界所盛行的文本统治式的策展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并尝试寻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与出路

当策展性或者说对艺术创作生产研究评论与展示即对整个艺术系统的自觉与积极把握的意识已经成为某种普遍共识的时候策展的意义就需要重新思考与再次锚定了正如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艺术家的工作中已经包含了策展策展也已经成为众多机构工作的核心而从学术讨论活动到出版计划甚至杂志的某一期专题无不已经溶入了策展的意识与概念当策展已经无处不在人人都是策展人的时候策展到底要干什么呢又应该避免什么呢这些问题需要在这个新的情境中获得回答

首先是要消除策展与整个艺术系统的距离放弃那种虚假的客观”、“公正的承诺去除那种假设的艺术史研究的姿态真正的投入到艺术生态系统具体环节的生产与再造中去实际上当策展人这一身份被塞曼自觉提出来并被赋予积极行动的特征的时候其预设的敌人就是那些美术馆里的围绕着藏品的艺术史研究者而现在当艺术史研究已经被推到了一种开放而临界的状态的时候策展也已和这一传统的对手达成和解它们共同面对的是更大的敌人

或许可以把这个敌人——更确切地说一系列的敌人——叫做文本中心”。但要提醒的是,“文本中心不是指文字及写作而是那种把语义作为判断的标准把能指禁锢在所指上的认识及实践方式从最表层的到最难以察觉的这些症状经常表现为:1、把策展简单地变成一篇定义性及评判性的前言一种极其虚假的学术性标签这是把艺术评论中不太好的积习直接搬进了策展尤其是在中国80年代甚至更早建构起来的理论家批评家的概念转换为策展人身份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放弃那种总体化的评判者与定义者的姿态。2、随之带来的是症状是策展被认为是一种艺术批评派生出来的实践其功能被认为是发现艺术现象推动艺术潮流并进而确定艺术话语而展览被认为仅仅是批评及理论观念的例证在这些情况中策展大部分是画蛇添足的甚至常常成为了无效的甚至反作用的例子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理论与策展之间的关系中。3、即使有着精致的展厅设计与能代表批评观点的作品但作品却被文本化了对作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语言阐释中换句话说即使在三维的空间中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依然是单线维度上的关联

最新出现的症状是展览变成了仅仅属于策展人理念的作品但完全脱离艺术生态系统策展变成了一种在知识景观内部相互竞争的事情当策展性普遍溶入了整个艺术系统之中的时候就像是所有的人都会开车专职的驾驶员就应该消失了但现在看到的是驾驶员纷纷变成了职业赛车手在各大国际跑道上竞赛虽不必然会但经常看到的结果却是策展与艺术生态的现场不再有关联策展变成了一种——尽管有着启示性角度的——作品研究与策展人又回到了艺术史研究者的状态虽然他们的作品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展览但展览只面对知识也只是生产知识观众获得的是知识及观念的乐趣但不是激动在今天这已不仅是策展更是当代艺术整个系统的麻烦

作为对这种文本统治的回应那么在今天什么才是理想的策展呢回答这个疑问比指出以上的问题要困难得多但起码我们可以想像出一种朝向未知的批判的面对艺术生态及制度的基于艺术家或者任何文化实践者的把理念结构于视觉与空间的通过来完成的虽不排斥文本但无法被还原为一篇论文的展览

— 文/ 采访/杨北辰

[沙发:1楼] guest 2013-03-30 21:59:22
混乱
[板凳:2楼] guest 2013-03-30 22:35:15
事情很复杂,说得还算清楚
[地板:3楼] guest 2013-03-31 00:42:02
基本是看着葡萄说葡萄酸,前言不搭后语。
[4楼] guest 2013-03-31 10:05:36
会说人话吗你,乱得够可以了.像受了刺激.
[5楼] guest 2013-03-31 11:26:02
四楼是崔灿灿吧,哈哈哈哈
[6楼] guest 2013-03-31 11:52:17
人用语言交流,聊生活的话,这种方式没问题,如果聊一个形而上的话题,语言文字只能代替"你的感觉",但永远不是你的感觉。大量的文字交流充其量是一个征服工具。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策展人或批评家,必须拥有洞穿人用语言逻辑编织的幻想之幕的能力,首先就是必须存在着,不是说着,评论着。

引自杨冬雪和陆昂聊天中的一段话。
[7楼] guest 2013-03-31 11:53:08
说等于没说,策等于没策,暴动的一向特点,又浪费老子五分钟时间。
[8楼] guest 2013-03-31 16:54:46
一定要绕舌头吗?能说人话吗?一定这样就有深度吗?这就是所谓的学术吗?
[9楼] guest 2013-03-31 19:53:39
我原谅你,不打你了。你能反思到自己骂我的错误,认识到文本只能造就无用的新贵,逼已经很牛了。
[10楼] guest 2013-03-31 20:10:04
我怎么听说崔一见到鲍就嘻嘻哈哈地装怂啊。
[11楼] guest 2013-03-31 21:28:19
基本是图像白痴,还反思文本。
[12楼] guest 2013-03-31 22:59:30
这个崔怎么就知道匿名骂街,没出息
[13楼] guest 2013-04-01 15:04:45
两头不着调。
[14楼] guest 2013-04-01 21:54:09
怎么没孙冬冬??孙冬冬回家吃饭了吗?
[15楼] guest 2013-04-02 01:04:44
觉得璀璨参打不过鲍栋。
[16楼] guest 2013-04-02 08:54:45
策展人最本质是不是去挖掘些不一样的态度,而不是把一些已经整体哇哇叫的活跃艺术家凑在一起搞个展就是了,这样的展有必要策吧?
[17楼] guest 2013-04-03 01:39:19
是看展览还是听音乐去哇,这么嘈的展厅,互相打架的作品,策展人也不劝劝架,还要到外面去打架。
[18楼] guest 2013-04-04 23:18:14
野心大于能力。
[19楼] guest 2013-04-05 10:03:41
策展变成了一种在“知识景观”内部相互竞争的事情。当策展性普遍溶入了整个艺术系统之中的时候,就像是所有的人都会开车,专职的驾驶员就应该消失了,但现在看到的是,驾驶员纷纷变成了职业赛车手,在各大国际跑道上竞赛。
[20楼] guest 2013-04-05 11:44:16
所有的人都会开车,专职的驾驶员也不会消失,所有的人都会做饭,专职的厨子也不会消失,有专职需求就有专职的市场。
[21楼] guest 2013-04-07 23:07:51
到驾校当老师也好,钱不多蛋轻闲!候子老师的发展方向。我们新一代策展人的榜样。
[22楼] guest 2013-04-08 08:47:10
什么呀,全他妈胡说八道,吓傻了不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