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传输》交流项目第一场:海景的怀念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604   最后更新:2012/09/14 11:11:00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小白小白 2012-09-14 11:11:00

来源:《画廊》杂志 作者:卡米拉·波密奥

 

扎克丽·杜鲁克的作品扎根于对变性历史当中尚未为人们所发掘方面的开发和探究,置自身于这段历史中,融合影像、电影、录像、文本以及表演等元素,传达出对性别与性的当代体验。

 


从女权主义者和同性恋者的理论论述中获得灵感和养分,她致力于性别与性的相关探索、性别转换的表达以及对此现象的阻力表现来寻究促成同性之恋或其他非主流文化的谱系关系。从“心在远方,家随心移”中选取的影像如今在与阿莫斯 马克的合作中变成实实在在的作品,并于近期在洛杉矶的路易斯·德·耶稣画廊中展出。除此之外,她还获得了2009年加利福利亚洲社区基金奖学金,她的作品也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新博物馆、加州大学洛杉矶艺术馆展出以及2011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在电影节上,她的录像“失落之湖”斩获了最佳新视野奖。



卡米拉·波密奥:LS:您能给我们再谈谈《家》这部作品吗?
扎克里•杜拉克ZD:我是与阿莫斯 马克一起共同创作出这一系列的作品的。他是一位摄影师,同时也是《原管道》这一针对变性男性的生活季刊的出版者。阿莫斯在一个与变性女性进行系列合作的新项目中获得了些想法,发起了这次对话,而最终成果就是《变性女爱好者杂志》(第一期)。阿莫斯和我决定创作一个表述行为的图片故事,并以我的童年故乡——纽约的锡拉丘兹作为故事背景。把“家”作为背景去探究我的经历和变化,这一系列作品的核心揭示甚至于动摇了个人本源和个人真实性的基础事实。

LS  你的作品提供了一方构建自身之地,你能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吗?
ZD  当我降生于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仅仅只是一个光秃秃的人而已。然而随后我变开始了长达28年的,持续不断地改变。我们赋予生活与生命的一切在被我们自身净化之前都在不断累积、扭曲、发生后效。于是我总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我的作品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见证并证明了不同的我。

LS  你的语言是什么样的?还有“你曾经、但将永不是一名女性。你将完全彻底地作为一名男性度过余生。每一年里你阳刚的男子气概都将与日俱增——这是唯一不会也不能被改变的。”一句呢?
ZD  我说着的已经表演所用的语言都是美式英语中的一种亚文化方言。至于“你曾经,但将永不是一名女性……”这句话,我正受我姐妹范 巴恩斯的影响熏陶,所以这比起照本宣科的话来说要更具有真实性一些。有一些我所使用的语言室我自创的或是一时兴起临时造的,都只是源自某一次的探索探究、或是我的某次写作、亦或是过去女王所用的语言罢了。我所找到的最棒的有关历史上女王用语的资料是20世纪70年代布鲁斯 罗杰写的一本书,名为《女王的方言》。我是从我祖母弗洛丽丝 塞布丽娜的公寓里把它从尘封中翻找出来的。我从中很是获得了些灵感。



LS  同性恋者的语言是怎么样的呢?
ZD  比非主流的语言要更多姿多彩些。

LS  你用自己的身体去探究表演和偷窥者之间的强力联系,这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ZD  我喜欢直接挑战我的观众——作为一个观者他们在观看艺术的时候太不痛不痒了,尤其是当有足够的距离间隔和有数码科技带来疏隔的时候。与我想要你所拥有的状态相比,你现在阅读着我写的文字,隔着电脑屏幕审视着我的身体——这一切都还是太不痛不痒了。我试图让人们能够真正觉察到他们在力量角逐体系的参与中他们到底是谁,又将会变成怎样。为了做到这一点,我 用我自己的身体当引子,做导线,把其作为一个期望的接受者或是一个评判者。我挖掘了这普世皆知的真理——没有人能在自己的躯壳里感觉到百分之一百的舒坦,没有人能够在一个告诉我们要不断改进自己躯壳的世界里获得成功。

返回页首